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沙猪生态养殖及遗传育种新技术

湘沙猪生态养殖及遗传育种新技术
作者: 吴买生
出版社: 湖南科技
原售价: 29.00
折扣价: 18.90
折扣购买: 湘沙猪生态养殖及遗传育种新技术
ISBN: 9787571024550

作者简介

吴买生,湖南涟源人,农业技术推广研究员,湖南农业大学神农学者讲座教授,现任湖南省科技进步奖评审专家,全国生猪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副理事长,湖南省畜牧兽医学会副理事长等,致力于沙子岭猪保种、种质创新和养猪技术研究与推广。先后获得国家省市科技进步奖20多次,国家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5项,主编著作8部,其中在我社出版的《生猪规模化健康养殖彩色图册》《生猪标准化养殖操作手册》《黑猪生态养殖》《土猪生态养殖》获得了很好的销量。

内容简介

第三节 猪场规划布局 一、猪场规划布局 猪场建设总体布局应结合地形、地势、风向、水源、排污等自然条件以及猪场近期和远期规划综合考虑。猪场布局主要分为生产区、管理区、隔离区及生活区四个部分。 1. 生产区。生产区包括各种猪舍、人工授精室、兽药房、兽医室、消毒池和值班室等。生产区独立封闭,四周设实体围墙,大门出入口设值班室、人员更衣室和消毒室,与管理区、生活区和隔离区严格分开。生产区规划在猪场最北边,避免粪污对其他功能区的污染。生产区布局的基本要求如下: (1)生产区的猪舍布局必须是有利于生猪的生长和转运,方便生产和管理。猪舍按生产流程的平面布局示意图见图2-1: 图2-1猪舍平面布局示意图 (2)猪舍建在山坡的高处,减少污浊空气对办公区和生活区的影响。 (3)最北边规划为公猪舍,依次是妊娠舍、分娩舍、保育舍、育成舍和肥猪舍。栏舍南边或中间设通道。 (4)公猪舍、妊娠舍和分娩舍设在山坡的高处,保证环境安静。 (5)育肥舍建在靠近围墙后门处,有利于粪便清理和肥猪出售。 2. 管理区。管理区规划在生产区的南边,为方便生产,从北至南分别规划为饲料仓库、饲料加工车间、配电间、办公室、会议室、接待室和车库等。 3. 生活区。包括职工宿舍、食堂、文化娱乐室、运动场等。生活区可规划在管理区侧边或南边,避免对生产区产生影响。 4. 隔离区。包括引种观察室、病猪隔离舍、病死猪处理间、粪污处理区。隔离区应安排在下风向或远离猪场的侧面。 5. 猪场内道路。猪场内设南北主干道,南边为净道,北边为污道(粪便运输道),两道互不交叉。 6. 其他。水塔安排在猪场的地势最高处。 二、生产工艺流程 猪场生产工艺流程见图2-2。 图2-2猪场生产工艺流程图 三、疫病防控要求 新建猪场应在坚持一般的规划布局原则基础上,根据非洲猪瘟等重大疫病防控技术要求,实行严格的分区管控,确保落实各项生物安全防控措施。依据生物安全风险等级,将猪场划分为红、橙、黄、绿四个等级,各区域间要有实墙隔开,保证各区域之间不相互交叉。将猪场以生产单元为中心向外扩展,划分为生产区(即生猪存栏区)、生活区、隔离区、环保处理区(包括粪污池、污水处理系统)、无害化处理区、门卫区、缓冲区。各个等级分区参见图2-3。 图2-3规模猪场颜色体系分区示意图 1. 场区布局 (1)生物安全区界限划分 红区:猪场外部不可控区域(缓冲区)。主要设置在距离猪场不低于3 km区域,包括建立人员隔离中心、物品处理中心、中转场、车辆洗消中心等。 橙区:猪场围墙至外部可控区域,包括环保处理区(粪污池和污水处理系统)、无害化处理区。 黄区:猪场围墙内部至猪舍外部区域,包括生活区、隔离区、门卫区。生活区为人员进入、生活、休息、娱乐的所有立体空间及物资进入、存储区域,包括人员进场淋浴场所、物资进入熏蒸消毒通道、各类物资存储间、各类宿舍、办公室、会议室、厨房、餐厅、娱乐区域、洗衣房及周边空地等。 绿区:猪舍及猪舍连廊内部等生产区,为生猪日常饲养管理、转移及饲养人员休息就餐、药械物资及维修用品消毒存贮等所涉及到的全部区域。