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上下五千年(彩图珍藏版)(精)/语文丛书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十 晋文公退避三舍 名师导读 两军交战,寸土必争,而晋国在和楚国交战时, 晋文公却情愿让军队后 退九十里,以报答当年楚王的恩情。晋军退避三舍( 古代三十里为一舍,三 舍即九十里)之后,最后的战争结果如何呢? 晋文公即位以后,整顿内政,发展生产,把晋国 治理得渐渐 强盛起来。他也想能像齐桓公那样,做个中原的霸主 。 这时候,正好周朝的天子周襄王派人来讨救兵。 周襄王有个异母 兄弟叫太叔带,联合了一些大臣,向狄国借兵,夺了 王位。周襄王 带着几十个随从逃到郑国。他发出命令,要求各国诸 侯护送他回洛 邑去。列国诸侯有派人去慰问天子的,也有送食物去 的,可就是没 有人愿意发兵攻打狄人(表现列国的不配合,并为后 文做铺垫)。 有人对周襄王说:“现在诸侯当中,只有秦、晋 两国有力量打 退狄人,别人恐怕不中用。”于是,襄王打发使者去 请晋文公护送 他回朝。 晋文公马上发兵往东打过去,把狄人打败,又杀 了太叔带和他 那一帮人,护送天子回到京城。 过了两年,又有宋襄公的儿子来讨救兵,说楚国 派大将成得臣 率领楚、陈、蔡、郑、许五国兵马攻打宋国。大臣们 都说:“楚国 老是欺负中原诸侯,主公要扶助有困难的国家,建立 霸业,这可是 时候啦。” 晋文公早就看出,要当上中原霸主,就得打败楚 国。他就扩充 队伍,建立了三个军,浩浩荡荡地去救宋国。 公元前632年,晋军打下了归附楚国的两个小国 ——曹国和卫 国,并把两国国君都俘虏了。 楚成王本来并不想同晋文公交战,听到晋国出兵 ,立刻派人下 命令叫成得臣退兵。可是成得臣以为宋国迟早可以拿 下来,不肯半 途而废。他派部将去对楚成王说:“我虽然不敢说一 定打胜仗,但 一定要拼一个死活。” 楚成王很不痛快,只派了少量兵力归成得臣指挥 。 成得臣先派人通知晋军,要他们释放卫、曹两国 国君。晋文公 却暗地通知这两国国君,答应恢复他们的君位,但是 要他们先跟楚 国断交。曹、卫两国真的按晋文公的意思办了。 成得臣本想救这两个国家,不料他们倒先来跟楚 国绝交。这一 来,真气得他双脚直跳。他嚷着说:“这分明是重耳 这个老贼逼他 们做的。”他立即下令,催动全军赶到晋军驻扎的地 方去(动作及语言描 写恰如其分地表现了成得臣的气愤)。 楚军一进军,晋文公立刻命令军队往后撤。晋军 中有些将士可 想不开了,说:“我们的统帅是国君,对方带兵的是 臣子,哪有国 君让臣子的理?” 狐偃解释说:“打仗先要凭个理,理直气就壮。 当初楚王曾经 帮助过主公,主公在楚王面前答应过:要是两国交战 ,晋国情愿退 避三舍。今天后撤,就是为了实现这个诺言啊。要是 我们对楚国失 了信,那么我们就理亏了。我们退了兵,如果他们还 不罢休,步步 进逼,那就是他们输了理,我们再跟他们交手也不迟 。” 晋军一口气后撤了九十里,到了城濮(今山东鄄 城西南),才 停下来,布置好了阵势。 楚国有些将军见晋军后撤,想停止进攻。可是成 得臣却不答 应,一步盯一步地追到城濮,跟晋军遥遥相对。 成得臣还派人向晋文公下战书,措辞十分傲慢。 晋文公也派人 回答说:“贵国的恩惠,我们从来都不敢忘记,所以 退让到这儿。 现在既然你们不肯谅解,那么只好在战场上比个高低 了。” 大战展开了。才一交手,晋国的将军用两面大旗 ,指挥军队假 装向后败退。他们还在战车后面拖着伐下的树枝,战 车后退时,地 下扬起一阵阵的尘土,显出十分慌乱的模样。 成得臣一向骄傲自大,不把晋人放在眼里。他不 顾前后地直追上 去,正中了晋军的埋伏(揭示了成得臣落败的原因, 引起下文)。晋军的中军精 锐,猛冲过来,把成得臣的军队拦腰切断。原来假装 败退的晋军又 回过头来,前后夹击,把楚军杀得七零八落。 晋文公连忙下令,吩咐将士们只要把楚军赶跑就 是了,不再追 杀。成得臣带了残兵败将回楚国,觉得没法向楚成王 交代,就在半 路上自杀了。 晋军占领了楚国营地。把楚军遗弃下来的粮食吃 了三天,才回国。 晋国打败楚国的消息传到周都洛邑,周襄王和大 臣都认为晋文 公立了大功。周襄王还亲自到践土(今河南原阳西南 。践,jian) 慰劳晋军。晋文公趁此机会,在践土给天子造了一座 新宫,还约了 各国诸侯开了个大会,订立了盟约。这样,晋文公就 当上了中原的 霸主。 P35-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