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童年在台湾
作者简介
黄宝莲,自1983年起先后居住于纽约、香港、伦敦,行游四方。 著有散文集:《爱情账单》、《简单的地址》、《仰天四十五度角》、《无国境世代》、《芝麻米粒说》、《我私自的风景》、《五十六种看世界的方法》;短篇小说:《七个不快乐的女人》、《七个不快乐的男人》、《Indigo蓝》:长篇:《暴戾的夏天》等。 作品入选九歌、尔雅年度散文、小说选,二十世纪文学金典、女性散文选、日本现代中国文学等。
内容简介
我的造化,母亲前世的阴德 十二岁那年曾经 意图离家出走,青少年的情绪周期与不更世事。悄悄 把几十元储蓄藏在日记封套里,日记带在身上,以为 走出去就会海阔天空! 踏出家门之后,回头望一 眼正在后院洗菜准备做晚餐的母亲,身后是逐渐暗下 的天色。已近七时,晚餐仍未就绪,母亲一贯的散漫 与怠惰,我还没放弃对母亲的牢骚与抱怨,出走的意 念加倍增强。 通往村外的碎石路长满野花与芒草 ,一个人固执而孤单的身影没入蜿蜒的小路中。 母亲在后头叫了一句不轻不重的“回来”,没有恼怒 亦无慌张。我下定了决心不理睬也不回头,母亲竟然 也就此任由我去,使我走到村外的纵贯路口,面对南 北呼啸的卡车,徒然感到一阵茫然与失落。 等我 颓然回到家门口,母亲问我为什么又回来?我实在只 是不知道要去哪里,可是,我没说。母亲结论我离家 出走的事件:是我自己的造化,她上一辈子的阴德! 这样的宿命论令懵懂的我凄惶不安!有一种心里 渴望着关爱而不可得的孤零感。 十六岁正式离家 ,住宿学校。同窗室友的爸爸、妈妈、哥哥、姊姊、 妹妹,一家大小带着小山一堆的炸排骨、红烧鸡腿、 卤蛋、瓜果,陪她搬家、注册。 我一个人把行李 箱推到床铺下,悄然走出那显然过分拥挤与热闹的寝 室,来到陌生小镇的街道上,购买日常所需的毛巾、 牙膏、洗衣粉与樟脑丸,吃一碗飘着两片五花肉的阳 春面,小心算计每一分花用的钱。我已不再抱怨父母 ,他们是朴素的乡人,比我更不懂得现代城市的文明 生活,我必须照顾自己,免得家人操心。 十六岁 ,我承担了大人的心事,拒绝去思想离家的孤苦。 直到梦里经常形单影只,孤僻已然成性;即若爱情 也难以填补内心深处的虚空。 许多年后的一次, 和恋人在北美佛芒特的山里滑雪度假,那个漫山积雪 的银色月夜,山谷木屋中,恋人拥着我在耳畔轻语: “多好!世界只有我和你!”而我当时所感受到的竟 是无边无际、无止无尽的寂寞,即使在恋人温柔的怀 抱中。 恋人不明白我的心在哪里,追求的是什么 ,何以我不快乐? “去寻找你梦中的爱情吧!” 他终于说:他不是英雄。 直到父亲逝世,我才明 白,他把一生的沉默和孤独都留给了我,在他的身影 里,我看到生命的残缺,以及我所渴求却从未获得的 安全感。 如今,不再梦想爱情和英雄,寂寞是生 活的一部分,孤独是必然,也是个性和能力! 母 亲在我十二岁那年已经说过:我的命是她的阴德,也 是我自己的造化。我未必信命,但也窥见了世态与天 限,明白了自己的局促和缺失!这半生里没什么荣华 富贵声名利禄,但起码安适自在,也已坦然接受命定 ,并尝试在残缺中,过一个因不圆满而时时有所追求 的人生。 一个人走那么远,常常会想的 有一 段浪荡时日,和几个不同国籍的嬉皮士住在一栋淹过 水、院子长满野草、开着石榴花的旧房子,在公车最 后一站的山脚下,再往里就是穆斯林、基督教、佛道 各自分立的公共墓场。 在那房子居住期间,不时 有噩梦,将生活里识或不识的人一个个梦死,有时把 身边至亲至爱的人也梦死,梦里一样痛哭失声,醒来 继续难过,仿佛身边的人真的遭逢不幸,令自己痛苦 难安。被梦死的人大部分面目清晰,鼻子眼睛历历可 辨,醒来之后也无法轻易忘记,无端就留在记忆不时 惊吓自己,好像他们真的活过、死过又不知道存在哪 个时空,却不时回来与我纠缠。 电话里跟乡下的 母亲说起噩梦。母亲走老远的路去茄冬溪边的庙里给 我安太岁,带回来两张画着符咒的香纸,一张烧成灰 ,嘱咐我和开水冲了喝;一张叠成硬币大小的八卦符 ,穿了红线让我挂颈项。 我不习惯在身上挂东西 ,护身符放钱包的暗夹里,随身携带。 在我常年 离家的日子里,母亲从来不知道我在外面的生活,不 论纽约、伦敦、香港、台北,她有惧高症无法搭飞机 ,或者她从来不肯远游,以惧高症做借口,记得小时 候她爬过后院子的柚子树。 国际长途电话里母亲 总问:饭有没有吃饱?身体好不好?一个人少小离家 ,早习惯自己照料生活收埋心事,乡下简朴的生活字 汇,早已无法描述离家游子的飘泊与浪荡。 后来 ,母亲的年岁渐老,记忆开始悠远,思念变得深长, 每次回去,就听她说:一个人,走那么远,常常会想 的! 常常会想!那是母亲说的最露骨的话语了! 她念着离家在外的我,其他孩子一通电话随时可以来 到身边,只有飘洋过海远在异国的我,想见见不着! 那个铜币大小的护身符,早就下落不明,料是离 家太久,乡情渐失,也是岁月无情!许多事不知不觉 就被遗落淡忘了!P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