伟大的工匠(2020.1-2020.4)(精)/局部
作者简介
陈丹青,1953年生于上海,1970年至1978年辗转赣南与苏北农村插队落户,其间自习绘画。1978年入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深造,1980年毕业留校,1982年定居纽约,自由职业画家。2000年回国,现居北京。早年作《西藏组画》,近年作并置系列及书籍静物系列。业余写作,出版文集有:《纽约琐记》《多余的素材》《退步集》《退步集续编》《荒废集》《外国音乐在外国》《笑谈大先生》《归国十年》《草草集》《谈话的泥沼》《无知的游历》,以及《局部》系列等。
内容简介
第十二章 无名的工匠(节选) 陈丹青 以我所见,保存最完好的中世纪壁画,在佛罗伦萨 南岸的圣米尼亚托大殿。多壮观啊,站满了偶像。我不 知道作画的年代,乔托出现前后,13 世纪、14 世纪仍 有大批匠人沿袭拜占庭风格的壁画。 我能说什么呢?说了有什么用!这里安静、正大、 堂皇,对岸的佛罗伦萨是文艺复兴的天下。马索利诺和 马萨乔看着此岸的画长大,他们厌倦了,要将偶像带入 河对岸的人间。现在我们在此岸看看,被文艺复兴抛弃 的中世纪壁画,其实多么辉煌。 还要看更古老的壁画吗?还记得建于12 世纪的罗 马圣克莱门特老教堂吗?穿过有马索利诺的圣凯瑟琳的 小礼拜堂,钻进内厅侧门,往下走—这里不是地窖,不 是坟墓,而是建于4 世纪的教堂残骸。再往下走,是罗 马盛期的两座建筑,一座是建于2 世纪的密特拉神庙, 另一座建于公元前,毁于公元64 年的罗马大火。 第326—327 页的几块壁画画于11 世纪,作者无名 ,画有名,壁画史书将它们排在最初的页码,内容是圣 克莱门特和圣亚历克修斯生平。反正中世纪绘画都是平 面的、二维的,就像儿童画。早古的工匠会在一个长方 块的空余部分,先后画满想要画的形状—古巴比伦人、 古埃及人、敦煌人、宋元人,都用这种方法画画。 和儿童不一样,工匠知道形象的主次,该放哪里, 怎样放好看,而且要让人明白。他们不知道将来的乔托 和马萨乔要来颠覆他们,在那时,他们绝对是当地最棒 的画家。 再看下一层:这块中世纪早期的残片画于9 世纪, 刚正、流利、粗大的勾线,斩钉截铁,酷似敦煌的北魏 壁画。告诉你:7 世纪的拜占庭人,12 世纪的西班牙 人,14 世纪的俄罗斯人,都这样画画。 诸位可能要问:这画好吗?好在哪里?这时,我就 会想起俄裔美国作家纳博科夫的话。他说:最不该做的 事,就是对人解释这件作品有多好。我的办法是,如果 你觉得不好,我就头撞墙。 …… 春天来了。你看,没有一片叶子、一朵花,说是开 错了、不好看,没有。我想说,我所见过的古代工匠画 ,从敦煌到意大利,没有一幅是劣等的壁画。 亚里士多德说:“大自然从不徒劳。”木心跟着这 句话,接着说:“大自然整个儿徒劳。”这是不易理解 的话。可以理解的是:工匠画不是大自然。宋元时代, 文人画起来,中国的工匠传统进入黄昏。欧洲是到16 世纪、17 世纪,工匠传统的气数尚且还在;18 世纪工 业革命后,渐渐走向没落;到了20 世纪,工匠这样一 种职业,这样一种人格,全面凋零。 如今说一幅画“匠气”,早已是骂人的话。我要骂 回去:滚一边儿歇着吧,20 世纪的学院艺术家,到敦 煌去,到中世纪,人家要吗? 什么是工匠?工匠就是服务性行业。铁匠、木匠、 1、艺术在意眼界,观看累积经验。局部自成景别,发现有待洗眼。《局部:伟大的工匠》聚焦意大利文艺复兴湿壁画,以及创作他们的杰出工匠。怎样谈论湿壁画,关乎怎样谈论一面墙,实则如何观看艺术。 2、国内首次系统全面引介、评论意大利湿壁画的图书,陈丹青七游意大利,遍览十余城,探寻百余座教堂与宫殿,重访文艺复兴。宏大的图像,必须仰望,只能仰望。《局部:伟大的工匠》将湿壁画本身因距离而隔开的视线拉近,第一次,他们的全部微妙、神奇、雄辩,尽收眼底。 3、流量时代的“小众”节目,却凝聚起“一小撮”的非凡力量 《局部》首集节目上线10小时,点击量就超过100万次,目前三季节目的观看次数累计1.5亿,截止目前三季节目豆瓣评分都达到9.5分以上。 4、陈丹青精心修订三季节目讲稿及视频内容,补充文字近万,甄选艺术史上百余幅“局部”,采用超感艺术纸印刷,忠实再现湿壁画肌理,可看可触,将《局部》作为一本书,郑重交付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