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从文(文学精读)/且读

沈从文(文学精读)/且读
作者: 编者:汪曾祺
出版社: 浙江人民
原售价: 36.00
折扣价: 14.10
折扣购买: 沈从文(文学精读)/且读
ISBN: 9787213087691

作者简介

汪曾祺(1920-1997),江苏高邮人,沈从文的高徒,中国现当代著名作家、戏剧家、小说家,京派文学小说的代表人物及传人,被誉为“抒情的人道主义者,中国最后一个纯粹的文人,中国最后一个士大夫”。 汪曾祺早年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熏陶,1939年考入西南联大中国文学系,师从沈从文先生。曾任中国作家协会理事、顾问,北京剧作家协会理事。他在短篇小说和散文创作领域成就颇高,充溢着浓郁的中国味道和灵性美质,语言平和质朴、清新隽永、娓娓而来、如话家常。著有短篇小说集《邂逅集》《羊舍一夕》《晚饭花集》,散文集《蒲桥集》《故乡的食物》《逝水》,京剧剧本《范进中举》《沙家浜》(主要编者之一),文学评论集《晚翠文谈》等。作品被译成多种文字介绍到国外。

内容简介

风日清和的天气,无人过渡,镇日长闲,祖父同 翠翠便坐在门前大岩石上晒太阳。或把一段木头从高 处向水中抛去,嗾使身边黄狗自岩石高处跃下,把木 头衔回来。或翠翠与黄狗皆张着耳朵,听祖父说些城 中多年以前的战争故事。或祖父同翠翠两人,各把小 竹做成的竖笛,逗在嘴边吹着迎亲送女的曲子。过渡 人来了,老船夫放下了竹管,独自跟到船边去横溪渡 人。在岩上的一个,见船开动时,于是锐声喊着: “爷爷,爷爷,你听我吹,你唱!” 爷爷到溪中央便很快乐地唱起来,哑哑的声音同 竹管声振荡在寂静空气里,溪中仿佛也热闹了些。( 实则歌声的来复,反而使一切更寂静一些了。) 有时过渡的是从川东过茶峒的小牛,是羊群,是 新娘子的花轿,翠翠必争着做渡船夫,站在船头,懒 懒地攀引缆索,让船缓缓地过去。牛、羊、花轿上岸 后,翠翠必跟着走,站到小山头,目送这些东西走去 很远了,方回转船上,把船牵靠近家的岸边;且独自 低低地学小羊叫着,学母牛叫着,或采一把野花缚在 头上,独自装扮新娘子。 茶峒山城只隔渡头一里路,买油买盐时,逢年过 节祖父得喝一杯酒时,祖父不上城,黄狗就伴同翠翠 入城里去备办东西。到了卖杂货的铺子里,有大把的 粉条,大缸的白糖,有炮仗,有红蜡烛,莫不给翠翠 很深的印象,回到祖父身边,总把这些东西说个半天 。那里河边还有许多上行船,百十船夫忙着起卸百货 ,这种船只比起渡船来大得多,有趣味得多,翠翠也 不容易忘记。 茶峒地方凭水依山筑城,近山的一面,城墙如一 条长蛇,缘山爬去。临水一面则在城外河边留出余地 设码头,湾泊小小篷船。船下行时运桐油、青盐、染 色的桔子。上行则运棉花、棉纱以及布匹、杂货同海 味。贯串各个码头有一条河街,人家房子多一半着陆 ,一半在水,因为余地有限,那些房子莫不设有吊脚 楼”。河中涨了春水,到水逐渐进街后,河街上人家 ,便各用长长的梯子,一端搭在屋檐口,一端搭在城 墙上,人人皆骂着嚷着,带了包袱、铺盖、米缸,从 梯子上进城里去,水退时方又从城门口出城。某一年 水若来得特别猛一些,沿河吊脚楼必有一处两处为大 水冲去,大家皆在城上头呆望,受损失的也同样呆望 着,对于所受的损失仿佛无话可说,与在自然安排下 ,眼见其他无可挽救的不幸来时相似。涨水时在城上 还可望着骤然展宽的河面,流水浩浩荡荡,随同山水 从上流浮沉而来的有房子、牛、羊、大树。于是在水 势较缓处,税关趸船前面,便常常有人驾了小舢舨, 一见河心浮沉而来的是一匹牲畜、一段小木或一只空 船,船上有一个妇人或一个小孩哭喊的声音,便急急 地把船桨去,在下游一些迎着了那个目的物,把它用 长绳系定,再向岸边桨去。这些诚实勇敢的人,也爱 利,也仗义,同一般当地人相似。不拘救人救物,却 同样在一种愉快冒险行为中,做得十分敏捷勇敢,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