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秘岛/心灵成长经典伴读

神秘岛/心灵成长经典伴读
作者: (法)儒勒·凡尔纳|译者:樊猛
出版社: 中国妇女
原售价: 35.00
折扣价: 0.00
折扣购买: 神秘岛/心灵成长经典伴读
ISBN: 9787512711013

作者简介

儒勒·凡尔纳(Jules Verne,1828-1905),法国小说家、剧作家和诗人。1863年因出版长篇小说《气球上的五星期》而一举成名,此后创作了大量以科幻冒险小说为主的作品,代表作为“凡尔纳三部曲”,即《格兰特船长的儿女》《海底两万里》《神秘岛》,以及《八十天环游地球》等。凡尔纳的作品既讲求科学性又充满浪漫主义色彩,对科幻文学流派有着重要的影响,被尊为“科幻小说之父”,甚至在现实生活中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现代潜水艇的发明者西蒙·莱克在他自传的开篇写道:“儒勒·凡尔纳是我一生事业的总指导。”

内容简介

**章 1865年的龙卷风——空中的喊叫声——龙卷风中 的热气球——热气球破裂——无边无际的大海——5 位乘客——吊篮里发生的事——天际海岸线——悲惨 结局 “我们是在往上升吗?” “不,相反地,我们是在往下降落!” “不是降落,赛勒斯先生,我们是在**!” “我的天!赶紧把压载物丢掉!” “*后一袋都已经扔下去了!” “气球升上去了吗?” “还没有!” “我好像听到波浪声了!” “吊篮下面是大海!” “海面离我们不到500英尺!” 这时,空中响起很洪亮的声音:“请把所有的重 物都扔下去!记得是所有的!接下来只好听天由命了 !” 1865年3月23*下午4点左右,广阔无垠的太平洋 上,突然响起以上对话。 谁都不曾忘记那场可怕的风暴,那一年春分前后 ,它从东北方向刮来,导致气压下降到710毫米汞柱 。那是一场来势汹汹的飓风,从3月18*开始,整整 持续了26天。它的影响范围极其广泛,波及美洲、欧 洲和亚洲,*害面积高达1800平方海里。飓风斜穿赤 道,从北纬35°直达南纬40°,它摧毁城市,肆虐森 林,将海水愤怒地拍向堤岸,导致堤岸崩溃。据统计 ,几百艘船只被抛上海岸;龙卷风所到之处,均被夷 为平地;数千人丧生于陆地和海洋。龙卷风过后,留 下满目疮痍。其危害程度超过了1810年10月25*发生 于哈瓦那的风暴和1825年7月26*发生于瓜德罗普岛 的风暴。 就在大地、海洋饱*暴风**时,空中正上演着 惊魂一幕。 一个氢气球被龙卷风带到风顶,随后又被卷入回 旋的风柱中,以每小时90海里的速度移动着,同时在 不停地自转,仿佛被一只无形的手控制着,身不由己 。 氢气球的下端,悬挂着一只剧烈晃动的吊篮,里 面的5名乘客被水汽包围着,若隐若现。吊篮晃来晃 去,离水面越来越近。 这只气球就像这场可怕风暴的小玩具,它从何处 而来?显然,它不可能是在飓风期间出发的。但是, 这场飓风已经持续了5天,而且在3月18*那天,已经 有了明显的征兆。不过,我们有充分的理由相信,它 来自一个遥远的地方,因为它一个昼夜飞越了大约 200海里,不是吗? 可是自“旅行”开始以来,它究竟飞了多远,吊 篮里的乘客心中并没有概念,因为他们缺少可靠的参 考。蹊跷的是,尽管身处狂烈的风暴中,他们却安然 无恙。他们在挪动、旋转,但是自身却没有感到这种 转动,也没有水平方向的移动感。团团迷雾围绕着他 们,使他们无法看到吊篮下的东西以及周围的一切。 雾是那么重,甚至让他们无法分辨白天和黑夜。