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原售价: 65.00
折扣价: 37.70
折扣购买: 我们去找一盏灯(叶兆言短篇小说编年:珍藏版)签名本
ISBN: 3001562
叶兆言,1957年出生,南京人。1974年高中毕业,进工厂当过四年钳工。1978年考入南京大学中文系,1986年获硕士学位。80年代初期开始文学创作,创作总字数约五百万字。主要作品有七卷本《叶兆言文集》,《叶兆言作品自选集》,三卷本叶兆言短篇小说编年《雪地传说》、《左轮三五七》《我们去找一盏灯》以及各种选本。另有长篇小说《一九三七年的爱情》、《花煞》、《别人的爱情》,《没有玻璃的花房》、《我们的心多么顽固》、《苏珊的微笑》,散文集《流浪之夜》、《旧影秦淮》、《叶兆言绝妙小品文》、《叶兆言散文》、《杂花生树》、《陈旧人物》等。
目录 自序 1 热米拉 1 纪念少女楼兰 19 小杜向往的浪漫生活 61 卡秋莎 73 恰似你的温柔 87 浦来逵的痛苦 99 不娶我你后悔一辈子 109 李诗诗爱陈醉 121 小春天的歌谣 171 榆树下的哭泣 183 花开四季 203 我已开始练习 217 十一岁的墓地 235 我们去找一盏灯 249 攀枝花 267 后?记 2009 年 9 月 20 日, 将短篇按写作时间, 编辑三卷交出版社, 写过一段后记。 时光流逝, 转眼十年辛苦,其间未结集短篇小说,又能编辑一卷。重读后记,发现当年的感慨,可以再来一遍: 最初的小说写在台历背面, 如今回想,很有些行为艺术,仿佛在玩酷。记得是方之先生教唆,他听我说了一个故事, 瞪大眼睛说: “快写下来,这很有意思。” 受他鼓励,我开始不自量力,撕下几张过期台历, 就在纸片的背面胡涂乱抹,还没写完,方之迫不及待要去看,一边看, 一边笑着说不错。 三十年前, 方之是江苏最好的作家,今天再提起,知道的人已经不多,必须加些注解和说明,譬如英年早逝,譬如曾获得全国短篇小说奖,譬如当代作家韩东的爹。他是父亲最铁的难兄难弟,他们一起被打成右派,要不是这位父执,我也许根本不会成为一个小说家。 说到方之的影响,最明显不过是两件事,一是想写立刻就写出来,不要再犹豫,一是要挑剔,看看别人还有什么不足。记得方之当年经常挑剔得奖的小说,总是喋喋不休,他是个仁慈的长辈,又是一位很有脾气的作家。 从一开始,我脑子里就积累了许多不是,就有许多不应该,就一直在想,不能这么写不能那么写。 如果你要想写小说,首先要做的便是和别人不一样,世界上有很多好的短篇大师,后人所能努力的方向, 就是必须与那些好的小说家们不一样。 转益多师无别语,心胸万古拓须开,单纯模仿很搞笑,以某位好小说家为好坏标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也很搞笑。短篇小说说白了, 就是考虑不能怎么写, 就是考虑还能怎么写。 这是一枚硬币的正反两面, 又好比鸟的两个翅膀,只要扇动了,就可以在高空自由翱翔。 小说是时间艺术,岁月留下的验证痕迹,无论描写之实际内容,还是创作之特定年代,时间都会显得至关重要。和很多从事创作的人一样,我的起步也是从短篇开始,换句话说,因为写了短篇小说,才成为一个作家。事实上,自己的所谓文学之路,一直都在悄悄努力尝试,都在琢磨,怎么才能写好,怎么才能不一样。 写完一篇,内心深处便忐忑,毕竟短篇这玩意儿,最容易检验一个作家的好坏。 不多说了,谢谢能够读到以上文字的读者。 2019 年 9 月 7 日 三汊河 书摘 我的话让如烟一时无话可说, 她的脸红了起来, 红得很厉害, 一直红到耳朵根。 当时, 我们坐在一辆出租车上, 正驶往一家新楼盘, 我情不自禁地回头看着如烟。 突然间, 我发现她苍老了许多, 这是一种从未有过的感觉。 岁月不饶人, 我注意到了她眼角的鱼尾纹, 虽然抹了很厚的粉, 可是她显然已不再年轻。 