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中国华侨
原售价: 39.80
折扣价: 24.70
折扣购买: 硅谷之火(人与计算机的未来)
ISBN: 9787511347282
张华伟,网络工程师,对计算机的发展历程了如指掌,作品散见《计算机世界》等杂志。 迈克尔·斯韦因,自由编辑,传统杂志与电子杂志的著名专栏作家。 保罗·弗赖伯格,1993年《洛杉矶时报》图书奖得主。
如果把控制数据公司的计算机系统比作蜂房的话 ,那么盖茨就是一只努力想进入的工蜂。 那时候的主机操作员并非看不见外同处理器的活 动情况,只不过他们所能看到的 仅仅是发送到操作员终端的信息罢了。与此同时,盖 茨又掌握了如何通过控制外围管 理器给操作员终端发送消息的办法。因此,他的想法 是在主机系统对外开放的时候, 一切都保持正常运行的假象,终端所收到的信息都是 正常的,那么操作员就不会发现 他入侵了。 盖茨先是控制住了一个外围处理器,他用自己所 掌握的方法巧妙地进入了系统主 机,此时操作员始终认为网络运行是正常的,所以盖 茨就有机会将同样“专用”的程 序植入了所有和这个网络系统联网的计算机当中,这 个方法果然奏效了。因为他的入 侵,整个网络系统中的计算机几乎在同一时间都停止 运行了。盖茨觉得这很有意思, 只不过控制数据公司不这么认为。控制数据公司也不 是全然不知盖茨的行为,盖茨的 行为也不是一点马脚都没露出来。控制数据公司很快 就找到了他,并且狠狠地惩罚了 他。因为这次事件,盖茨发誓一年内不再碰计算机。 事实上,技术高超、智慧超群的人都有过某些黑 客的行为,虽然这种行为总要冒 很大的风险,不过它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一个人高超 的技术。几年以后,盖茨要重建 自己的信誉时,他没有推出任何巧妙的程序,而是对 业界的人们说了这么一句话:“控 制数据公司的程序被我搞坏过。”对此人们并不认为 他的行为有什么恶意。 就在英特尔公司推出8008微处理器的时候,保罗 ·艾伦就曾想过用它来制造某 种产品。为了让盖茨能重新进入计算机界,他弄到了 一份8008微处理器的手册,很 真诚地对盖茨说:“我莫恩现在要做的就是为了8008 编写一套BASIC语言,过去 的10年当中,这种简单且高级的BASIC语言已经在小 型计算机的编程得到广泛应用 了。”艾伦的想法是要和盖茨一起编写一套BASIC语 言的解释程序,使其能够全部 转换成8008可以接受的指令序列。所有人通过对 BASIC语言编写程序的使用就能很 快控制微处理器的运行。艾伦认为要直接通过指令集 来控制微处理器总是太过烦琐和 费力,因此编写这些解释程序就成了一个很吸引他的 思路。不过盖茨却不这么认为, 盖茨觉得8008作为最早的微处理器已经暴露出了它的 局限性了。 盖茨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了艾伦,他认为尽管8008 芯片是用来制造计算机的,但 是艾伦的想法还不够准确。最终盖茨还是拿出了360 美元去购买这款通过分销商来销 售的8008。不过此时两人的计划有了第三个人的加入 ,那就是充满了热情的保罗·吉 尔伯特。购买了这款最早的8008芯片之后,吉尔伯特 开始设计硬件,三人合作用 8008制造出了一台计算机。 其实这台由三个人合作而成的机器已经不能简单 地称之为计算机了,它的构造要比计算机复杂许多, 所以三人已经无暇顾及BASIC编程的事情了。 三个人把这台机器运用在交通流量的统计工作上 ,他们首先在跨越公路上安装一 串橡胶管,其中布满了传感器,收集了大量的公路交 通数据,这些数据就是他们运用 机器进行统计的基础数据。三人一致认为这款机器在 市场上一定会很受欢迎,于是艾 伦开始编写开发软件,为的是能让模拟机器运行的情 况在计算机上运行,与此同时, 盖茨也在运用这套开发软件编写记录那些机器上需要 的记录实际数据的软件。 盖茨三人耗费了一年的时间去使交通流量分析机 顺利运行。1972年,三人完成了 这项工作,他们随即创办了一家新的公司,并为之取 名为“交通流量数据”(Traf-O-DaB),该公司的客户 定位就是市政设施工程技术人员。 三人的公司并没有想象中那样给他们带来巨大的 成功,很多工程师对这三个初出 茅庐的年轻人所设计并制造出来的计算机设备表示怀 疑,更不愿意购买。要知道那个 时候盖茨只有16岁,尽管他已经十分健谈,但他的娃 娃脸总是让对方感觉这还是个 孩子。就在同一时间,华盛顿州政府已经开始为所有 县市交通控制人员提供免费的交 通信息处理服务,这个时候艾伦和盖茨才明白,自己 的公司居然在和免费的政府服务 进行着残酷的竞争。 出师不利让艾伦和盖茨不得不暂时放弃这个公司 的计划,艾伦去上了大学,盖茨 一个人仍旧无所事事。也就在这个时候,来自华盛顿 州的软件大公司TRW公司了解 艾伦和盖茨在查找数字设备公司软件失误中出色的表 现之后,很快就和两人联络,并 为两人在软件开发部安排了相应的工作。TRW为两人 所开出的年薪大概是3万美元, 显然这是两个年轻人重新回到软件行业的绝好机会。 于是艾伦又离开了大学,盖茨则 是向自己的学校请了长假,一同到TRW任职。仅仅花 了一年半的时间,两个计算机 迷就实现了他们的梦想。他们在TRW拼命地学习新知 识,一年多的时间,他们的知 识积累已远远超过此前在计算机中心公司或者是创办 交通流量数据公司时的知识储 备。当时公司内部有很多年老的编程员对自己辛苦获 得的知识很是保密,不愿意向两 人透露,可是年轻的盖茨利用自己的优势很快就把这 些资深的老专家给甩在身后了。 可是很多人并没有感到他的威胁,因为就像他自己说 的那样,他怎么看都还是个孩子。 艾伦和盖茨两人在TRW工作期间还发现这工作能 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盖茨不久 就买了一艘快艇,两人闲暇时间就乘坐快艇到附近去 滑水。事实上,经济效率对他们来 说固然有很大的诱惑力,但是和其他方面的收获相比 ,这还真没被他们放在眼里。显然 这两个年轻人已经被计算机蠕虫给咬住了。就像当年 在计算机中心公司废寝忘食地工作 一样,在TRW他们仍旧没日没夜地工作,仿佛计算机 的精密逻辑运算和编程工作的职 业特点像是一张张开的大网把他们两个牢牢地网住了 ,而这一切都是出于他们的自愿。 盖茨和艾伦尽管最终也没能在TRW的项目上取得 成功,但是他们所获得的经验 和知识却是非常珍贵的。1974年,盖茨考取了哈佛大 学,与此同时,艾伦被霍尼韦尔 公司所录用,这一次他们又同从前一样被计算机软件 和编程深深地吸引住了,相比从 前这一次他们陷得更深了。P33-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