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中国华侨
原售价: 29.80
折扣价: 22.30
折扣购买: 道家做人儒家做事佛家修心
ISBN: 9787511329493
质朴做人,本分做事 “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这是《庄子·养生主》中的一句 话,讲的是庖丁解牛的故事。庖丁不愧是道中高手,一把刀用了19年还像 刚刚炼出的新刀一样,这也从另一个侧面道出了做人的道理。每一个人刚 走上社会都是满怀希望与抱负,然而一些人遭受多次挫折,经历艰难困苦 之后,一颗原本质朴的心变了:爽直的人变得吞吞吐吐,心灵歪曲了,抱 负丧失了,失掉了本分做人的原则,最后变得窝囊了。 在现实生活中,如果你有独立的修养,不受外界环境影响,永远保持 一颗光明磊落、纯洁质朴的心,那么你也可以做到做人的最高境界。 著名作家沈从文可谓是一个没有学历而有学问的学者。他怀着梦想刚 到北京闯荡时,一边在北京大学做旁听生,一边阅读大量书籍,并与诸多 大师结识,不断成长。后来,他带着一身泥土气闯入十里洋场的上海,时 间不长,即以一手灵气飘逸的散文而震惊文坛。 1928年,时年26岁的沈从文被时任中国公学校长的胡适聘为该校讲师 。 在此之前,沈从文以行云流水的文笔描写真实的情感,赢得了一大批 读者,在文坛享有很高的声望,但他给大学生讲课却是头一回。为了讲好 第一堂课,他进行了认真的准备,精心编定了讲义。尽管如此,第一天走 上讲台,看见台下黑鸦鸦地坐满了学生,他心里仍不免发虚。 面对台下满堂坐着的莘莘学子,沈从文竞整整呆了10分钟,一句话也 说不出。后来开始讲课了,由于心情紧张,他只顾低着头念讲稿,事先设 计在中间插讲的内容全都忘得一干二净。结果,原先准备的一堂课,10分 钟就讲完了。接下来的几十分钟怎么打发?他心慌意乱,冷汗顺着脊背直 淌。这样的尴尬场面,他以前可从来没有经历过。 沈从文没有天南地北地瞎扯来硬撑“面子”,而是老老实实拿起粉笔 在黑板上写道:“今天是我第一次上课,人很多,我害怕了!”这老实可 爱的坦言“害怕”,引起全堂一阵善意的笑声…… 胡适深知沈从文的学识、潜力和为人,在听说这次讲课的经过后,不 仅没有批评,反而不失幽默地说:“沈从文的第一次上课成功了!”后来 ,一位当时听过这堂课的学生在文章中写道,沈先生的坦率赤诚令人钦佩 ,这是有生以来听过的最有意义的一堂课。 此后,沈从文曾先后在西南联大师范学院和北京大学任教。正因为不 是“科班”出身,他不是墨守成规,而是代之以别开生面的言传身教的文 学教育,最终获得了成功。而他那“成功”的第一课,则在学生之中不断 流传,成为他率直人生的真实写照。 常言道,老老实实最能打动人心。一句“我害怕了”,袒露了一代文 学巨匠的质朴内心。面对失败不敷衍、不做作、不逃避,能老实可爱地袒 露内心的人,当然会得到别人的谅解。 质朴是这个世界的本色,没有一点功利色彩,就像花儿的绽放,树枝 的摇曳,蟋蟀的轻唱。它们听凭内心的召唤,是本性使然,没有特别的理 由。其实社会与环境不足以真正决定一个人的人生,每一个人都要有独立 的修养,不受外界环境影响,即使饱受挫折,也应该永远保持一颗光明磊 落、纯洁质朴的心,这才是做人的最高修养。 这位作家的生活是简单而富有意义的。他的人生是一种去繁就简的人 生,没有太多不必要的干扰,没有太多欲望的压迫,有的只是一种质朴简 单而又纯粹本分的人生。当然,人的一生难免会有许多欲望和追求,追求 真理,追求理想的生活,追求刻骨铭心的爱情,追求金钱,追求名誉和地 位……有追求就会有收获,我们会在不知不觉中拥有很多,有些是我们必 需的,而有些却是完全用不着的。那些用不着的东西,除了满足我们的虚 荣心外,还会将我们的心灵弄得烦躁不安。就好像带着背包去旅行,装的 东西越多,自己的脚步就会越沉重。所以,与其让自己在疲惫与痛苦中前 行,还不如放下各种各样的包袱,做最简单的自己。一切都发乎于心,如 此一来生命也会变得更加轻松和精彩,最起码对自己来说是如此。 生活在世事纷扰的世界里,尔虞我诈让我们多了一些虚伪,钩心斗角 让我们多了一些狡诈,世态炎凉让我们多了一些冷漠。之所以苍老,是由 于受一切外界环境和自己情绪变化的影响,而保持一颗质朴的心,本分度 生,可以让生命永远健康,让生命永葆青春,让自己回归自然,回归质朴 生活的本色。 P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