我的目光让她感到不自在, 她说你怎么啦, 干吗要这么看着我。 从出租车上下来, 我们向那家待售的楼盘走去。 我十分感慨, 说如烟你知道不知道, 当年你可是班上很多男生的梦中情人。 如烟听了这话一怔, 笑着说想不到你现在脸皮也厚了, 也会说这种又时髦又混账的话。 我说梦中情人这词听上去有些别扭, 不过事实就是这样。 转眼间已快到楼盘门口, 售楼小姐热情洋溢地迎了过来, 我的话还没有说完, 我告诉如烟当年有谁谁谁,还有谁谁谁, 都对她特别痴情。 我告诉如烟, 那时候我因为跟她分配到一个厂, 很多同学都很嫉妒。 我口无遮拦地说着, 把迎面过来的售楼小姐都弄傻了。 接下来, 我有些控制不住, 根本不考虑时间地点, 不停地对如烟说, 售楼小姐开始介绍楼盘, 我仍然在喋喋不休。 那天晚上, 为了让如烟相信我说的是真话, 我打电话召集了好几位同学, 都是如烟当年的粉丝。 老同学聚会是如今最流行的事, 听说可以见到多年没有消息的如烟, 他们二话不说纷纷赶了过来。 一共是八个人, 并没有太多想象中的激动, 也没有一再提到过去的日子, 来了就是喝酒, 没多久已喝了两瓶多白酒。 最初有些拘谨的是如烟, 不停地抽着烟, 她抽烟的姿势很好看, 一支接着一支。 烟雾在她面前缭绕, 大家东扯西拉, 也没有多少话可说。 不管能喝不能喝, 一个个都玩命灌酒, 渐渐地, 如烟不再 矜持, 也充满豪气地喝起酒来, 并且立刻说起了酒话。 她说没想到我们会这样在一起喝酒, 中国人就喜欢这么喝酒, 聚在一起,除了喝还是喝。 她说你们和日本男人不一样, 日本男人酒喝多了, 喜欢没完没了地说话, 还乱唱, 你们呢, 就知道喝酒, 连话都不肯说。 有一阵, 如烟不停地提到日本男人, 动不动就是日本男人怎么样。 我说如烟你干吗老拿日本男人跟我们比呢。 我的话引起了一阵哄笑, 大家都说是呀, 如烟你可真有点糊涂, 我们怎么能和日本男人相比。 如烟说 本男人怎么了, 日本男人难道不是男人。 显然是酒喝多了, 她说着说着, 眼泪突然流了出来。 这实在是出乎大家意外, 我们的话让她非常不高兴。 如烟变得很恼火,说你们和日本男人相比, 是还差那么一点, 直说了吧, 你们就是不如日本男人。 她近乎挑衅地说, 你们几个还有什么难听的话,都说出来好了, 我不会在乎的。 她说我知道你们心里怎么想的,不错, 我是挣了一点钱, 你们也知道我是怎么挣的这钱, 钱不是坏东西, 是人都得去挣这玩意儿。 我们谁也没想到会是这结局,都说如烟你今天喝高了, 大家都喝高了, 喝醉了。 如烟冷笑了一会, 说用不着拿这种话安慰人, 我可没醉, 今天谁都没醉, 都清醒着呢, 别揣着清醒跟我装糊涂。 我和你们不一样, 你们一个个有老婆有孩子, 有个完整的家, 有话都不敢说, 要藏着掖着, 我和你们不一样, 不一样, 想说什么就说什么。 说完这番话, 如烟扭头就要走, 我站起来想送她, 她把我推倒在了座位上, 说对不起, 今天我失态了, 吓着你们了, 我谁也不要你们送, 继续喝你们的酒吧, 该干什么就干什么。 结果如烟真的走了, 我们呢, 傻了好一会, 又要了一瓶白酒, 继续喝。 就在那天晚上, 酒气熏天地回到家里, 我正式跟晓芙提出了离婚。 晓芙仿佛早有预感, 她不动声色地说, 离婚以后, 你又有什么打算? 我说我已经做好了准备, 打算和如烟一起生活。 听了这话, 在第一时间里, 晓芙显得出奇的冷静, 她把正在做功课的儿子叫到面前, 问他如烟阿姨这个人怎么样。 儿子不明白妈妈为什么会突然这么问自己, 不耐烦地看看他妈, 又看看我。 晓芙笑着说你爸看上如烟阿姨了, 他要和她在一起, 儿子, 你觉得这事怎么样? 儿子不知道该如何回答, 也不知道这是不是在开玩笑。 我说你干吗急着跟儿子说呢, 他正在准备中考, 不要影响他的功课。 晓芙冷笑说: “你还在乎会影响儿子的功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