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乖教师的正能量(海峡两岸30位优秀教师的修炼之道)/大夏书系
作者简介
陈香吟 硕士毕业任教4年后,成为屏东师院创校以来*年轻的杰出校友得主,同年(2006年)担任台北县***教育研究发展中心辅导员。后来,考取“国立政治大学”教育系博士班,且于2009年开始于经国管理学院担任艺术与人文及创造思考课程讲师。2012年8月起回任新北市永吉“国小”教学组长,力推学校学**同体计划,现为注册组长并担任新北市社会辅导团辅导员。 谢云,网名江湖一刀。绵阳市涪城区进修校副校长。先后荣获绵阳市十大杰出青年、四川省**教师等称号。系四川省作家协会会员,《教师博览》首批签约作者。《教师博览》《福建教育》专栏作者。 在《人民*报》《天涯》《散文》《读者》《青年文摘》等各级刊物发表文章千余篇。著有《春天正被众手相传》《灯影里的人生》等。
内容简介
小宋,谢谢你的信任。你问我教书20年,是如何 一步步走向成功 的。很惭愧,作为教师,我并不成功——尤其是众人 标准下的成功。这 并非谦虚。我是获过几张体制内的荣誉证书,可你相 信一个人的成就可 以用那些纸和印章来证明吗?不过,我还是愿意把走 过的路、遇到的 坎,与你分享。希望对初为人师的你,有所启发。 你一定知道,田径场上的标准跑道只有八条。而 这几年锻炼身体 时,我一直在“第九条跑道”上慢跑。自然,这是八 条跑道之外的 “跑道”,是我一个人的跑道。十年前,我率先在学 校*场绕圈跑步, 被大家视为怪物。两三年后,跑步队伍逐渐壮大。可 惜,早期随我跑步 的*大多数“跑友”总是有始无终。有十几个人好不 容易坚持了四五 年,又有一半“不得不”退了出去。原来,他们往往 把跑步视为竞赛, 见别人超过自己,不甘落后,紧跟上去,结果,没多 久,关节承*不 住,无法继续运动。有一阵子我也“跟风”,仗着年 轻,跟随一帮“跑 友”奋力往前冲,不久我就有所觉察,急流勇退。从 此,我脱离群体, 独自沿着跑道外的空地跑,或快或慢,量力而行,随 心所欲,且能悠闲 自在地欣赏*场上的各色风光。有时,我干脆以快走 代替慢跑。所以, 学校的**个跑步人——我,十多年了,依然每*精 神抖擞地出现在跑 道上。 这**得益于“第九条跑道”——属于我一个人 的跑道。 跑步也罢,教书也罢,人生也罢,何妨皆作如是 观:走自己的路, 让别人去评说。倘若连这点勇气都没有,大概在事业 上很难折腾出什么 名堂,自己也会活得不自在。前几天,有一位教师( 网友)问我:“我 的同事对我每天看书、写东西很不以为意,我好像成 了他们眼里的另 类,我该怎么办?”我回答:“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活 法。活着是为自己, 还是为无关紧要的别人,这是人生必须解决的首要问 题。” 作为有20年教龄的老教师,我如此轻描淡写,指 手画脚,似乎 “坐着说话不腰疼”。而在年轻的时候,我也过得昏 昏然,找不到北。 刚人行那几年,我对教育和教学,其实**盲目,连 教学生涯的**节 课的开场白,都模仿了高中时代语文老师的话语和口 气。**篇课文 《荷塘月色》,也是从“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直白 说起,告诉学生这 句话开门见山,是“文眼”,至于为什么是“文眼” ,我就不知所以然 了,或者根本不去深究,反正以前的老师这么说,教 参也这般写。 这样四平八稳、没心没肺地教了两三届,高考成 绩竟然也不差。可 渐渐地,我有了怀疑:教书就如此简单吗?如果我抛 弃原有的方式,还 能怎么上课?我迷茫继而惶然。我开始害怕走上讲台 ,虽然学生照旧会 安静听课(至少表面如此)。可是地处偏僻小海岛,信 息**封闭,加 之身边的老师都这般上课,我没有其他参照系,别无 选择。 幸好,大学时我多啃了几本书,家里有几大箱大 学时购买的书籍。 上课时,我开始顺着自己的喜好,少讲课文,多介绍 作者身世、与作品 相关的时代背景,我发现学生很感兴趣。随后,我放 开来,挤出时间, 讲课文作者的其他作品,学生*是竖着耳朵听。这样 做当然要冒一定的 风险。好在之前我已站稳脚跟,没人会“关注”我如 何教,领导也比较 宽容——只要你能把学生教出好成绩就行。那一届, 虽然练习少做了, 课文少讲了,但高考成绩依然没落下。于是我进一步 放开来。我的同事, 偶尔听了我的课,只笑着说我是“异类”,谦虚地表 示“学不来”。 沿着正常的跑道跑,与大家步调一致,总是轻松 的、安全的,甚至 闭着眼睛,也能抵达终点。而独自在“第九条跑道” 上跑,就得比众 人付出*多——物质,时间,精力。为了上好课,为 了选理想的课外文 本,我必须买*多书籍,阅读*多文字,不断充实精 神库存。那些年, 没有网购,小县城的书店纷纷关闭,我每年挤出可观 的资金订阅报刊, 每一两个月乘坐两个多小时大巴到漳州的书店翻书、 购书。为了省住宿 的钱,一般当天赶回,抱着书回家,已是暮色深浓了 。那些年,我成了 漳州晓峰书店**欢迎的顾客之一。 一个人一旦有特立独行的行为,迟早会遇上麻烦 。由于我在课堂上 经常“不务正业”,少讲课文,不做练习,有些学生 刚上高中,或者刚 到我班级,“水土不服”,甚至表现出疑惑:这是语 文课吗?这样能考 好吗?我理解这些学生。他们总以为语文课就是要讲 课文,学生做习 题,老师讲练习,像数理化一样。他们不习惯捧起课 外书,全身心投入 进去;他们不习惯写心里想说的话(我常常只让他们 写随笔,不布置命 题作文);他们不习惯读完一篇课文,产生自己的想 法,*不习惯一道 题目有多种答案……尽管我一再向他们解释我的语文 观,有时还邀请我 以前的学生“现身说法”,告诉他们什么才是语文, 语文不仅仅是用来 应付考试的,用这样的方式学语文同样能在高考中取 得好成绩,等等。 但是,**遗憾,仍有个别学生不配合。他们在语文 课上埋头做各种习 题,高考场上却失利,事与愿违。看着他们,我无言 以对。我只能自欺 欺人地安慰自己:教育并非**的,就像诗人阿多尼 斯说的“即便是太 阳自己,也只能照亮接*光明的事物”,我没能力教 育好所有的学生。 *麻烦的还不止这些。上课过程中,我常借题发 挥,或者利用课前 两三分钟和学生聊聊,说双休*的见闻,说时事,说 读过的书、文章。 有时,一些观点未必和他们在其他教科书上看到的“ 保持一致”。我虽 然有我的禁忌和恐惧,但我也有个人必须坚守的底线 ——尽量不说谎, 尽量提供多项材料和观点供学生独立判断、选择—— 毕竟他们是高中 生。然而,陶醉中的我,不知道麻烦正悄悄降临。 P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