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浪地球
作者简介
刘慈欣,六十年代生人,祖籍河南,山西阳泉长大,高级工程师,现在山西娘子关电厂工作。上世纪九十年代末开始发表作品,第一篇发表作品为短篇小说《鲸歌》。目前为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会员,被誉为中国科幻的领军人物。 刘慈欣成功地将极端的空灵和厚重的现实结合起来,同时注重表现科学的内涵和美感,努力创造出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科幻文学样式。其作品因宏伟大气、想像绚丽而获得广泛赞誉,并多次获得中国科幻银河奖。
内容简介
流浪地球 刹车时代 我没见过黑夜,我没见过星星,我没见过春天、 秋天和冬天。 我出生在刹车时代结束的时候,那时地球刚刚停 止转动。 地球自转刹车用了42年,比联合政府的计划长了 三年。妈妈给我讲过我们全家看最后一个日落的情景 ,太阳落得很慢,仿佛在地平线上停住了,用了三天 三夜才落下去,当然,以后没有“天”也没有“夜” 了,东半球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有十几年吧)将 处于永远的黄昏中,因为太阳在地平线下并没落深, 还在半边天上映出它的光芒。就在那次漫长的日落中 ,我出生了。 黄昏并不意味着昏暗,地球发动机把整个北半球 照得通明。地球发动机安装在亚洲和美洲大陆上,因 为只有这两个大陆完整坚实的板块结构才能承受发动 机对地球巨大的推力。地球发动机共有一万二千台, 分布在亚洲和美洲大陆的各个平原上。从我住的地方 ,可以看到几百台发动机喷出的等离子体光柱。你想 象一个巨大的宫殿,有雅典卫城上的神殿那么大,殿 中有无数根顶天立地的巨柱,每根柱子像一根巨大的 日光灯管那样发出蓝白色的强光。而你,是那巨大宫 殿地板上的一个细菌,这样,你就可以想象到我所在 的世界是什么样子了。其实这样描述还不是太准确, 是地球发动机产生的切线推力分量刹住了地球的自转 ,因此地球发动机的喷射必须有一定的角度,这样天 空中的那些巨型光柱是倾斜的,我们处在一个将要倾 倒的巨殿中!南半球的人来到北半球后突然置身于这 个环境中,有许多人会精神失常的。比这景象更可怕 的是发动机带来的酷热,户外气温高达七八十摄氏度 ,必须穿冷却服才能外出。在这样的气温下常常会有 暴雨,而发动机光柱穿过乌云时的景象简直是一场噩 梦!光柱蓝白色的强光在云中散射,变成由无数种色 彩组成的疯狂涌动的光晕,整个天空仿佛被白热的火 山岩浆所覆盖。爷爷老糊涂了,有一次被酷热折磨得 实在受不了,看到下大雨喜出望外,赤膊冲出门去, 我们没来得及拦住他。外面的雨点已被地球发动机超 高温的等离子光柱烤热,把他身上烫起了一层皮。 但对于我们这一代在北半球出生的人来说,这一 切都很自然,就如同对刹车时代以前的人们来说,太 阳、星星和月亮那么自然,我们把以前人类的历史都 叫作前太阳时代,那真是个让人神往的黄金时代啊! 在我小学入学时,作为一门课程,教师带我们班 的30个孩子进行了一次环球旅行。这时地球已经完全 停转,地球发动机除了维持这个行星的这种静止状态 外,只进行一些姿态调整,所以在从我三岁到六岁这 三年中,光柱的光度大为减弱,这使得我们可以在这 次旅行中更好地认识我们的世界。 我们首先在近距离见到了地球发动机,是在石家 庄附近的太行山出口处看到它的,那是一座金属的高 山,在我们面前赫然耸立,占据了半个天空,同它相 比,西边的太行山山脉如同一串小土丘。有的孩子惊 叹它如珠峰一样高。我们的班主任小星老师是一位漂 亮姑娘,她笑着告诉我们,这座发动机的高度是一万 一千米,比珠峰还要高两千多米,人们管它们叫“上 帝的喷灯”。我们站在它巨大的阴影中,感受着它通 过大地转来的振动。 地球发动机分为两大类,大一些的叫“山”,小 一些的叫“峰”。我们登上了“华北794号山”。登 “山”比登“峰”花的时间长,因为“峰”是靠巨型 电梯上下的,上“山”则要坐汽车沿盘“山”公路走 。我们的汽车混在不见首尾的长车队中,沿着光滑的 钢铁公路向上爬行。我们的左边是青色的金属峭壁, 右边是万丈深渊。车队由50吨的巨型自卸卡车组成, 车上满载着从太行山上挖下的岩石。汽车很快升到了 五千米以上,下面的大地已看不清细节,只能看到反 射的地球发动机的一片青光。小星老师让我们戴上氧 气面罩。随着我们距喷口越来越近,光度和温度都在 剧增,面罩的颜色渐渐变深,冷却服中的微型压缩机 也大功率地忙碌起来。在六千米处,我们见到了进料 口,一车车的大石块倒进那闪着幽幽红光的大洞中, 一点声音都没传出来。我问小星老师地球发动机是如 何把岩石做成燃料的。 “重元素聚变是一门很深的学问,现在给你们还 讲不明白。你们只需要知道,地球发动机是人类建造 的力量最大的机器,比如我们所在的华北794号,全 功率运行时能向大地产生150亿吨的推力。” 我们的汽车终于登上了顶峰,喷口就在我们头顶 上。由于光柱的直径太大,我们现在抬头看到的是一 堵发着蓝光的等离子体巨墙,这巨墙向上伸延到无限 高处。这时,我突然想起不久前的一堂哲学课,那个 憔悴的老师给我们出了一个谜语。 “你在平原上走着走着,突然迎面遇到一堵墙, 这墙向上无限高,向下无限深,向左无限远,向右无 限远,这墙是什么?” 我打了一个寒战,接着把这个谜语告诉了身边的 小星老师。她想了好大一会儿,困惑地摇摇头。我把 嘴凑到她耳边,把那个可怕的谜底告诉她。 “死亡。” 她默默地看了我几秒钟,突然把我紧紧地抱在怀 里。我从她的肩上极目望去,迷蒙的大地上,耸立着 一片金属的巨峰,从我们周围一直延伸到地平线。巨 峰吐出的光柱,如一片倾斜的宇宙森林,刺破我们摇 摇欲坠的天空。 P123-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