由于 身悬高空,他们无法捕捉到地面上的灯光,也听不到 地面上的声音,甚至连海面的波涛汹涌声也无法听到 ,他们的眼前只是无边无际的黑暗。只有吊篮的急速 下降,才让他们意识到自己身处大洋之上,处境** 危险。 然而,把**、*支和食物等重物扔下之后,气 球又升到了4500英尺的高度。一发现身下就是茫茫大 海,乘客们开始毫不犹豫地扔东西,甚至把*有用的 东西也扔掉了——在空中总比掉入大海中安全一些。 他们想方设法不让氢气漏掉,这是气球的命根子,也 是他们没有坠入深渊的原因。 恐慌不安中,黑夜慢慢过去,对于胆怯的人来说 ,这实在太难熬了。白昼来临后,风暴趋于缓和。3 月24*早晨开始,风势趋弱,朵朵白云伴随着凌晨之 光向高空升去。短短几个小时后,龙卷风消失了。飓 风变成了7级大风,也就是说,大气层的移动速度减 缓了一半。尽管这仍是水手们所说的“缩帆风”,但 是风势已大不如以前。 接近11点时,下层空气突然通透起来。空气中散 发出雷雨过后的潮湿味道。飓风好像不再刮了,似乎 已经成为强弩之末。或许,它会像印度洋上空的台风 一样,转化为电层。 但此时此刻,人们发现气球又开始慢慢地往下降 。它似乎在逐渐瘪下去,气球越拉越长,成为了椭圆 形。 中午时分,气球在距离海面只有2000英尺的空中 飘荡。气球的气囊里容纳着5万立方英尺的气体,巨 大的容量可以使它长时间停留在空中,要么往上移动 ,要么水平移动。 为了防止吊篮下坠,这时候乘客们已经扔掉了存 粮等*后一批物品,包括他们口袋里的小工具。其中 ,有个人爬到套着网索的圆环上,试着把气囊的下部 系牢。 显而易见,尽管乘客们想尽办法,但是气球不可 能长久维持在高空中,氢气已经不足了,乘客们的处 境十分危险!糟糕的是,在他们下面既没有陆地,也 没有小岛,茫茫海洋中没有一处可以着陆。 一望无际的大海上,波涛汹涌。虽然他们身处高 空,居高临下,视野可以看到半径40海里的范围,但 是仍然无法看到海洋的边缘。这是流动的平原,波涛 被狂暴的大风驱赶着,像飞速奔腾、飘逸着鬃毛的马 群! 看不到陆地,看不到船只!这时候乘客只有不惜 一切代价阻止气球往下降,不让他们掉到海里。乘客 们什么办法都尝试了,但是气球仍然继续往下坠,并 顺着东北风迅速向西南方向移动。 这些人的处境已经危险到极点!显然,他们已经 不能控制气球,他们的努力没有结果。气球越来越瘪 ,氢气在往外漏,没有什么方法可以将气球堵住。下 降的速度也越来越快,下午1点时,吊篮离海面已经 不到600英尺了。 必须面对的事实是,氢气顺着气囊的一条裂缝在 往外泄漏,想阻止已经是不可能的了。扔掉吊篮里所 有东西、减轻重量后,乘客们又得以在空中飘浮了几 个小时。可是,这只是把躲不过的灾难推迟了而已。 黑夜来临前,假如还发现不了陆地,乘客、吊篮、气 囊将被可怕的大海吞噬。 只要是能做的事情,此时都做过了。吊篮里的人 都是生命的强者,能够直视死亡。他们没有一句怨言 ,决心奋斗到*后一秒钟,全力推迟**时刻。吊篮 是柳条编的,不可能在水面上漂浮,如果落入海中, 很快将会沉下去。 下午2点,气球离海面只有400英尺了。这时,响 起了一个浑厚的、无所畏惧的声音,回应他的,也都 是一些铿锵有力的嗓音。 “东西全扔完了吗?” “只剩1万金法郎!” 随即,一个沉重的袋子被抛入海中。 “气球往上升了吗?” “上升了一点儿,但很快还会往下降的!” “还有什么可以扔出去的?” “什么也没有了!” “还有……吊篮!” “大伙都抓住网索!把吊篮扔到海里去!” 这是减轻气球重量的*后也是**的办法了。随 着绳子被割断,吊篮掉了下去,气球又往上升了2000 英尺。 …… P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