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视野中的老年照料护理(理论与实践)

国际视野中的老年照料护理(理论与实践)
作者: 孙鹃娟|责编:荆成恭
出版社: 知识产权
原售价: 69.00
折扣价: 49.70
折扣购买: 国际视野中的老年照料护理(理论与实践)
ISBN: 9787513060035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从人口学的视角来看,人口转变和人口老龄化必然 产生两方面的直接结果:一是低死亡率、低生育率、低 人口增长率带来的家庭规模缩小、家庭结构变化;二是 在低死亡风险有助于延长高年龄段人群寿命和低生育率 削减新生人口乃至未来劳动力人口的共同作用下,活到 老年期甚至高龄、百岁的老人迅速增加,并提高了老年 抚养比。而这两个方面的结果使老年人的照料护理问题 显得尤为突出。 随着死亡模式转变和人口生育率降低,发达国家以 及处于快速发展阶段的发展中国家的老年人家庭结构均 出现了小型化和空巢化的特点。随着中国大量独生子女 父母陆续进入老年期,照顾老年人的压力已成为很多中 国家庭的现实难题。 家庭是老年人获得支持特别是生活照料和精神慰藉 的主要来源,有关研究均比较一致地认为家庭结构变化 、人口流动对子女的养老功能带来冲击,中国更是面临 家庭养老弱化而社会化养老不足的困境。生活方式的变 化和现代文化的熏陶往往使年轻一代的思想意识逐渐发 生变化,传统的赡养父母的责任和义务逐渐淡化,老年 父母的权威逐步弱化,家庭中父母和子女的关系也已经 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可以说,随着家庭结构的变化 ,对家庭程式化、单一角度的描述已不再适用于所有的 家庭。因此,不但要考虑老年人自身的需求如何,还要 从家庭视角结合老年人的家庭成员情况进一步研究老年 人的照护问题。 在寿命逐渐延长的进程中,高龄化也带来了失能、 生活不能自理老人数量和比例的增加。2010年我国失能 老年人人口已达3300万,到2030年和2050年我国的失能 老年人人口将分别达到6168万和9750万李志宏.国家应 对人口老龄化战略研究总报告[J]. 老龄科学研 究,2015(3):4-38.。老年失能人口数量的增长意味着对 长期照护服务的需求在上升。 长期以来,照顾失能、部分失能老年人的责任在亚 洲国家主要由子女、配偶、儿媳等家庭成员承担,这些 家庭成员往往面临由于照顾失能老年人带来的经济、身 体、心理等多方面的巨大压力。但对这些照顾提供者的 研究却常常被忽略,因而所提供的社会支持也很难真正 弥补家庭照顾的不足。 如何为失能、部分失能的老人提供能够满足其需求 的、可支付的、可持续的且有效率的照护服务是人口老 龄化社会的共同难题。一方面,各个国家所处的社会经 济发展阶段使它们在照护资源的充裕程度上有很大差别 ;另一方面,各项制度、政策乃至于养老文化观念在不 同的社会背景下也会造成照护服务模式的不同。仅以中 国、日本和韩国为例,中国是世界上老年人口数量最多 的国家,日本是世界上老龄化程度最高的国家之一,而 韩国是世界上老龄化速度发展最快的国家。日本、韩国 在老年人的照料护理方面有比较系统的政策和实践,对 老年人的家庭照护模式有很多值得借鉴之处,特别是日 本在老年人照护的模式选择、法律政策、家庭支持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