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鸟笔记](https://file.mhuoba.com/shop/3/100021/picture/book/20190925/01/20190925012441382.jpg)
出版社: 沈阳
原售价: 45.00
折扣价: 29.30
折扣购买: 观鸟笔记
ISBN: 9787544184403
。。。
绣眼:清丽淡雅入画来 一 很偶然的,看到一幅画。是宋徽宗赵估的《梅花 绣眼图》。一只鸟,一棵梅,几朵梅花。景物虽不多 ,倒也淡雅。只是觉得画面有点暗。我对画不懂,看 了也没觉得有什么特别之处。 再看那只鸟,觉得有趣。尤其是眼睛上的白色眼 圈,画得很清晰,很显眼。看了那只鸟,感觉很熟悉 ,有一种似曾相识之感。放大仔细看,才知道,画中 的绣眼鸟,就是我们家乡的“白眼圈”。 绣眼,在我们家乡叫“白眼圈”。家乡人,对不 知名字的鸟,就根据鸟的特点起个俗名。家乡的凤头 百灵,我们叫“角角”;鹌鹑,我们叫“秃尾巴”; 麻雀叫“小虫”。 画中的绣眼,是家乡的“白眼圈”,感到就多了 一些亲切。再看画中的梅花,也鲜活了许多,洁白鲜 艳;看梅枝,梅枝瘦劲,枝上疏花秀蕊,色泽清雅, 清丽脱俗;看绣眼,那鸟活的一般,蹲在梅枝上,左 右顾盼,耳边就响起悦耳的鸣叫。清丽的梅花与栩栩 如生的绣眼,相映成趣。 “白眼圈”,我熟悉的精灵。现在,我应该叫它 绣眼,恢复原本属于它的名字。现在,我有必要介绍 一下绣眼,我喜欢的鸟。 绣眼,俗名绣眼儿、粉眼儿、粉燕儿、白眼儿等 。常见的绣眼是:灰腹绣眼鸟、暗绿绣眼鸟和红肋绣 眼鸟。体形及颜色像柳莺。眼睛周围被白色绒状短羽 环绕,形成鲜明的白色眼圈,所以得名绣眼。绣眼, 是我国四大名禽,爱者甚众。 在我的记忆里,绣眼 娇小玲珑,羽毛光滑,动作灵活,姿态优美。它的鸣 叫声音圆润、音韵多变、婉转动听。在伏牛山区,我 见过的绣眼,一种是红肋绣眼,再就是暗绿绣眼。我 的印象中,红肋绣眼的鸣叫比较单调,“唧——唧唧 ——唧喳——唧唧喳喳”,声音短促,雄性的稍微响 亮,但总感觉少了一些韵味。暗绿绣眼鸣叫连贯,节 奏感*强,余音缭绕。 当然,这只是我的感觉。很多年了,已经没有听 到绣眼的叫声。我现在能感觉到的声音,是二十多年 前留存在我记忆中的一种声音的复原。 这么多年,总是忙碌,为生存,奔波在单位与家 之间。闲暇之余,也曾无数次走进家乡的山坡,走进 伏牛山的深处,追寻豹子、狼、狐狸、黄羊的踪迹。 但每次进山,总是带有一定的目的性,因而忽略了这 些小精灵,如绣眼。当我再次想起它们时,绣眼,于 我而言,是那么的陌生。 是的,它们真的很陌生。那些在山坡上觅食昆虫 ,在树枝上啄食山果,在花朵上吸食花蜜的美丽小鸟 ,与我渐行渐远,远得除了那清晰的白眼圈外,我对 它们的印象*渐模糊。 很多时候,人都处在一种遗忘状态,那些熟悉的 事物,一旦离开视觉范围,就会离开大脑,储藏在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