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图像文化史·山水图像卷
作者简介
王江鹏,西北大学艺术学院副院长、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央美术学院博士后,陕西省美术家协会会员,陕西省美术博物馆青年理论家委员会委员。主要从事中国画及美术史教学研究,在《美术》《文艺争鸣》等学术期刊上发表研究论文10余篇,主持国家社科等科研项目10余项,参与编写著作3部。
内容简介
第一章 山水图像概观 山水图像,按照字面意思理解就是以自然山川为主要描绘对象的图像形式。在中国这样一个特殊的国度里,山水图像包含了巨大的人文艺术信息,山水图像史是一部中国思想史,同时也是一部技术史和艺术传播史。它的产生和演变深深根植于中国哲学思想文化与农耕经济的特定土壤,先民们格外关注人与自然的关系,关注两者的效沟通,从而形成了独特的自然观,也催生了各种艺术门类。山水图像的视觉美感依托多种二维、三维空间的载体展开,在线条、色彩、构图及多样的艺术组合形式中显发,最终凝练出了抽象化的形式意味。随着社会的发展,山水图像在传播中也因功能的不同而产生许多样态,或传达着上天的意志,或表现着世人的信仰,又或只是为了娱情欣赏。无论是哪一种,都与社会生活和人的思想交融共生。 第一节? 山水图像的形态 一、山水图像的物质形态 山水图像是依附于一定的物质形态而呈现的,其形态丰富而多样,除了一般意义上的绘画艺术外,山水图像还表现在墓室的壁画、画像砖、画像石、漆棺、帛画等媒介中,以及博山炉、铜镜、瓷器、珐琅器等工艺器具上。山水图像的物质形态与山水图像创作的工具材料两者之间有很多重叠之处,不同物质载体中山水图像的形态呈现也有所不同,物质形态和所用工具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山水图像的特点。比如,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和马家窑文化彩陶上的图像(图1-1-1、图1-1-2和图1-1-3)呈现出了先民对线条和块面的运用和特殊追求,承载了先民与自然之间的感知与交流。由此可知,从原始时期开始,线条、色块以及陶器本身便作为一种人与自然对话的方式开始逐渐显发。虽然现今我们依然无法准确地论证这些抽象的几何图案与山水图像的直接关联,但不可否认的是,这些图像体现了早期人类对点、线、面等艺术表现语言的运用状况,体现了他们的艺术表现力和感受力。从这方面来说,这些艺术感受和表现力或许在一定程度上为山水图像的产生奠定了基础。大汶口文化陶器上发现有圆形的太阳、镰形的月亮以及由5座山峰组成的“山”的形象(图1-1-4),这或许是最早的关于自然山川与星辰的表现,展现了早期人类对山或自然的理解,可以认为是早期的山水图像。另外,一些岩画上似人又似动植物的图像(图1-1-5)同样展现了人类对自然世界中事物的表现和理解。这种对自然的理解也许是魏晋时期士人向往山林(图1-1-6),希望从山水中领略与道冥合精神的原始来源。 《中华图像文化史》是一部集基础性、原创性、创新性、前瞻性于一体的丛书,分为断代史与类型史两大类,通过对中华图像文化史的研究,还原中华民族上万年的生活形态、思想观念和精神历程,启发读者从人类视觉文明的角度思考图像文化的重要价值。《中华图像文化史》的编著体现了可贵的创见性,在图像的生产场域、自身的构成场域和其社会传播场域所建构的语境中阐释图像的意义,很大程度上弥补了传统史学研究领域的不足,不仅凸显了图像的文化史学价值,更为今后图像学研究开辟了具有中华文化特点的学术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