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男人和女人/品读中国书系

中国的男人和女人/品读中国书系
作者: 易中天
出版社: 上海文艺
原售价: 35.00
折扣价: 22.40
折扣购买: 中国的男人和女人/品读中国书系
ISBN: 9787532120178

作者简介

易中天,1947年生于长沙,曾任教于武汉大学、厦门大学。现居江南某镇,潜心写作“中华史”。在易中天看来,《二十四史》基本上是“帝王家谱”,《资治通鉴》则是可供统治者借鉴的历史经验和教训。正因为如此,他认为汗牛充栋的各类中华史,大多没有**视野和现代史观,因此他将在直觉、逻辑和证据的基础上,书写人们“不知道和想知道”的历史。 已出版作品:《易中天文集》(1-16卷),《易中天中华史》(总序、1-12卷)。

内容简介

事实上,在中国,确有不少观众喜欢这类角色, 尤其是中国南方的女人,也包括部分南方的男人。《 白蛇传》之类的戏久演不衰,便是证明。这类戏曲节 目,曾被某些“理论家”好心地界定为“爱情的颂歌 ”,但我们实在看不出其中的男主角有什么“可爱” 之处。他们之所以能“颠倒众生”者,无非姣好的面 庞和柔弱的性格。不是齿如白玉,面若桃花,便是腰 似杨柳,声如雏凤,地地道道的“女里女气”。这类 形象,在西方或阿拉伯世界中,只怕就没有什么“市 场”,然而中国人却爱看。不但女的看了芳心暗许, 便是男的看了,也我见犹怜,或恨不如他。 认真说来,这种爱好,实在不是什么好事。女人 喜欢,证明她们已多少有点不像女人。男人喜欢,同 样只能证明他们也多少有点不像男人,甚至还有“同 性恋”嫌疑。因为这类身材纤小、皮白肉嫩、没有胡 子的男性形象,是多多少少有些像“**”的。而自 古有“龙阳之好”的男人,其**对象便多半是这类 “小白脸”。不过这些问题,我们以后再说,现在无 妨先分析一下这类男人或这类角色,是怎样的和为什 么“不像男人”。 这类人物的**个共同特点,是“胆小怕事”。 《天仙配》中的董永就是。他在去财主家“打工”的 路上,碰见了七仙女,首先想到的是“老父亲生前在 世曾对我说,男女交谈是非多”。为了避免“是非” ,他采取了“绕道走”的办法:“大路不走我走小路 。”实在绕不过去,才只好硬着头皮上前交涉:“大 姐,你为何耽误我穷人的工夫?”谁知七仙女一句话 ,便把他顶得哑口无言:“大路朝天,各走各边,难 道你走得,我站也站不得么?”上帝保佑!幸亏这位 董郎遇到的是仙女。倘若拦路的是强盗,他又该若之 何呢? 这样胆小怕事的人,当然也就谈不上主动追求爱 情和幸福。事实上,他与七仙女的结合,**是对方 的“一厢情愿”,甚至带有强迫性质。他自己则一推 再推,一躲再躲,直到*后“神迹”出现,老槐树“ 开口说话”,作媒作证,才接*了这桩“做梦都想不 到”的婚姻。这说明他只相信“天意”,对于自己的 能力,则**没有信心。所以,当后来七仙女为了少 *一些奴役(将长工期限由三年缩短到百*)而与财 主打赌织锦时,他不但一点忙都帮不上,反倒还在磨 坊里一个劲地埋怨“娘子多事”。埋怨“娘子多事” ,正好证明他自己“胆小怕事”。 胆小怕事,可以说是此类人物的“通病”。在中 国戏曲舞台上,我们实在不少见这样的场面:一事当 前,女方要挺身而出去作斗争,那丈夫却躲在她身后 ,或拦在她面前,浑身乱颤,双手直摇,连连叫道: “使不得,使不得,娘子,使不得的呀!”要不然就 是双眼圆睁,牙关紧咬,脸色惨白,大叫一声,昏死 过去,直挺挺地倒在地下。《白蛇传》中的许仙,就 这样吓死过一回,害得白娘子只好带着身孕,去盗仙 *。 《盗仙*》是《白蛇传》中很好看的**戏,常 可作为折子戏单独演出,但可惜人们往往忘了,这台 “好戏”却是以一个男人的胆小和无能为背景的。 不过,话又说回来,胆小怕事的,也不只是这几 位,差不多也是咱们的“通病”。因为咱们中国人从 小*的教育,就是“吃饭防噎,走路防跌”,不要多 管闲事、招惹是非。连吃饭走路这样的小事,尚且不 敢放手去做,*遑论其他? 这类人物的第二个共同特点,是“少有见识”。 中国有句老话,叫“头发长,见识短”。其实中国的 男人,也未必比女人有见识。在历**、现实中,或 者在文艺作品里,我们常不难看到这样的“大老爷儿 们”:他们平*里颐指气使、威风八面,一副安邦治 国、出将人相的样子,一旦真格的有了什么事情,对 不起,不是要老婆拿主意,便是向*环讨办法,一点 见识也没有了。甚至如唐高宗(李治)这样的皇帝, 干脆把朝政也交给老婆(武则天)去处理。“万岁爷 ”尚且如此,我们又怎么好去苛求小民? 至于现在要说的这类角色,当然也都不会有什么 了不起的见识。在这类人物中,《西厢记》中的张生 张君瑞,要算是*有胆识的一个了。他有胆,敢于追 求自己的意中人,追求自己的爱情与幸福,*敢于为 此追求,在危难之际挺身而出,解普救寺之围,退孙 飞虎之兵。他也有谋,能够想出种种办法,来接近莺 莺;而解救崔家厄难,也全靠他的缓兵之计。这就颇 有些侠肝义胆,又能运筹帷幄,比起董永、许仙辈来 ,是能干多了。 然而,即便这位**才子,救难英雄,在红娘面 前,也只是一个“傻角”。他在普救寺,不过无意中 见了莺莺一面,便“魂灵儿飞在半天”,只听见崔莺 莺娇语一声,便大叫“我死也”,“小生便不往京师 去应举也罢”。及至第二次见了红娘,便忙不迭地自 报家门:“小生姓张,名珙,字君瑞,本贯两洛人也 ,年方二十三岁,正月十七*子时诞生,并不曾娶妻 ”云云,简直是傻得可以,当然也就被红娘抢白了一 通,弄得灰头灰脸,好没有意思。事后,红娘向小姐 学说此事时,也还要评论说:“姐姐,我不知他想什 么哩,世上有这等傻角!” 如果说张生这时的“傻”,尚且傻得可爱,那么 ,当老夫人悔婚之后,他的一筹莫展,便只能让人着 急。他没有半点办法来对付老夫人,只好跪在红娘面 前,一面承认自己“智竭思穷”,一面哀求道:“小 娘子怎生可怜见小生,将此意申与小姐,知小生之心 ,就小娘子前解下腰带,寻个自尽。”这就颇没有见 识了。难怪红娘要教训他:“街上好贱柴,烧你个傻 角。” P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