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故宫修文物
作者简介
萧寒 著名纪录片导演。浙江工业大学副教授,画家,主持人,戏剧制作人。曾执导《喜马拉雅天梯》,(《人民日报》推荐的年度五部电影之一);导演《我在故宫修文物》,各大视频网站点击量高居榜首。 绿妖 时下最好的非虚构作家之一,获华语传媒大奖新人奖提名。小说《少女哪吒》被李霄峰搬上电影银幕,入围韩国釜山电影节“新浪潮奖”。曾采访台湾农业,出版有《如果可以这样做农民》;也曾长达几年深入西藏,采写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村落和传承人。著有《沉默也会歌唱》和《北京小兽》等。 严明 中国著名摄影家。70后,安徽定远人。侯登科纪实摄影奖、法国“才华摄影基金”摄影奖得主。出版有摄影随笔集《我爱这哭不出来的浪漫》和《大国志》。
内容简介
早上七点钟,103路公交车上,突然有一个姑娘 穿过车厢走到最后一排座位前面:您是王老师吗?对 不起,看您半天了,我实在憋不住,马上就下车了… …能不能合个影? 故宫钟表修复师王津因为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 物》的走红,五十五岁的他意外成为“男神”“网红 ”。在骤然降临的声誉面前,他异常淡定,仍然每天 坐公交车上下班,遇到合影就坦然接受。这份定力是 近四十年文物修复生涯带给他的,也是许多九。后喜 欢他的原因。 钟表是故宫博物院中非常特殊的藏品,堪称世界 博物馆同类收藏中的翘楚。清朝皇帝酷爱钟表收藏, 顺治、康熙、乾隆三位皇帝嗜爱钟表的程度,一代胜 过一代。西方工业革命以后,传教士到中国来,他们 钻研皇帝的喜好,把当时最新、最好的钟表送到宫里 ,形成了一类独特的收藏。当时欧洲的钟表工匠们, 为了大清皇帝的喜好,千方百计在钟表上动脑筋:车 马人物、花鸟虫鱼做装饰,日月星辰通过发条变成斗 转星移。清官的一千多件钟表藏品,制作年代从十八 世纪到二十世纪初,既有英、法、瑞士等名家制作, 也有广州生产的精品,以及皇帝设计由做钟处完成的 “御制钟”,制作精美,功能复杂,代表了当时钟表 制造的最高水准。到乾隆时期,清官钟表的制作形成 一条从西洋传教士、工匠、到做钟太监的非常稳定的 基础梯队,这些能工巧匠在做钟处共同工作,技术上 不断融合,形成了故宫现有的古代钟表修复技术。 钟表的修复技艺是唯一在故宫里一直绵延下来、 没有断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由于钟表都是实用器, 需要持续维护,直到1924年,冯玉祥的部下将末代皇 帝溥仪赶出宫时,钟表匠人依然留在紫禁城内。1925 年故宫博物院成立,原做钟处的工匠徐文磷成为故宫 博物院第一代宫廷钟表修复大师,培养了徐芳洲、白 金栋、马玉良、陈贺然四位弟子。1977年王津师从马 玉良。在老师傅们退休以后,王津和他的徒弟亓昊楠 ,如今是故宫仅有的两位宫廷钟表修复师。至今,清 宫钟表修复,已经传了三百多年。 明末到清末是中西方文化大融合的时期,这种交 流与碰撞呈现在清官钟表上,是它的文饰、色彩等既 非纯正中国的,也非完全西洋的,因此而一变,丰富 而琳琅满目。中西融合,以一种物化的形态呈现,包 括它的修复理念,中与西之不同也是泾渭分明。西方 尊重大师作品,在整个修复过程中一定保持大师的思 路,以及整件作品的完整性。而这一点,并不是清官 造办处工匠考虑的重点。他们会把大师作品拆分、重 组,对它进行改造,使它能够适应皇帝的需求。看似 是东西方工匠的不同,却也呈现两种文化的差异。 王津延续了故宫钟表修复的传统。2011年,瑞士 某钟表品牌在大陆举办展览,带来了十八世纪钟表大 师雅克·德罗父子制作的写字人钟(又名“作家”钟) ,运输过程中钟表出现故障,发条断裂。按照西方修 王津(节选) 郭老师说我修过写字人钟吗?哦,那是瑞士的写字人钟,那里面的人写出来的字儿是英文。当时瑞士在北京办一个活动,钟摔坏了。他们有修复师过来,但可能时间紧,晚上发现,第三天早上就要用,就请故宫帮一下忙,地方在金融街,离我家特别近。那时晚上十点多了,我从家过去干了半宿,损坏的小零件做了做,第二天中午又去,弄到晚上十二点。 其实也没什么,它有一个链断了,不够长。我说你干脆摘掉这个,买根0.5(号)的钓鱼线。那个线粗细合适,韧性好,力量够,新闻发布会能用。救急你没办法。它应该是这种链,这种链我们故宫有一些,不多,不能给他用呀,两码事。只能拿这个代替一下。他也同意,他说行行,达到效果就行。 用民国的纸币代替羊皮补气囊,我们师父那一代就用。那种纸币韧性好,比纸要强。后来我们发现前人修复中也有拿那纸币粘的。那种羊皮是国外做的,挺薄,跟纸似的,国内没有。这些都是没有办法,(零件)没有啊。现在我们钱(纸币)也没了,也没用了。 