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光中看见了光/中国当代名家经典系列
作者简介
庞培,1980年代中期开始诗歌创作。出版有诗集《四分之三雨水》(**版)、《数行诗》、《雨中曲》等。曾获:2014年“第四届张枣诗歌奖”,1990年第四届“柔刚奖”,2007年度“诗探索奖”及首届刘丽安诗歌奖。参加1997《诗刊》社“青春诗会”(第十四届)。其形成于1990年代初的散文风格,评论界和读者誉为中国“新散文”经典文本之一。 本书(长诗)是他的**8部出版物。
内容简介
帕米尔花 序 旅行是一种迟到。是在客人离去之后整理遗物。他原 先答应和我们亲热,陪大家说笑,可他只给诸位留下略带 忧虑、意味深长的沉默。他本来安排好了和大家见面的时 间、地点;但那地点,仅存风徒然地在那儿吹,白云凄清 地在那儿飘。而在预先约定的房子里我们只看到一大摞杂 乱、遍布灰尘的旧相册。窗外,夜色渐渐浓郁。时间仿佛 不是别的,恰好是遮盖住我们正在前往~--TkYr伟大风景的 旷野上的帷幕。一名吉尔吉斯人在路旁稀疏的白杨林中, 骑着马朝我们唱歌。他胯下的坐骑正扬蹄跨过一大片湍急 的溪流。而天山以北的牧场上的哈萨克牧民在吹遍枯黄原 野的风中把他游牧生涯的缰绳慷慨地递交到我手中——但 我知道我太愚钝了。我仍旧来得太晚——即使不针对我的 灵魂、身心,我的脚和呼吸着的肺叶,这块土地上的*初 的爱情的战栗也已远离了众人犹豫且探索着的手指。我的 嘴唇干裂。我的亲吻沾满了遗忘和痛苦的灰尘——我仿佛 是在用垂垂老矣的年长者的耳朵,聆听一名孩子的歌。* 初稚嫩的声音的细血管,开始在我脑门上跳跃——激荡不 已。但我已使风景布满了我额上的皱纹——我不知道我能 够*好、*专注地审视谁:我所见的风景,抑或这风景中 的我自己?比方说,在去塔县(塔什库尔干)的路上途经的 圣山雪域——慕士塔格峰(海拔7546米),那积雪皑皑的峰 峦坡顶之下,我怀疑,我的旅行是否真的存在过;我是在 途经、体验一座高山,还是在眺望生命存在的可能的虚妄 图景? ——我在光中看见了光,还是*深的黑夜? 一 当我们乘车离开塔什库尔干,那里街道一侧的古石头 城遗址的外墙仍暴露在冬目的蓝光下面,石头的裂缝看上 去经*了太多一代代活人们的遗弃。它甚至用人对它的遗 弃加厚了一层外墙,一层沙漠旷野和戈壁地带特有的干土 色泽。它的泪水在那种色泽内部尚未涸竭。它有着大路上 一排排向后退去的电线杆的枯索苍凉。白杨树的头巾,娇 嫩的酸枣树花,金灿灿一片的胡杨林,就像一棵从茫茫沙 丘中突现出地面的老柳树盘根错节的粗大根桩,从古城废 墟的墙体深处,有一双晶莹纯真的黑眼睛在朝外层空间长 时间地凝望。那迷人的眸子宛如一节被少女的手指按凹下 去、一动不动的象牙琴键,其中*世的音色和弦以一种肉 眼难以察觉的飞速漫延开来,一直到群山和远天的苍山峡 谷之间,在大地细微的听觉中,*营嘹亮的吹号声音,冬 季新兵列队的脚步声兀自升起,仿佛雪的腹腔内隐约传来 的啜泣声——我看见远方高耸入云的山峰(慕士塔格峰)峰 顶上的积雪层震颤了。雪的粉末腾空而起。在清晨的太阳 光下显得如此黯淡无光,就像很快要流人沙漠、消失不见 的一小股细长水流。经年积雪在我们的五官无法触及的远 方崩裂开来,有如乡民们在十月的农场空地上扬起了的一 堆谷粒——但*像银幕上的光柱突然扫向底下黑暗的观众 席——旅途的大提琴仿佛由此而裂开了,面板和贵重的琴 弦因遭重创而分了家。一轮银色的月亮仍停留在白雪皑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