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住乡情 : 嘉北故事二

记住乡情 : 嘉北故事二
作者: 编者:嘉兴市秀洲区政协文教卫体与文史委员会//嘉兴市秀洲区人民政
出版社: 北京燕山
原售价: 48.00
折扣价: 38.40
折扣购买: 记住乡情 : 嘉北故事二
ISBN: 9787540261092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嘉北街道东临古运河与 塘汇街道相望;南与南湖区 新嘉街道、新兴街道、城南 街道相邻;西接新城街道; 北连王江泾镇。境内有苏州 塘、杭州塘、穆河溪、新塍 塘、北郊河等河道,以及 320国道、东升路、昌盛路 、中环路、城北路等公路, 水陆交通发达。随着全面改 革开放的步伐,境内土地被 征用开发,工业、商贸业迅 速崛起,诸多经济、金融、 文化、新闻等机构入驻,大 型楼宇鳞次栉比,成为嘉兴 经济技术开发区(国际商务 区)核心区域。 嘉兴地方素有嘉北、嘉 南之称,而无嘉东、嘉西之 说。嘉南至凤桥与王店濮院 一带,而嘉北范围则远至今 之江苏平望、震泽一带。当 然,这是历史上“嘉北”的地 域概念。我们这里所说的“ 嘉北”则是1956~嘉北乡的 境域,为嘉兴城西北之十余 里方圆。 嘉北境域,秦时属由拳 县,东汉三国以后属禾兴县 、嘉兴县。自唐代在县政权 以下设置乡村基层组织始, 嘉北大部分归属于嘉兴县( 秀水县)之永乐乡。永乐乡 的南境达陡门一带,当年苏 轼三过本觉寺,作了《本觉 寺文长老方丈三首》诗,其 第二首和第三首的诗题,分 别是《夜至永乐长老院,文 时卧病退院》和《过永乐文 长老已卒》。题中的“永乐” 即指永乐乡。永乐乡的称谓 直至民国二十三年(1934 )才消失,其域为双北、双 中、双南、双桥四乡所取代 。境域西北极小一部分归属 复礼乡。复礼(又称伏礼、 复里)乡,终于民国三十八 年(1949)。民国二十一 年(1932)的嘉北境域为 嘉兴县双中乡、双南乡。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