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之眼(大教育书系)

教育之眼(大教育书系)
作者: 李志欣 著
出版社: 长江文艺
原售价: 42.00
折扣价: 27.80
折扣购买: 教育之眼(大教育书系)
ISBN: 9787570226337

作者简介

李志欣,特级教师,现为首都师范大学附属实验学校副校长。先后荣获山东省优秀教育工作者、山东省教育科研创新校长、山东省教学能手、山东省2010年度十大教育新闻人物、山东省2011年度十大教育创新人物(校长系列)等多项荣誉称号。《当代教育家》《新校长》《教育视界》等杂志封面人物,在《人民教育》《中国教育报》等国家级、省级报刊上发表教育教学类文章三百余篇。已出版《做个自驱型教师》《优秀教师的自我修炼》《教育微创新》等专著。

内容简介

寻找教育的心灵和思想共鸣 张志勇 人生是一场漫长的旅行,修炼的是自己的心灵。 李志欣校长在教育的人生旅途上,走过了30多年的风风雨雨,始终抱守着纯粹的心灵、纯净的品格,闪耀着明亮的眼睛,去观察、发现这个世界上教育的美好。他的新著《教育之眼》,是他教育发现之旅的最新结晶。 朱永新先生说过,一个人的阅读史,就是他的精神发育史。阅读已经化为李校长生命中不可分割的部分,如果有一天突然停止了读书,他会觉得生命也就随之戛然而止。李校长通过阅读《孩子:挑战》《掌控习惯:如何养成好习惯并戒除坏习惯》《学习究竟是什么》《无限的游戏》《名师基质》《如何定义、评估和改变学校文化》《在普通课堂教出尖子生的20个方法:分层教学》等中外教育名家的著作,滋养和浇灌自己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灵魂,成就了他富有创造性、艺术性的教育品质,激励他带着虔诚的心,勇于走进教师教学的课堂,走进学校教育的现场,去发现和创造真正的教育。 教师是教育的第一资源。正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报告《一起重新构想我们的未来:为教育打造新的社会契约》所指出的:“作为一项协作性事业,教学应进一步专业化,教学工作中教师作为知识生产者以及教育和社会变革的关键人物的工作应得到认可。”李校长走进优秀教师的课堂,发现教师们正在走入核心素养培育的自由王国:他们把教材打通,进行大单元、大任务整合教学;他们为了讲一篇课文,会引导学生阅读大量的相关文章,让学生走近那些具有智慧的大师;他们设计很多方法,融汇各学科的思想,训练学生质疑、批判的思维;他们让知识与生活密切相关,进行体验、探索、创新;他们以育人为本,尊重所有的生命,让学生都有尊严地成长;他们关注细节,嵌入反馈,启动评价,使学生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他们重视学情,唤醒好奇,点燃志趣,使学生在离开他们后仍然保持浓郁的学习渴望…… 一个教育的行者,其生命的意义在于在研究别人和观照自身中不断地突破自己的教育生命体验和价值体认。李校长有幸沉浸于多所卓越学校的教育现场,这些学校始终秉承“育人为本”的教育观,把学生放在教育的中央;他们探索“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重塑学习场景,把学习的权利还给学生;他们从细微处着手创新管理,进行系列微改革,达至“尽精微,致广大”的效果;他们尊重学生的兴趣与个性,开发多元课程,组织丰富的社团,满足每一个学生的需求;他们重视文化环境的创建,以核心价值观和先进的育人理念,打造有良知、有文明,学生不愿回家的学校…… 海明威有句名言:优于别人,并不高贵,真正的高贵应该是优于过去的自己。李校长常常带着“一双反思的眼睛”看世界、看教育、做教育,在“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中,让自己的心灵真正得以解放,与所看到的、遇到的、想到的一切问题、现象、思想产生共鸣,学会用自己的思想对各种教育教学事件、教育教学主张做出解释,发现适合自己教育理念的最佳行动方案,自觉地去实践教育生活中的各种新发现,为教育、为社会、为自己、为他人,创造出有思想、有情感、有力量的新教育。 阅读李校长的书,听李校长娓娓道来一个个教育故事,便是与李校长一样循着自己心灵的声音,去发现那一个个教育的“真理”,去体会教育常识背后的力量。当谨记《史记·商君列传》之语:“反听之谓聪,内视之谓明,自胜之谓强。” 是为序。 (张志勇,北京师范大学国家高端智库教育国情调查中心主任、教授,教育部基础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家庭教育学会副会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