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人民
原售价: 80.00
折扣价: 51.20
折扣购买: 师昌绪传/中国工程院院士传记
ISBN: 9787010195117
刘深,资深记者、作家、历史文化学者。1982年毕业于辽宁师范大学中文系,获文学学士学位;1991年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新闻系,获文学硕士学位。著有《葛庭燧传》、《戈与荷》、《香港大沦陷》、《谁说深圳是小渔村》等人物传记和历史文化专著。 郝红全,博士,毕业于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材料学专业,现就职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曾任师昌绪秘书。
第一章 生逢乱世 山西老根河北生 1918年12月17日,星期二,农历十一月十五, 师昌绪出生在河北省徐水县城南面的大营村。 这个出生时间,与公开资料所显示的说法有出 入。《在人生道路上:师昌绪自传》等相关记载中 ,师昌绪的出生时间都是1920年11月15日。 为此,师昌绪在2013年修改自传时用红笔批改 道:“我10岁(虚岁——作者注)才开始上小学, 初小4年,高小3年,毕业时已经17岁,而毕业证书 上却误写为15岁,一直延至今,也没更正,所以, 在我的各种证件上一直是1920年生。” 这个将错就错80多年的小小笔误,也许在师昌 绪心中困扰多年。在晚年的病榻上,他终于决定修 订这个小错误,并在自传开头写到他出生时间的地 方,用红笔重新写明了正确的年、月、日,并标明 “马年”。这个细节看似微不足道,却反映了他严 谨求实、一丝不苟的科学作风。 1918年是农历戊午年(马年),也是民国七年 。这一年的中国和世界都发生了什么? 最大的事件恐怕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宣告结束, 但中国国内的南北战争依然硝烟弥漫;世界性的病 毒性流感袭击了上海,全球数百万人丧生;北洋政 府武装干涉苏俄并撤侨;《纽约时报》开始在全美 发行;鲁迅发表了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 普朗克因发现能量量子化而获诺贝尔物理学奖。师 昌绪就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出生的。 “顺天府(北京),保定府;府见府,三百五 。”意思是说,北京距保定350华里。师昌绪的家乡 大营村,地处北京、天津、保定之间,在徐水南20 华里、保定北30华里,距北京200多华里。 大营村毗邻如今的107国道,这条路自古就是九 省通衢的进京朝贡大路。村的南边有一条漕河,这 条河是海河的支流,自西向东流去,两岸的人过河 只能靠船摆渡。如今,这条河已经干涸,没有了师 昌绪童年时水草丰茂的样子。 大营村有二三百户人家,由于交通便捷,每三 天就有一个集市,四邻乡亲都来这里赶集,热热闹 闹的,很有商业气息。村西有一片芦苇丛生的池塘 ,芳草萋萋,典型的乡村田园景象,也是农家孩子 们玩耍的天堂。再过去一公里多,是当时著名的交 通大动脉——京汉铁路,也就是如今的京广线。所 以,师昌绪的故乡在和平年代和战争年代有利有弊 ,交通自然便利,兵匪袭扰也是免不了的。 据师昌绪的弟弟师昌纶讲述,师家是在明朝永 乐年间移民到徐水县大营村的。因为战乱,当时河 北这一带,人少地空。师家的原籍是中原著名的移 民归宗认祖符号——山西省洪洞县大槐树,那是很 多中原移民的“老根”。 五世同堂,四世同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