聪明投资者的必读书(一本书读懂20位投资大鳄)
作者简介
田英洙,知名财经讲师、财经记者,专业领域包括股市金融、房地产,涵盖所有资产市场。曾任职于首尔经济新闻《Economic Review》,现任职于韩国经济新闻《韩经Business》,热衷于撰写关于金钱的文章。以“资产市场获利率决定变量的国际比较(韩、中、日)”为题,于汉阳大学攻读博士学位。经常受邀上电视台、广播节目谈论财经议题,并且是三星、LG集团旗下公司与流通业者文化中心、大学等院校的知名讲师。著有《用房地产赚十亿》、《韩国股市高手》、《聪明的投资者该读的书》。是著名的财经类畅销书作家。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彼得·林奇(Peter Lynch,1944年—)1990年春天的某一天,能够记住 数千个股票代码却记不住自己孩子生日的某个基金经理正在举办自己的46 岁生日宴会。华丽的宴会一直持续到了深夜,他坐在角落里的一个椅子上 稍事休息。这时他突然想起了自己的父亲恰巧是在46岁去世的事情。于是 ,他突然对走近自己的妻子说:“今后想忠于家庭。” 第二天,华尔街哗然了。1990年4月3日世界各大报纸均以头条报道了 他的卸任消息。和“华尔街的传说、拥有奇迹般收益率的基金经理,46岁 离开华尔街”等标题的主人公,就是彼得·林奇。 美国著名财经杂志《巴伦周刊》在2000年1月10日刊上对彼得·林奇作 出了“虽然过去十年间没有操作资金,但仍然是最著名、最受尊敬的资金 管理人”的评价。他的经历非常了不起。他操作的“马格兰基金”作为美 国资产操作业界的头号基金赫赫有名。他是互助基金的代表人物,同时也 可以说是高收人资金的代名词。 他在操作马格兰基金期间,累计收益率高达2703%。把它换算成年平 均收益率的话,每年平均获得了29.2%的收益,而同期标普500指数仅为 15.8%。总资产2000万美元一下子变成了140亿美元(现在已经超过了900 亿美元,不再接收新资金)。更令人吃惊的是在这一时期他居然没有一次失 手,尤其是1980年至少取得了70%的收益率。 他在操作资金时经历过牛市(1987年)和熊市(1970年),并于1990年全 盛期隐退。在惊人业绩的名声消失前,他离开了华尔街。 《彼得·林奇的成功投资》一书是其代表作,也是股票投资指南书中 的百万畅销书。内容都是相当常识性的。它之所以在众多投资类书籍中如 此有名是由于其大众化的叙述方法。书中找不到技术性用语或难以理解的 理论。 彼得·林奇于1944年出生。在曾任数学教授和公司监事的父亲早亡后 ,他只得在高尔夫球场做球童。11岁做球童时,彼得·林奇耳濡目染了顾 客们谈论的股票内容,这成了他与股票的第一次接触。之后,他就读于波 士顿大学沃顿学院,曾在波士顿大学做过一段时间的数学教授。 做高尔夫球童时,彼得·林奇与富达投资公司总经理乔治·沙利文结 缘(为他做了8年球童),这成为他进入股票市场的契机。1966年,彼得.林 奇以25:1的竞争率进入了富达公司;1969年正式成为股票分析员;1977年 担任了金额为2000万美金的马格兰基金经理,从此正式成为基金经理。 他是工作狂。1990年,46岁的他为了与家人共同度过更多的时间宣布 隐退。媒体就像对待超级明星的隐退那样对其进行了大肆的称赞。隐退之 后,彼得·林奇担任富达投资集团的副董事长和发言人。 内容摘要 《彼得·林奇的成功投资》 到成为股票专家为止 11岁父亲去世,我不得不去做高尔夫球场的球童。在倾听顾客聊天时 ,我对其中的股票投资和华尔街产生了兴趣。大学2-年级(1963年)时我投 身于股票投资,存下来_的小费成为本钱。经过辛苦的调查之后,我进行了 投资,获利5倍。大学三年级时在富达投资公司打工。虽然是临时职位,但 我非常热衷于从事企业分析业务,并从中领悟到所有的信息都立刻体现在 价格上的“有效市场假说”和“计量分析”与现实是不符的。