中国纪实文学年度佳作(2017)

中国纪实文学年度佳作(2017)
作者: 编者:李朝全
出版社: 山西人民
原售价: 46.00
折扣价: 27.20
折扣购买: 中国纪实文学年度佳作(2017)
ISBN: 9787203103363

作者简介

李朝全,福建仙游人。北京大学文学硕士,中国作家协会研究员,中国作协报告文学委员会委员,中国报告文学学会副会长,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理事。著有《文艺创作与**形象》《世纪知交——巴金与冰心》《梦想照亮生活——盲人穆孟杰和他的特教学校》《少年英雄——20名汶川大地震抗震救灾英雄少年的故事》《春风化雨——当代青少年践行***核心价值体系纪实》《徐光宪的故事》等,曾获全国“五个一工程”奖、庄重文文学奖、中国文联文艺评论奖、中华**出版物奖抗震救灾特别奖等,多次任茅盾文学奖、鲁迅文学奖等奖项评委。

内容简介

中国高铁前奏曲 当国外高速列车时速达300公里时,中国旅客列 车的*高时速仅为100公里。中国铁路需要大发展, 列车速度需要大提高。 1997年4月1*,中国铁路**次成功实施大提速 ,列车*高运行时速达到140公里。而后,又相继进 行了5次大提速。它在有效解决中国铁路“瓶颈”问 题的过程中,也为中国高铁时代的到来做好了技术理 论和生产实践的准备。 从一定意义上讲,中国铁路的既有线提速正是中 国高速铁路的前奏曲。 大提速的倡导者 自1991年到2003年,傅志寰先后担任铁道部副部 长、部长,参与和主持了4次铁路大提速。 傅志寰出身铁路世家,父亲是火车司机。他8岁 就读铁路小学,那时的梦想就是“父亲开火车,自己 长大了造火车”。他在大学读机车专业,工作后研究 电力机车,管理铁路。2003年,傅志寰任职*** 财经委主任委员。他离开了铁路,可情结依旧,多年 来一直惦记着铁路,关心铁路发展。 早在20世纪80年代初,时任铁道部株洲电力机车 研究所副所长的傅志寰在德国进修期间,时常乘坐火 车出行。当时德国旅客列车的时速为200公里,他凭 窗外望,沿线风景呼啸而过。这时,傅志寰很自然地 想到了祖国火车轮击打钢轨的“哐当哐当”声和蒸汽 机车吞吐烟雾的“喘气声”。他想,中国的火车什么 时候能够快起来呢? 火车提速成为傅志寰的不懈追求。 1984年,傅志寰调入铁道部科技局工作,先后担 任总工程师、局长。 19**年,傅志寰来到广深铁路调研。 广深铁路与深九铁路合称广九铁路,建于1907年 至19l1年,是香港、九龙与大陆联系的**铁路线。 它北接京广、广茂铁路,南经深圳市,过罗湖桥至香 港九龙,沿途穿过珠江三角洲,全长179公里。 改革开放后,深圳成了经济特区。珠三角地区经 济迅速发展,进出口货物和旅客大量增加,原有广深 铁路单线难以满足运输需要,于是在1984年增建了第 二线。傅志寰调研发现,这是一个很好的提速试验区 段:一是处于路网的尽头.线路不长,只有146公里 ;二是以客运为主,货运量不大;三是沿线人口密集 、经济发达,市场需求量大,来往于广州和香港之间 的境外旅客多,即使提高票价也能接*。如果与德国 铁路一样,白天跑客车,夜间开货车,客货互不干扰 ,可以避免客车提速引起的运输能力降低问题。 经过深思熟虑之后,傅志寰建议将广深铁路作为 提速试验线。 很快,铁道部就此组织了论证,于1990年9月向 **计委报送了《关于广深铁路技术改造项目建议书 的报告》,并获得批准。目标是将*高时速从原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