包括配种舍、后备隔离舍、培育舍、诱情舍、产房、待转舍、猪只转移连廊、操作间、清洗房等绿区内立体空间全部实物(墙体、地沟、设备、管线等)。 (2)净区与污区 净区与污区是相对的概念,生物安全级别高的区域为相对的净区,生物安全级别低的区域为相对的污区。 在猪场的生物安全金字塔中,公猪舍、分娩舍、配怀舍、保育舍、育肥舍和出猪台的生物安全等级依次降低。猪只和人员只能从生物安全级别高的地方向生物安全级别低的地方单向流动。净区和污区不能有直接交叉,严禁逆向流动,必须有明确的分界线,并清晰标识。 另外,经消毒处理的环境区域也为净区,包括经过消毒处理的人员、车辆、物资接触区域,以及正常生猪直接饲养区域。未经消毒处理的环境区域为污区,包括未经消毒处理的人员、车辆、物资接触区域,以及病死猪接触区域和粪污处理区等。 2. 猪场建设 (1)围墙 围墙可以隔断猪场和外界的直接连通,需要具备防人、防鼠、防野猪、防犬猫等功能,要求实心、结实、耐用。可以用砖墙,也可以用彩钢板等简易材料建设。 (2)道路 净道和污道严格分开,避免交叉。 (3)料塔 料塔设置在猪场内部靠近围墙边,满足散装料车在场外打料。或者建立场内饲料中转料塔,配置场内中转饲料车。确保内部饲料车不出场,外部饲料车不进场。 (4)猪舍 猪舍采用全封闭设计,避免鸟、鼠、蚊、蝇进入猪舍。猪舍实行单元化生产,进风、排风独立运行。自动化、智能化设计,尽量减少人员和车辆使用;优选设备,减少人员维护。严格执行“雨污分流”原则。 (5)隔离舍 隔离舍主要用于引进后备种猪的隔离和驯化,一般建在猪场一角并处于下风向区,尽量远离其他猪舍,通过封闭式赶猪通道和场内其他猪舍连通。隔离舍应配备独立进猪通道,以及独立的人员进场通道、物资通道、人员生活区。隔离期间,严禁与猪场内部其他人员和猪群交叉。 (6)出猪台 出猪台是猪场和外界连通的直接通道,一般包括赶猪通道区、缓存区、装猪台区(升降台)三个区,每个区之间通过过猪门洞连通。出猪台宜建为封闭式建筑,做密封连廊防蚊蝇,顶上做挡雨铁板,应有防鼠措施,出猪时应单向通过,人员在各区之间不交叉。出猪台宜设置淋浴间,配备淋浴设备、自动喷淋消毒系统和烘干消毒设备。出猪台应有独立的粪污流通管道,污水不得回流入场。 (7)淋浴室 淋浴室设置应严格区分污区更衣间、淋浴间、净区更衣间,污水无交叉,各区无积水;更衣间配备无门衣柜、鞋架、脏衣桶、垃圾桶、防滑垫;淋浴室配备导水脚垫、洗漱用品架、热水器,水温适宜,水量充足。淋浴室需要安装取暖设施设备等。 (8)隔离场所 有条件的猪场宜建设场外人员隔离场所。隔离场所应远离其他猪场、市场、屠宰厂(场)、中心路等风险较高的区域;须具有人员淋浴通道、物品消毒间、独立的隔离间、厨房、洗衣间等设施。 (9)车辆多级洗消和烘干中心 有条件的猪场应建立洗消中心,对车辆进行检查、清洗、消毒、烘干。需建设配置检查区、清洗区、消毒区、烘房与净区停车场,每个区域有明显的标识。一般应设置三级:一级洗消中心(服务中心)、二级洗消中心、三级洗消中心(猪场门口)。 车辆检查区、清洗区、消毒区地面硬化厚度为10 cm,每个区域建设空间需足够停放至少一辆9.6 m长车辆,配置梯子用于爬高开展车辆检查、清洗、消毒。配有停车检查标识,以及车辆洗消烘干操作挂图或展板。 洗消区需盖有防雨、防晒顶棚,配置2台高压清洗机。 烘干区内,烘房通常为长15 m、宽5 m、高4.5 m,烘烤保证60℃~65℃达60 min(不含预热时间)。 养猪院士印遇龙作序推荐。作者吴买生是沙子岭猪保种、种质创新和养猪技术研究与推广的专家,具有深厚的学术造诣和丰富的实践经验,为本书的质量提供了有力保障。 本书不仅介绍了湘沙猪的养殖技术,还涵盖了产业发展前景、生态猪场建设、配套系育种的技术、营养与饲料、饲养管理、猪群保健与猪病防治、废弃物处理等方面的内容,全面提升您的养殖技能和产业开发能力。 专家教您湘沙猪的养殖育种技术,为您打造绿色健康的湘沙猪养殖产业!快来阅读本书,掌握湘沙猪生态养殖及遗传育种新技术的精髓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