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街(上中下)/名家名译世界文学名著

大街(上中下)/名家名译世界文学名著
作者: (美)辛克莱·路易斯|译者:潘庆舲
出版社: 北京理工大学
原售价: 84.00
折扣价: 50.40
折扣购买: 大街(上中下)/名家名译世界文学名著
ISBN: 9787568212472

作者简介

辛克莱?路易斯 (1885-1951),第一位荣膺诺贝尔文学奖的美国作家。他善于描绘小镇风貌,刻画市侩典型。他的作品充满讽刺、诙谐。他的代表著作有《我们的雷恩先生》《巴比特》《艾尔麦?甘特利》《多兹沃思》《阿罗史密斯》等。潘庆z,中国资深翻译家,上海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译审、教授,英国文学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国外国文学学会东方文学分会理事,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曾获伊朗总统亲自授予的伊中学术文化交流杰出学者奖。其主要作品有《巴比特》《嘉莉妹妹》《珍妮姑娘》《美国悲剧》《瓦尔登湖》等。

内容简介

一 一位少女正伫立在密西西比河畔——六十年前奥 杰布华族印第安人栖居过的小山冈上。在北方蓝天的 映衬下,她的身段显得分外清晰。此刻,早已看不到 印第安人了,呈现在她眼前的是明尼阿波利斯和圣保 罗的那一幢幢面粉厂,还有摩天大楼闪闪发亮的窗子 。她心里正在想的,既不是印第安女人,也不是水路 或陆路的货运,更不是在她脑海里若隐若现的当年常 来这里收购皮货的北方佬。不,此刻她脑海里默默想 着的是:胡桃奶糖、布里厄的剧本、鞋后跟磨破的原 因,还有那位化学讲师目不转睛地瞅着她那掩住耳朵 的新颖发型的情景。 一阵阵风掠过千里麦田,把她的塔夫绸裙子吹得 鼓了起来,裙子飘拂的样子显得那么优美、活泼,那 么富于魅力,使山脚下偶然路过的行人一见到她那轻 盈秀逸的神采,都不由得为之倾倒。她举起两臂,身 体背着风微微后倾,低垂着的裙子被风吹得上下飘飞 ,满头秀发也在狂飞乱舞着。这个小山冈上的少女不 谙世故,天真无邪,又是那么年轻;她陶醉在微风中 的神情,仿佛渴望着未来的生活乐趣。哪知道满怀期 望的青春,就是一出永远叫人苦恼的喜剧。 这个少女名叫卡萝尔?米尔福德,一个钟头前, 她刚从布洛杰特学院里溜出来。 披荆斩棘垦荒的日子,少女头戴宽边遮阳帽的日 子,还有在开辟杉木林时用斧头把熊砍死的日子,都 已成为遥远的过去了。如今,附丽在一位反叛少女身 上的,正是被称为富有美国中西部特征的迷惘精神。 二 布洛杰特学院坐落在明尼阿波利斯的近郊。它是 正统宗教的堡垒,迄至今日仍在反对伏尔泰、达尔文 和罗伯特?格林?英格索尔诸家最新的异端邪说。在 明尼苏达,衣阿华、威斯康星和南、北达科他等州, 笃信宗教的家庭都把他们的子女送到那里上学。布洛 杰特学院总是以保护莘莘学子为己任,不让他们受到 时下一般大学歪风邪气的影响。可是在这个学院里, 也多得是热情奔放的少女和爱唱歌的小伙子,还有一 位酷爱密尔顿和卡莱尔的女讲师。因此,卡萝尔在布 洛杰特的四年岁月也不算是完全浪掷。既然学校小, 劲敌少,她那种富于进取、兴趣广泛的天性就得到了 充分的发展。她打网球,主办火锅聚餐会,参加研究 生的戏剧讨论会,也常常跟一些小伙子出去溜达溜达 ,并且还加入了五六个社团,为的是把所谓“大众文 化”的各种技艺都实践一番。 她的班上,有两三个女孩子比她漂亮,可谁都没 有她那么惹人注目。无论在课堂里还是在舞会上,她 同样都表现得很出色。虽然在布洛杰特学院的三百名 学生中,有许多人回答课文时要比她强,跳起波士顿 舞来也要比她洒脱,但她浑身上下每一个细胞都充满 着活力——细柔的手腕,粉嫩的肌肤,乌黑的鬈发以 及稚真少女的眸子。 同宿舍的女孩子,看到她穿着女式透明长睡衣, 或者看到她沐浴后湿漉漉地从浴室冲出来,都对她苗 条的身材感到惊奇。她的身材看起来比她们原先想象 的要小一半,一个弱不禁风的孩子,多么需要得到爱 抚和关怀啊。“举世罕见的小精灵。”她们低声耳语 道。可她却是如此果断有力,如此富于敢想敢干的精 神,如此不顾一切地深信自己那还相当模糊的美好憧 憬,因而她始终是那样的精力旺盛。难怪那些身高体 壮的布洛杰特学院女子篮球队队员,也都要自叹不如 ,尽管她们经常身穿蓝哔叽短灯笼裤,套着粗罗纹羊 毛袜,小腿肚还往外凸起,在健身房球场上来回驰骋 。 