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朗克传(身份危机与道德困境)(精)

普朗克传(身份危机与道德困境)(精)
作者: (美)布兰登·R.布朗|责编:孙立英|译者:尹晓冬//张烁
出版社: 新星
原售价: 69.00
折扣价: 48.30
折扣购买: 普朗克传(身份危机与道德困境)(精)
ISBN: 9787513344838

作者简介

布兰登-R. 布朗,美国旧金山大学物理学教授。先后出版了两本科学史方面的著作:《普朗克传》(2015年,牛津大学出版社)和《阿波罗纪事》(2019年,牛津大学出版社)。他还在《新科学家》《种子杂志》《赫芬顿邮报》等刊物为普通读者撰写科普性文章。

内容简介

在马克斯?普朗克听到自己儿子的判决结果后,他提笔给阿道夫?希特勒写了一封信。他的文笔一如既往,字里行间透出平和的尊重和外科医生般的精准,但这一次他表达了自己的震惊。在信中,这位物理学家与希特勒斡旋道:若如你所言,我于国家有价值,那么请你施我以悲悯。请饶我儿子一命,权当给我这个87岁的老头子毕生为国工作的奖励。 在写下这封特别的信以前,普朗克几十年如一日地将工作和家庭有条不紊地划归为两个世界。归根结底,他还是一位高贵的普鲁士绅士,所以没有在科学通信中提到过令他痛心疾首的家事。最终,连一些密友都相信他已经通过工作成功逃避了家庭悲剧带来的沉重心情。但到1944年时,这位狂热的攀登者早已越过了他的峰顶,普朗克已经失去了自己的落脚点,而这封信就像是插在山坡上的一把锄头,成为阻止他急速滑落的最好尝试。 此时,他已经是这颗星球上最负盛名的物理学家之一。普朗克这个名字在通往物理学之不朽的道路上畅行无阻,世界各地的科学家对他推崇备至,其工作有口皆碑。他已经因发起量子理论的革命而获得诺贝尔奖。垂暮之年,他将他的物理计算搁置一旁,仍充分散发着物理学家的思想余温,以科学哲学家与演讲者的身份出现,不论是和平年代还是战争岁月,他都经常进行公开演讲和电台采访。 但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普朗克挚爱的祖国却开始玷污他的名誉。知名物理学家爱因斯坦被一些人称作“犹太物理学界”的不朽帝王;作为这位犹太裔科学家的挚友,普朗克现在要面对一群声名斐然的敌人,其中有科学界的同侪,如诺贝尔奖得主约翰尼斯?斯塔克(JohannesStark)和菲利普?勒纳德(Philipp Lenard),也有纳粹德国的当权者,如宣传部部长约瑟夫?戈培尔。盖世太保调查了普朗克的财产,报纸称他为“白种犹太人”,指责他是将德国科学引入歧途,把学生和研究者带入数学化、无意义的科学贫瘠地的“彩衣笛手” ①之一。 1他的“可疑关系”也未终止于爱因斯坦一人,普朗克还有其他的犹太人好友,如化学家弗里茨 ? 哈伯(Fritz Haber)、核物理学家莉泽 ? 迈特纳(Lise Meitner),这两人都逃离了纳粹德国。最糟糕的是, 1933年春天,普朗克要求与刚刚就任总理的希特勒会面,普朗克对希特勒的当面指责与批评招致了公众广泛的愤怒与一边倒的反对。 2 埃尔温?普朗克(Erwin Planck)是马克斯长期的徒步旅行伙伴,也是他最喜爱的孩子。希特勒上台以前,埃尔温是政府的高级官员,但他对纳粹政权毫无好感,他们杀害了他的朋友和前同事。埃尔温于1933年从政府辞职,并接受了一家德国顶尖制造商的工作,自此远离政治。 1944年夏天,一个公文包在元首司令部爆炸,距离击中目标只差一点。 ②受伤的元首在广播中发誓要报复袭击者。仅在随后几天里,盖世太保就逮捕了数百人。他们于7月23日带走了埃尔温,指控他犯有叛国罪。他们认为埃尔温与“阴谋分子”有联系。三个月里,埃尔温在监狱中待审,逮捕者拒绝了埃尔温的妻子耐莉和父亲马克斯的探视申请。与多数被捕者一样,埃尔温受到了严厉的讯问,甚至极有可能遭受了酷刑。 3 尽管埃尔温显然与此次爆炸事件没有直接关联,但他曾经参与起草一份后纳粹政府的秘密宪法。审讯过程中,埃尔温承认自己认识“阴谋分子”,但表示已于几年前与他们断绝了联系。但事实上,他曾帮助“阴谋分子”相互间取得联系,还帮助他们招募了支持者。 4 这起暗杀案定于8月宣判。马克斯?普朗克只能通过广播和报纸了解到为数不多的公开信息——政府不希望民众了解有关“阴谋分子”的详情。5 7月爆炸发生后的几个星期,共进行了110场死刑判决。 死神啊!他降临到了嫌疑人的身上!6马克斯?普朗克亲历的德国历史,是用他的至亲串联起来的:一端是其父威廉 ? 普朗克时代的自豪荣耀,另一端是当下纳粹恐怖之下其子埃尔温的无助绝望。马克斯的父亲是一位19世纪的司法学者,曾经参与修订了德国民法法典,傲然开启了一个全新的时代。但现在,他的儿子埃尔温却被法西斯政权推上了臭名昭著的人民法院,那里全能的法官对正当法律程序嗤之以鼻。 我们找到了一张埃尔温受审时的照片(图1.1)。他面色黯然,目光涣散,说明早在宣判前他就已经知道了结果。他的父亲马克斯和妻子耐莉对他的昵称是“Mops”,这个德文词的意思是“哈巴狗”。尽管家人对他尚存希望,但埃尔温已经万念俱灰。 10月23日,人民法院的院长、法官罗兰德 ? 弗莱斯勒又宣判了一桩案子,这一次,他的判决对象是德国科学领袖马克斯 ? 普朗克之子埃尔温,弗莱斯勒宣布将对埃尔温施以绞刑。自此,一场父亲拯救儿子的赛跑正式开始了。普朗克后来向友人透露,这次奔走的结果对他而言就是“一时天堂,一时地狱” 7。如果判决能够改判为无期徒刑,埃尔温也就会活过“二战”,他们就可能还有再次团聚的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