喋血环礁(吉尔伯特和马绍尔之战)/经典战史回眸二战系列

喋血环礁(吉尔伯特和马绍尔之战)/经典战史回眸二战系列
作者: 冬初阳
出版社: 武汉大学
原售价: 46.00
折扣价: 32.20
折扣购买: 喋血环礁(吉尔伯特和马绍尔之战)/经典战史回眸二战系列
ISBN: 9787307099098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马金突击战 太平洋战争初期,日本的战略重心是占 领东南亚和歼灭美国太平洋舰队主力。日军 认为美军在中南太平洋已经无力策划重大军 事行动,对吉尔伯特群岛等中南太平洋新占 岛屿并不重视,只是将它们当作侦察飞行的 中转站。日军在吉尔伯特群岛的马金环礁建 立了水上飞机基地,却长期只派少量兵力把 守。1942年7月,整个吉尔伯特群岛只有海 军第51警备队下属马金派遣队的90名日军驻 守,80%以上都集中在马金环礁,由金光久 三郎兵曹长指挥。 战争初期,失去西太平洋制海权的美 军无暇顾及战略地位颇为重要的吉尔伯特群 岛。1942年6月,随着美军在中途岛海战大 获全胜,形势才悄然发生了变化。 中途岛一役,日本海军联合舰队损失 了4艘航空母舰和大量优秀飞行员,元气大 伤。日军失去了西太平洋的制海权和制空 权,也失去了战略主动,对中太平洋方向的 战略进攻被迫停止。美军认为日军在太平洋 战场的兵力已不占优势,战争天平开始向同 盟国倾斜,以攻势防御阻止日军进攻的战略 阶段已经到来。所谓攻势防御,是指在战术 上采取攻势,夺取日军尚未站稳脚跟的战略 要地;而在战略上采取守势,即当前攻势的 目的依然是挫败日军的进攻,而不是转入全 面反攻。为此美军决定实施早在当年4月就 制定的“嘹望台”计划,目标直指所罗门群 岛。 1942年7月4日,美军侦察机发现日军正 在所罗门群岛东南部的瓜达尔卡纳尔岛(简 称“瓜岛”)修建机场,于是美军南太平洋 部队将进攻目标锁定为这个南太平洋的绿色 火山岛。8月7日,美国海军陆战队第1师的1 万余名官兵成功在瓜岛登陆,与日军展开一 场持续半年之久的“瓜岛恶战”。 瓜岛之战打响几天以后,为分散日军对 所罗门群岛的注意力,美国海军太平洋舰队 司令暨盟军太平洋战区司令尼米兹海军上将 决定让海军陆战队派一支小规模突击队对位 于所罗门群岛西北部约1600公里的马金环礁 实施牵制性突袭。这项作战任务将由美国海 军陆战队第2突击营负责执行。 第2突击营由伊文斯·卡尔森中校一手 组建,因此又名“卡尔森突击营”。 卡尔森中校的经历颇具传奇色彩。1912 年,年仅16岁的卡尔森离开就读的高中,虚 报年龄参加了美国陆军。1916年,他服役 期满,以上士军衔退役。几个月后,卡尔森 恢复现役,参加美国对墨西哥的军事行动。 1917年4月,美国宣布参加第一次世界大 战,卡尔森随远征大军前往欧洲。他以军事 观察员身份在法国战场观摩多次战斗,因为 在战场负伤获得过紫心勋章。5月,晋升少 尉军衔,成为一名军官。12月,已经晋升为 野炮兵上尉(临时军衔)。1919年,二度从 陆军退役。过了3年,厌倦推销员工作的卡 尔森不甘寂寞,再次应征入伍,加入美国海 军陆战队,重新从二等兵干起。由于他在陆 军担任过军官,很快就被选入陆战队候补军 官学校学习。1923年,走出候补军校的卡尔 森成为海军陆战队少尉。1927年,卡尔森随 海军陆战队第4团一部前往中国上海服役, 时任团部情报官的他从此与中国结缘。1930 年,卡尔森在尼加拉瓜参加清剿当地游击队 的战争。他在尼加拉瓜只参加了一次战斗, 成功组织夜袭,将敌军一部击溃。