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开童“话”故事之门--幼儿园故事编讲园本课程设计与实施
作者简介
陈敏,1975年出生,中学高级教师,上海市浦东新区金爵幼儿园园长,上海市第二期“双名工程”学员、重点培养对象,上海市第四期“双名工程”攻关计划学员。曾荣获上海市园丁奖、浦东新区幼教“十佳优秀”教师、浦东新区(学前)学科工作坊主持人、浦东新区学科带头人等荣誉称号。 主持并参与的多项市、区级课题获得上海市青年教师教育研究成果二等奖,浦东新区科研成果一、二等奖。出版《多彩故事梦——幼儿故事编讲活动的实践与研究》《耕耘在幼教园地》等专业图书,发表《故事,开启孩子一生幸福的闸门》《美好的邂逅 心灵的悦读》等论文20余篇。管理和教育经验在幼儿教育研究学会学术年会、上海市学前教育年会等高端学术会议中多次进行交流介绍。
内容简介
有人称幼儿教育为“根的教育”,这十分生动形象地描绘出幼儿教育在整个教育体系以及人的终身发展中的地位和意义。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明确指出,儿童的“语言能力是在运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发展幼儿语言的关键是创设一个能使他们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并能得到积极应答的环境”。故事编讲园本课程就是这样一种能带动儿童听、说、画、想、编等各方面发展的活动样式,对儿童的语言表达能力、创造性思维想象能力、审美意识以及社会性的发展是非常重要的。 地处充满生机活力的中国改革开放前沿——上海市浦东新区人口导入区唐镇的金爵幼儿园,其园本特色建设之路从园本特色课程——童“话”故事编讲活动课程起步。经过两轮龙头课题的研究实践,园本特色建设之路越走越宽。从十多年前幼儿园创办之初的单一园区15个班级400多名幼儿的办学规模,发展到了2个园区31个班级800多名幼儿的办学规模,园本特色课程——童“话”故事编讲活动课程的创新实践为一批批幼儿带来了灿烂绚丽的园内生活,也创生丰富了幼儿多彩快乐的家教资源,幼儿茁壮成长,赢得了广大幼儿家庭、社区各界以及区域内外教育同仁的瞩目,获得了一定的社会赞誉。 以“故事编讲课程的设计和实施”为检索词,从万方数字化期刊、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中进行检索,同时,查阅国外儿童故事编讲课程的许多相关研究,我们发现,关于儿童故事编讲课程方面的论文或研究明显较少,而在全国范围内,虽然也有一些幼儿园进行了故事编讲的实践,但已有研究主要集中在儿童故事编讲的内容、形式、特点、过程以及儿童故事编讲的影响因素和培养等几个方面,对如何培养儿童的故事编讲课程的设计和实施能力缺少基础实践的深入研究,相关实践研究偏于零碎,出于教师的兴趣爱好或自发行为,而没有从幼儿园系统的课程设计角度进行系统化的课程开发及研究实践。 为此,金爵幼儿园课题组在综合国内外关于儿童故事编讲课程研究的相关文献及借鉴已有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开展幼儿园童“话”故事编讲园本课程设计与实施的研究。该课题研究实践坚持以现代幼儿教育理论为指导,以全人教育为宗旨,以故事编讲办园特色为媒介,努力构建适合幼儿发展的园本课程,即幼儿园儿童在故事编讲活动中,在理解故事主题的基础上,主动积极参与,能够编出符合结构规则的故事、敢于表达并对别人的故事进行评价的能力的课程,从而积极引发、释放和最大限度地挖掘幼儿的潜能,培养富有个性的全面发展的现代儿童。 开展幼儿园童“话”故事编讲课程设计实施的研究,金爵幼儿园具备一定的研究前提和保障。金爵幼儿园创办于2009年9月,通过努力,于2012年成为上海市一级幼儿园。经过前期的区级课题研究,目前积累了3—6岁儿童故事编讲情报资料集、方案集、案例集等相关资料,另有多篇故事编讲研究论文、报道在知名刊物上发表。诸多相关研究资料的汇集积累,为开展故事编讲园本课程打造了坚实的基础。 希望通过开展幼儿园童“话”故事编讲园本课程的研究,能有效地贯彻《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精神,根据各年龄段幼儿认知发展和故事编讲的特点,制定适宜的课程目标,能更好地促进幼儿全面发展。通过幼儿园童“话”故事编讲课程设计和实施的研究和实践操作,能进一步打造师资队伍,提升教师专业化能力,更好地整合家园社区资源,提升家园互动的有效性,推进幼儿园园本课程的形成和优化,整体提升幼儿园办园品质,有利于金爵幼儿园在区域学前教育领域发挥更好的引领、辐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