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琴艺术理论与实践(第二版)

古琴艺术理论与实践(第二版)
作者: 谢导秀 陈是强
出版社: 中国人民大学
原售价: 42.00
折扣价: 31.50
折扣购买: 古琴艺术理论与实践(第二版)
ISBN: 9787300323251

作者简介

谢导秀,广州音乐专科学校民乐系古琴专业,师从著名岭南古琴一代宗师杨新伦先生,开始了后来数十年的古琴艺术生涯。现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古琴艺术代表性传承人、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中国古琴学会常务理事、广东古琴研究会会长。

内容简介

古琴在数千年中华文化的怀抱里生长成熟,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文化浸透于琴器,令其满溢文明的光彩。现今古琴的形状尺寸在一千八百年至近两千年前的东汉年间就已基本定型。而琴的历史则更加久远。
《周易》有言:“昔者伏羲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以观法于地。远取诸物,近取诸身,始画八卦,扣桐有音,削之为琴。” 以伏羲为琴的创始者。据说某日伏羲来到西山的桐林,见凤凰栖梧桐上,以为神异,于是砍下梧桐做成“伏羲式”琴,从此中华民族的标志性乐器——琴产生了。上古先民视凤凰为神鸟,能通应天地,协和五音,合于九德。凤凰非竹实不食,非醴泉不饮,非梧桐不栖,至今仍为中国人最喜爱的吉祥物。而伏羲式古琴因其美丽久远的传说和古雅大方的造型至今仍是人们最喜爱的琴式之一。亦有人说,琴依人而制,琴如人形,项、肩、腰、足无处不透出生命的灵秀和万物之灵的神韵。古琴象征着自然的气韵和生命的灵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