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最伟大的思想书

世界上最伟大的思想书
作者: 宿春礼
出版社: 黑龙江科技
原售价: 39.80
折扣价: 30.60
折扣购买: 世界上最伟大的思想书
ISBN: 9787538857214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蒙田随笔》原作共分三卷,其中第一卷收录作品57篇,内容短小精 悍,其余两卷内容不等,分别是13篇与37篇。该书主要内容包括以下3个方 面:作者所感觉的自我;他所体会的人类的生活方式和思想感情;他所理 解的现实世界。 在书中,蒙田以一个智者的眼光,观察和思考大千世界的芸芸众生, 旁征博引,对人类许多共有的思想感情,提出了自己独到的、有时似乎是 奇特的见解,给人以深思、反省的机会,提高人们对人生的理解。其行文 风格则如水银泻地,飘忽不定、变化多端、亲切自然,仿佛作者信手拈来 一挥而就,读来别具一番风味。 《蒙田随笔》是部散文作品,同时也是一部哲学和社会政治著作。蒙 田的思想被称为怀疑论。他说:“只有怀疑才能判断和论定。”他认为“ 我知道什么呢”这个疑问警句比肯定的说法表达了更多的真理。他对各种 事物,特别是对盲目信仰提出种种怀疑。他说:“三千年来,人人都相信 地心说,直到哥白尼发现地球在环绕太阳转动,才打破这种迷信。以前的 神学家认为地球就只眼前这么大,而今天,一块无限的陆地刚被发现。” 蒙田的这些怀疑论思想显然是建立在对科学发展和新事物的认识之上的。 蒙田阐明了他对宗教战争的意见。他认为人还不如动物那样彼此“忠 诚”、“友爱”,“自以为是乃人类天生的最大弱点”,人人都说自己找 到了真理,其实是证明了自己幼稚无知,不但找不到真理,反而导致战争 。在宗教方面,他主张“宗教容忍”,认为应该信仰正统宗教,但不应杀 害新教徒;最好不改革宗教,但既然改革了,就应给予它一席之地。 教育问题在《蒙田随笔》中占有重要地位。蒙田的教育思想也从怀疑 论的基础出发,他批判了经院教育对儿童身心的摧残;他反对书本教育, 反对过度记忆,反对惩罚方式和种种约束,反对给儿童灌输现成概念,提 倡在同各种人谈话和旅行中获得知识,同时还要锻炼身体;他还给儿童学 习规定了全方位的课程。 《蒙田随笔》的一大特点是作者对自己作了描绘和解剖。蒙田说他的 写作目的就是“描绘我自己”,就是“叙述我的生平和事迹”。通过蒙田 的叙述,我们认识了他父亲的情况,他小时候所受的教育,他个人的特征 和弱点,他不得不在法院的任职经历,他的圆顶似的住宅,他的写满箴言 的书房,他的旅行,他担任市长的情况,他的思想和爱好,等等。蒙田写 的不仅仅是他个人,因为“每个人都包含人类的整个形式。首先,我通过 普遍的自我同世界沟通”。 蒙田在《蒙田随笔》中表达了人文主义以“人”为本的思想:“在一 切形式中,最美的形式是人的形式”;人的价值应以“本身的品质为标准 ”。他表达了人文主义对现实生活的肯定:“我热爱生活”,“我全身心 地接受它并感谢大自然为我而造就的一切”。总之一句话,蒙田希望通过 《蒙田随笔》把“人”的本来面目、“人”的能力限度通过“我”表现出 来。“我”即“人性”,蒙田把人性看做最崇高、最神圣的概念。 在《论不同的方法可以收到同样的效果》中,作者在篇首即开宗明义 地指出:“当我们所冒犯的人手操我们的生死大权,可以任意报复时,最 普遍的感化他们的方法自然就是投降以引起他们的怜恤和悲悯。可是相反 的方法,勇敢与刚毅,有时也可以收到同样的效果。”他在书中总结道: “恻隐而动心,是温柔、驯良和软弱的标志,由勇敢的神圣影响而起尊敬 心,则是一种倔强不屈的灵魂的标志,他们都崇尚大丈夫的刚毅气概…… 对于比较狭隘的灵魂,钦羡与惊异亦可以发生同样的效力。”他告诫人们 在危急时刻,应随机应变,区别对待各种险情。 在《论闲逸》中,作者认为:“如果没有一定的主意占据心灵,把它 约束范围住,它必定无目标到处漂流,入于幻想的空泛境域里。灵魂没有 目标,它就会丧失自己。”蒙田反对虚无主义,提倡人是应该有点精神的 ,即使在闲逸时,也不可使灵魂丧失目标,否则,最终会导致“产生无数 妖魔与怪物,无秩序、无目的,一个个接踵而来”。 在《论死后才能断定我们的幸福》中,作者引用苏龙的警告:“人世 变幻无常,只要轻轻一动,便可能面目全非、前后迥异。”在感叹生命的 变化无常之外,他给自己定义“幸福”的标准是:“希望我可以善终,就 是说,安然逝去,不声不响。”一个人无论经历过怎样的美丽辉煌,地位 、权力与财富对他来说只不过是一件偶然的附属品。在生命的末日来临时 ,重要的是问心无愧,安然逝去,才能称之为幸福,功过是非留与后人评 说。 在《热爱生命》中,作者认定“生活乐趣的大小取决于我们对生活的 关心程度”,而不是任何外物的影响。只有自己才是生命的主宰,因为“ 我们的生命是自然的恩赐,它是优越无比的。如果我们觉得不堪生活之重 压或虚度此生,那也只能怪我们自己”。尽管作者当时已身患重病,但他 并没有沉沦。气馁,而是采取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去拥抱生命,感受生活 的乐趣。最后,作者引用罗马哲学家塞内卡的话指出,“糊涂的人一生枯 燥无味、躁动不安,却将全部希望寄托于来世”,希望后来者从一开始就 做一个明白人。 在《众师之师》中,作者认为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是“众师之师” ,因为他认识到“我一无所知”。认识世界是从认识自己无知开始的,在 阿波罗神庙的门楣上就镂刻着“人人应有自知之明”的名言,可见刚愎自 用与固执己见才是愚蠢无知的鲜明标志。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善于区分 两种情况:一是“走自己的路,休管别人议论”,一是“固执己见、自以 为是”。 在《蒙田随笔》中,蒙田以一个智者的眼光,观察和思考大千世界的 众生相,从公元前的古希腊一直观察到16世纪,从当时的法国一直观察到 古代的埃及、波斯,他引古证今、鉴古知今,对许多人类共有的思想感情 提出了自己独到的见解,将其化为波澜壮阔的随笔,使这部作品成为16世 纪各种思潮和各种知识经过分析的总汇,有“生活的哲学”之美称。 P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