这次战斗 经历让他晋升上尉军衔,成为海军陆战队少 数拥有实战经验的军官之一,被视为游击战 专家。 从尼加拉瓜回国不久,卡尔森先后在 北平美国领事馆卫队和佐治亚州春暖市的总 统卫队支队服役。他在担任总统卫队支队副 队长(英语原文为“executive officer”,直 译应为执行官,职权相当于所在部队参谋 长,地位仅次于主官,为便于读者理解,下 文统一写为所在部队副职)期间,与富兰克 林·罗斯福总统相识,建立了不错的私人关 系。 1937年7月,卡尔森三度来华,在上海 保护美国侨民,亲眼目睹“八·一三”淞沪 会战,对中国军民的抗日斗争产生了强烈的 同情心和道义上的责任感。在华期间,他以 军事观察员身份,获准前往中国共产党领导 的八路军抗日根据地进行考察,对中共领导 的这支抗日武装产生了好感,并且与朱德、 刘伯承等中共高级将领结下了友谊。卡尔森 亲眼目睹日军在侵华战争中的种种暴行和中 国军队的不屈抵抗,形成了坚定的抗日主 张。归国后,他旗帜鲜明地支持中国人民 的抗日事业,主张美国应当对中国提供更 多援助,抨击仍在向日本提供战略物资的 美国政府,反对在美国势力强大的“孤立 主义者”。他出版了在中国的见闻录《中国 双星》,公开支持和宣传中国人民的抗日斗 争。卡尔森公开自己的政治主张,违反了美 国军人一贯的传统,在军方保守势力和社 会舆论的压力下,被迫退出现役。1941年4 月,美日关系渐趋紧张,卡尔森才以少校军 衔重回海军陆战队。 1941年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后,卡尔 森、罗斯福总统的儿子詹姆斯·罗斯福上尉 和一战时期的战斗英雄威廉·多诺万三人向 罗斯福总统建议成立一支海军陆战队游击部 队,用于渗透敌占区,支持对轴心国进行武 装斗争的抵抗组织。1942年1月,小罗斯福 上尉致信海军陆战队司令托马斯·霍尔科姆 少将,提议建立一支类似英国突击队和中国 抗日游击队的海军陆战队突击队,专门执行 突击登陆任务。霍尔科姆本人对建立突击队 并不热心,在他看来,任何受过训练的海军 陆战部队都能进行突击登陆作战,但在高层 (可能包括罗斯福总统本人)的压力下,还 是同意编组两个突击营。第1突击营营长为 绰号“红迈克”的梅里特·埃德森中校,第 2营营长为晋升中校的卡尔森。 1942年2月,刚晋升中校的卡尔森受命 组建海军陆战队第2突击营。卡尔森中校组 建的第2突击营具有强烈的个人色彩。他借 鉴中共军队的政治思想工作经验,提出一名 突击营战士必须了解他到底需要做什么和为 何而战。他和他的副手詹姆斯·罗斯福少校 从超过7000名志愿者中遴选了1000名战士, 组成了第2突击营,进行严格的军事训练和 思想工作。第2突击营在训练中主攻橡皮艇 操作和登陆技术,在圣克莱门特岛进行了登 陆集训。5月,该营奉命开赴夏威夷,17日 抵达太平洋舰队驻地珍珠港。 5月25日,第2突击营首次执行战斗任 务,C连和D连奉命前往中途岛,加强当地 的防御力量。他们在中途岛经历了日军的大 规模空袭,但没有和日军地面部队交战,也 没有任何战绩和损失。7月,中途岛战役结 束不久,这两个连奉命回到夏威夷。 一个月后,第2突击营再次接到出击命 令,这次的目标是马金环礁。美军为了确保 突袭达到出其不意的效果,决定使用两艘潜 艇实施登陆作战,这是世界海军史上前所未 有的创举。C连和D连上个月刚从中途岛归 队,营长卡尔森中校决定让待命多时的A连 和B连组成突击队,执行马金作战任务。 P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