即使在疲倦的时候,她那双乌溜溜的眼睛还是在 细心地观察着周围的一切。她还不知道世界有时在无 意中有多么残忍、在自鸣得意中又多么迟钝,但是, 纵然她遇到了那些令人泄气的势力,她的目光也绝不 会变得阴郁、滞重,或者黯然泪下。 尽管卡萝尔热情奔放,惹人怜爱,一直是人们“ 迷恋”的对象,可认识她的人还是不敢跟她接近。无 论唱赞美诗也好,或者编排什么鬼花招也好,就数她 最热心,但她那副神气却显得有点儿目空一切,并且 十分挑剔。她也许会轻信别人,天生是一个崇拜英雄 的人,可她喜欢提问题,追根究底,总是没完没了。 不管她将来会变成什么样的人,她永远都不会是悠闲 自在的。 她广泛的兴趣反而害苦了她。最初她巴不得自己 能有一副令人惊奇的好嗓子,继而又希望有演奏钢琴 的才能,末了则渴望有演戏、写作和领导社团的组织 能力。尽管每次她都失望了,但她照例会重新振奋起 来,去参加立志于传教事业的学生志愿队,给剧社画 画布景,或者替学院学报拉广告,四处奔忙。 那个星期天下午她在小教堂的演出,可以说是登 峰造极。在苍茫暮色中,她的小提琴和着大风琴的旋 律,奏出悦耳的乐曲。在烛光的辉映下,隐约可见她 穿着一身笔挺的金色礼服,正弯着手臂,来回拉动琴 弓,嘴唇紧闭着,显得非常严肃。此时此刻,在座的 每一个男人都爱上了宗教,爱上了卡萝尔。 在大学最后一年,她就迫不及待地对自己所有的 实验和局部的成功做了认真总结,以便决定自己未来 的事业。每天,在图书馆的台阶上,或者在学院主楼 走廊里,女学生们都在议论着“毕业后叫咱们去干什 么呢”这个话题。有些女学生明知道自己快要结婚, 偏偏还要装腔作势,好像对一些重要的职位正在考虑 似的;有些女学生虽然知道自己不得不马上就业,却 在暗示:她们有不少神话般的求婚者。至于卡萝尔, 她是一个孤儿,她唯一的亲人是一个喜爱甜言蜜语的 姐姐,已嫁给了圣保罗的一个眼镜商人。父亲的遗产 ,十之八九都被卡萝尔花掉了。目前她并没有在谈恋 爱——就是说,她不是常常谈恋爱的,偶尔谈谈,时 间也不长。她得独自谋生。 可是,怎么谋生?怎么去征服世界?——几乎完 全是为了世界本身的利益——她一点儿都不知道。凡 是没有订过婚的女学生,绝大多数都打算去当教师。 她们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无忧无虑的年轻小姐 ,她们承认,只要有机会,一结婚就离开那些“令人 厌恶的教室和邋里邋遢的孩子”,另一类便是勤奋学 习的姑娘——其中有些人前额鼓出、眼球凸起——她 们在班级祷告会上,曾经祈求过上帝“引导她们沿着 造福人类的大道一步一步地前进”。卡萝尔对这两类 人都不感兴趣。 前一种人似乎态度“不诚恳”(在这个阶段,上 述三个字是卡萝尔最爱用的词儿)。至于那些真心诚 意的少女,一味笃信拉丁语法的价值,依她的看法, 说不定有利也有弊呢。 临到毕业这一年,卡萝尔曾经先后做出过种种不 同的抉择:攻读法律,写电影剧本,干护士职业,要 不干脆嫁给一位身份不明的英雄人物。 后来,她对社会学发生了浓厚兴趣。 社会学教师是新来的。他已经结过婚,属于不宜 接近的人物。但他来自波士顿,曾经在纽约的大学区 跟诗人、社会学家、犹太人以及百万富翁中的社会活 动家生活在一起,而且,他还有一个漂亮白皙的、有 劲的脖子。他带领一班嘻嘻哈哈的学生,到明尼阿波 利斯和圣保罗去参观监狱、慈善机构和职业介绍所。 卡萝尔慢腾腾地跟在队伍的末尾,看到别人表现出很 不得体的好奇心,瞪大眼睛望着那些穷人,就像在动 物园观看猴子一般,她不由得感到义愤填膺。这时她 俨然以救星自居,把手按住自己的嘴,用食指和拇指 使劲地掐自己的下唇,紧蹙眉头,颇有孤芳自赏的样 子。 有一个同班同学,名叫斯图尔特?斯奈德。他是 个身材高大,很能干的小伙子,身上穿着一件灰色法 兰绒衬衫,系着一个褪色的黑蝴蝶结领结,头上戴着 一顶绿紫相间的学生帽,和她一起落在众人后面,踩 着南圣保罗的牲畜围栏附近的脏物。他正跟她嘟嘟囔 囔地说:“这些蠢货——大学生,可叫我讨厌透了。 他们真不知道天高地厚。嘿,他们应该去农场干活, 就像我那样。那些工人准会给他们颜色看看的。” “我就是喜欢普通的工人。”卡萝尔兴高采烈地 说。 “你可千万别忘了,普通的工人并不认为自己是 普通的呀!” P3-8 (合作 合作 王俊洁)系数(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