修文物是跟古人对话,他们那么说,我也没有什么太大的感觉。但的确感觉跟历代修复过它的工匠有交流,你打开一个钟,你能感觉到有的修得很敷衍,有的做得非常细。这人手艺,活糙活细,有感觉。可能很多钟上一次修都还是清朝。包括桌上这个钟,它上一次修是什么时候?解放后修过的钟肯定不会损坏得这么厉害。距离上次修应该百八十年了。 王有亮(节选) 文物修复遵循“最小干预”原则,包括修复的地方跟原件要有区别、有可识别性,这是意大利和日本搞的,叫《威尼斯宪章》,我们倒是不反对你们国家怎么修。意大利那儿修的我们也看了,我和我师哥我们一起去过,它那儿雕塑多,只要能立着,胳膊缺了不配,维纳斯缺了不配,搁咱们这儿的话我个人认为还是不好。如果你有可参考的资料依据你就配上,还是完美的一个再现。可是他们就是有资料也不配,就说你弄上去不是原来的东西了,他就是那么一个概念。然后色还不给人家做好了,就是故意。其实搁我们来讲等于手艺忒差了,等于你做不出来你才……咱们不能挤兑人家,我们就说我们的想法就是修复得越看不出来我们才认可,这是你的手艺。让人能看出来,那太简单了,那活儿还不好干。有个教堂是地震了还是什么,神父像碎的一塌糊涂,又贴回去了,贴回去多少把眼睛得随上吧,他给你露白,眼睛是白的还有裂缝,多难看,人物首先要看眼睛,你多少给它勾勾。 我们这行,对一个人手艺的最高赞誉是恢复原貌,就等于你所做的让复理念,发条需要专门工具做,但写字人钟隔天就要 在新闻发布会上表演,显然来不及。主办方找到故宫 请求帮助,王津紧急受命。到了场地,他看了很长时 间,谁都没有想到他会用那样一种方式来解决问题: 用0.5号钓鱼线代替发条,借助余弦力度,可以起到 发条的作用,写字人钟开始书写;再比如,某宫廷钟 表机芯里的气囊原料为进口羊皮,轻薄如棉纸,时间 久了原料用光,可是展览迫在眉睫,怎么办?王津用 以修复气囊的,居然是韧度很强的民国纸币,“这个 简直是太有意思了”。 故宫钟表修复的每一个步骤,都包含了当时人们 对钟表机械的想法、工匠的想象力,整个加起来折射 出民族工艺的灵活性。打开一座钟,就是与历代的工 匠对话,你看得出他们的手艺高低,态度是谨慎老实 ,还是敷衍糊弄。就像民歌,承载着一代代人的悲欢 离合,这些文物所承载的大量的历史信息,借着修复 工艺,也一代代地保存了下来。 钟表修复既有传承,也有创新。和清宫工匠的不 同在于,第三代修复者的王津和第四代的亓昊楠拥有 更开阔的眼界,他们不断和国外的钟表制作者、钟表 修复者、钟表历史研究者交流,看似一个简单的修复 ,实际上它的参照体系和知识体系已跟过去完全不同 。他们的成长,也是故宫博物馆不断与世界接轨的历 程。中国和世界的融合和碰撞仍在继续,故宫的钟表 修复工艺,也在保留传统的基础上,发生着微妙的变 化。 而一出故宫,是另一个世界。 这是二十一世纪的中国,经过三十年的高速发展 跃居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乱世黄金,盛世收藏”, 收藏行业进入空前繁荣时期。手艺人王津与收藏家黄 嘉竹形成一组有意思的映照。那是一个民间的钟表展 览会,收藏家与品牌商蜂拥,现场富丽堂皇如联合国 会场。黄嘉竹是台湾著名钟表收藏家,会场上,众人 争睹他收藏的维多利亚女王送给爱女的怀表,一片赞 叹。听说王津是故宫钟表修复师后,他反复追问故宫 有没有这样的表,听到否定的答案后,黄嘉竹心满意 足。P2-4 人看不出来。一件青铜器碎一百多片,别说什么了,光焊接上面全是道子,跟蜘蛛网似的,所有焊锡多了得去,少了得补,然后颜色跟两边随,得让它看不出断碴儿来,我们必须这么做。 恽小刚(节选) 《我在故宫修文物》将镜头对准了故宫的文物修复师们,他们已经存在了几百年,却始终不为人知。书中以口述的形式撰写了2位文物修复师的对历史、对人生的回顾和感悟,同时也是一本故宫几百年文物修复历史的缩影。在大时代的背景下,一裙身怀绝技、妙手回春的文物修复师,默默地固守“冷宫”一隅,日复一日地打理着价值连城的“国宝”。他们是故宫里的钟表匠、青铜匠、摹画工、木器工、漆器工……他们一代一代薪火相传,是故宫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宫墙外的世界斗转星移,宫墙内的他们却要用几年的时间摩挲同一件文物。一座宫廷钟表上千个零件要严丝合缝 一件碎成00多片的青铜器要拼接完整 一副古画揭一两个月 一幅画临摹耗时几年到几十年……他们用自己的一辈子来诠释“因为热爱所以坚持”“择一事,终一生”的牢固信仰。他们那一代兴许没有受过正规教育,他们的身上还留着浓重的匠人气息,他们离开故宫,和普通人也没有区别,他们用一辈子医治历代大师被岁月腐蚀的作品,,他们将自己的痕迹抹去。他们在故宫修文物,也修了浮躁的人心,修了我们的欲望,还有我们自以为是的价值标准,这也许是本书打动人心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