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故事集(修订版)—— 晋朝南北朝故事](https://file.mhuoba.com/shop/3/100021/picture/book/20210918/15/20210918150014644.jpg)
出版社: 中国少儿
原售价: 24.00
折扣价: 14.40
折扣购买: 中国历史故事集(修订版)—— 晋朝南北朝故事
ISBN: 9787514823264
雪岗 1945年生于天津,1949年迁居北京。编审。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编辑作阴有《中国通史故事》《中华人物故事全书》《神圣抗战》《中国儿童启蒙名著通览》等。著有《祖先的遗产》《漱玉清芬李清照》《荀子·评注本》《雪岗文集》《名著情览》等。1978年根据林汉达遗稿《三国故事新编》(50万字)写了《三国故事》(8万字);2011年2014年,写了《晋朝南北朝故事》《隋唐故事》《宋元故事》《明朝故事》《清朝故事》,使《中国历史故事集》得以完成。
公280年,晋朝灭了吴国。晋武帝司马炎在洛阳 听说吴主孙皓投降了,咧开嘴直乐,接着又抹眼泪。 大臣们忙问他怎么了,晋武帝叹着气说:“我是想起 了去世的羊祜老将军,要不是他当年的计策,哪会有 今天呐?这都是羊太傅的功劳啊!”于是,他下令加 封羊祜的夫人夏侯氏为万岁乡君,还赐给帛一万匹, 谷一万斛。晋武帝又说要对将士们论功行赏。朝廷上 上下下议论起来,都觉着这次灭吴功劳最大的,要数 杜预、王溶和王浑他们三个。 杜预虽说没有最先攻进建业,可他一直镇守江北 ,又打到广州,还出了不少主意,所以挺让大家佩服 。晋武帝就封杜预为当阳县侯,爵位不算高,可杜预 不看重这些,很快就回驻地去了。他知道天下平定之 后,君王对武将往往存着戒心,索性又上书,请求免 去自己的军权。上书好几次,晋武帝都没答应,杜预 只好还当荆州都督。可他把精神头儿放在兴修水利上 ,带着军民挖渠引水,灌溉农田,还开了几条水道。 末粮食增加了,交通方便了,当地老百姓高兴得什么 似的,都管他叫“杜父”。杜预还有一个外号,叫‘ ‘杜武库”。因为他平日爱看书,研究各种学问,自 己也写了不少书。学问多了,他对名利那些事儿看得 就淡了。晋武帝知道杜预的脾气,对他挺放心。 王溶和王浑就另一样了,晋武帝为他俩费了大心 思。王溶率水军沿长江东下,直奔建业,逼得吴主孙 皓投降,按说功劳应排在第一。王溶自己也这么看, 满以为能把王浑比下去。可王浑不服气。王浑在朝廷 上有势力,是晋武帝的儿女亲家。晋武帝的女儿常山 公主从小两只眼就瞎了,晋武帝疼她,老想给她找个 好人家。王浑就让儿子王济娶了常山公主,了了晋武 帝的一件心事。他仗着这层关系,地位一个劲儿往上 升,许多朝臣也来巴结。 这回灭吴,王浑的功劳本来也不小,在江北领兵 把吴国丞相张悌打得大败,消灭了吴军好几万人。他 对手下人说:“不是我打败了吴军主力,王溶能那么 顺就攻下建业吗?如今倒让他占了上风,我能服他吗 ?”还有一件事,让王浑想起来更气不打一处来。王 溶水军快到建业的时候,朝廷下诏书,让他听王浑节 制。王浑派人驾小船找见王溶,要一起商量攻打建业 的事,可王溶不但不听,还敢拿主意进攻建业,抢了 头功。这么一想,王浑就向晋武帝上书,告发王溶违 背朝廷,对抗上级,应当治罪。 晋武帝想了想,下了一道诏书给王溶,批评他没 有按朝廷旨意办,不听王浑指挥。王溶看了诏书,别 提心里有多别扭了。想着自己七十多岁还率水军打仗 ,为国家立了大功,临了儿不但没落好,还被王浑告 了一状,他气得直哼哼。他很快上书给晋武帝,为自 己辩白。信写得挺长,大意是说:“陛下让我攻吴的 时候,说出兵要猛气十足,直达建业。我没敢耽搁, 立刻出兵东下。后来又接到诏书,让我归太尉贾充管 ,没叫我受王浑指挥。快到建业的时候,王浑派人来 说要先停下来,等他过来商议再说,可也没有提起要 我受他节制的话。我那会儿就说,水军顺流直下,气 势正盛,如果中途停住,就会首尾断开,误了军机。 这么着才继续进军,攻下了建业。我当天中午进建业 城,下半晌儿才接到让我受王浑节制的诏书,当时孙 皓已经投降了。王浑他们在江北驻扎那么多日子,一 直没过江取建业,还说是小过失。我一到就得胜,反 而受责怪,真让人想不通,希望陛下明察。” 王溶以为说明真相就没事了,哪承想王浑又把部 下周浚写的一封信抄下来,报给晋武帝说:“王溶的 兵将进建业以后,放火烧了吴主孙皓的王宫,还抢了 许多库房里的宝物,这罪过实在太大了。”王溶听说 以后,只好又写了一封信解释说:“伪吴的君臣都活 着,陛下可以查对,是不是我的兵将在放火抢劫。据 伪吴的中郎将孔摅说,孙皓的侍从嚷嚷着要替他决一 死战,孙皓就把库房里的财宝分给他们,没想到那些 人拿了财宝都跑了,孙皓这才决定投降。侍从还放火 烧了王宫,倒是我进城后派部下去救火的。我素来治 军严明,您都知道。我的部下先到,秋毫无犯。有个 别军士犯了军法,被我斩了十三个。别处来的军队有 抢东西的,让我的部下马潜抓住二十多个,一问都是 那个周浚的部下。我马上叫人把他们送还周浚,让他 处置。万没想到他反来诬告我。” 晋武帝看了王溶的信,心里明白了一大半,不想 再追究。可王浑不死心,到处说王溶的不是。他儿子 王济依仗是皇家的女婿,也四处散布流言,说王溶在 益州当刺史的时候,就很会收买人心,现在打下建业 ,又在收买当地的人心,说不定要造反呐!晋武帝根 本不信这些话,可又不想让亲家下不了台。过了两个 多月,晋武帝才决定给功臣评功行赏:王浑晋爵为公 ,拜征东大将军;王溶为侯,拜辅国大将军。明摆着 ,王浑在王溶之上。 这么一来,王浑得意了,王溶差点儿气破肚皮。 过了些日子,王溶回到洛阳,一想起自己平白无故被 压制,就气不平,见人就发牢骚。每次见到晋武帝, 他也是阴沉着脸,不住嘴地说受了冤枉,说封赏不公 平。那一天,他越说越来气,忍不住提高了嗓门儿吼 起来,说着就转身“嗵嗵”走出去了,连个告辞的话 也没有。晋武帝虽然很不高兴,可一寻思,人家是功 臣,快八十岁的人了,就没有计较。P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