我对理论家 和预测家的不信任就是从那时开始的。 从沃顿学院毕业后,我服了两年兵役,并于1969年作为正式的企业分 析师在富达投资公司复职。虽然与总负责人的投资风格有所不同,但是随 着持有的股票种类的增多,取得了不错的收人。业界流传着“指出林奇没 有的股票”的说法,这足以说明我持有的股票种类多么的丰富。在此期间 ,马格兰基金的资产增加到了90亿美金。 华尔街的两面性 华尔街里有很多专职投资者,当然也有约翰·邓普顿这样的特例,但 遗憾的是这只是少数而已。大部分基金经理和十垒打股票(涨10倍的股票) 之间有太多的障碍。这就是“华尔街停滞现象”。不论多么好,理都不理 ,直到股票涨起来,才以超过企业价值的不可理喻的价格,争先恐后地买 入。 几乎大部分基金经理都会为不想买人风险股找借口。与成功相比,他 们似乎更在意像样的失败。如果一只股票不是被列入很多人认可的预备买 入目录的话,他们绝不会买人。将钱投入基金的大股东本身就束缚在这样 的方式之中。这一点彻底制约了资金操作。大型养老基金如果未能达到市 场平均收益率,其原因就在于此。这样一来,业余投资人反而更有利。因 为没有人会强求,也没有人会责备,可以随心所欲地走自己的路。 股票是赌博吗 投资债券也不错。特别是收益率按复利计算时更是如此。利息高时, 购买长期债券是最佳选择。但是,从长远来看,股票投资显然比债券投资 能够取得更好的收益。股票通过企业成长向投资者展示其发展,而债券不 过是在本金上加几分利息而已。当然,股票的风险更大。要获得收益就需 要付出代价。如果在不适当的时机高价买入,更会如此。但是,债券也有 利息上升的风险。 不管怎么说,投资就是赌博。你的读牌(获得信息)方式决定了你的结 果。成功的投资者小心翼翼地衡量机会,使投资收益最大化。一旦出现情 况不利的局面就要放弃,以等待下一次机会。股票投资对接收其不确定性 的投资人会给予令人吃惊的补偿。只要了解游戏规则,冒险就是有价值的 。 投资者的自我检讨 投资以损失不会影响将来的日常生活为宜。炒股之前,一定要先购置 好房产。100个房产中会有99个赚钱。房产可以长期持有,仔细考察后再购 买,一般不会失败。 另外,一定坚守“投资本金=闲余资金”,才能从诱惑中摆脱出来。用 子女的学费来投资是不理智的。还需要考察是否具备成功投资股票的资质 ,如有耐心、自信、冷静等,其中能够控制情绪特别重要。从人性方面而 言,投资会把投资人变成不像样的傻子。 不要问市场走势 不能束缚于市场。这是因为不论怎么努力,都不可能掌握市场的走势 。而且精通经济、利息的数万名经济学家,也只不过是工薪阶层,根本就 不是有钱人。想依据过去预测未来,并没有什么效果,因为“下一次”决 不会与“上一次”相同。 如果一定要预测的话,“鸡尾酒会理论”还是比较有效的。这种方法 就是,在鸡尾酒会上,根据热门话题是不是股票来推断出股票的现状究竟 处于低谷还是峰值。当然,最好不要相信市场预测。与市场预测相比,付 出努力去寻找不错的股票更重要。如果能够挑选有前景的股票,股票市场 就会自然而然的顺畅。挑选了中意的股票后,要在恰当的时机买人。有价 证券的构成 期待年收益率达到25%~30%不过是个梦想。在收益率中要除去各种 各样的费用,年收益率能够达到10%就已是相当不错的成绩了。从长远来 看,交给专家团队运行也是个不错的方法。如果打算一个人独立操作,那 么年复利需要达到12%~15%。 持有几种股票为宜?与股票数相比,股票的优良与否更为重要。如果对 某种股票十分了解,当确认符合所有条件时,可尽可能多买入。但是,为 了“分散”,购买并不了解的股票是不明智的举动。这种愚蠢的行为会让 人陷入分散投资的陷阱。 如果投资金额少的话,用3~10只股票将投资种类多样化,这样至少可 以赚到其中一个,还是非常有利的。种类多的话,资金周转得也快。与持 有现金相比,寻找替换股票的机会更佳。P4-P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