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中鸿儒本草巨擘(李时珍传)/湖北科学家传记丛书

医中鸿儒本草巨擘(李时珍传)/湖北科学家传记丛书
作者: 王玉德
出版社: 华中科技大学
原售价: 42.00
折扣价: 24.40
折扣购买: 医中鸿儒本草巨擘(李时珍传)/湖北科学家传记丛书
ISBN: 9787568044882

作者简介

王玉德,1954年4月出生于武汉。历史学博士,华中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从事专业:中国历史文献学、文化学、传统文化。著有《文化学>、《中华文明史》、《长江流域的巫文化》、《长江流域的民居》、《长江流域的园林》、《宅经》、《孝经与孝文化研究》、《周易精解>等著作。作者自称“长江之子”,长期研究长江流域的生态文化,近年致力于文化策划学研究,多次参与长江文化的景观策划,试图把传统的商贾智慧运用到现实社会中。

内容简介

1518年的**,李时珍出生在蕲春县蕲州镇瓦硝 坝的一个普通人家。在广袤而安静的乡村中,他的出 生是一件很平凡的事情。但是,后世有人神化此事, 明末清初的顾景星在《白茅堂集》卷三十八记载:“ 时珍生,白鹿入室,紫芝产庭,幼以神仙自命。”顾 景星是蕲州的文人,算是李时珍的同乡,他之所以记 载李时珍出生时有鹿进入卧室,是一种祥瑞,这应是 民间的传闻,美化药圣李时珍,表达对李时珍的爱戴 。由此亦可知,李时珍在清初的黄冈蕲春家乡已有盛 名。 李时珍的天资并不好,他在《自述》中曾说“臣 时珍幼苦赢疾,长成钝椎”。李时珍四岁时,身体瘦 弱,时常生病,这或许成为他后来学医的原因之一。 一个经常吃药的人,必然对药物*加熟悉,并期盼能 有神药治病。何况,他的祖父、父亲都是行医之人。 李时珍生性迟钝,不太擅长做机灵的事情,却可 以做一些下死功夫的事。人生的许多事情都是由拙到 聪,由笨到灵。李时珍所处的那个时代,有***那 样的“心学”大思想家,也有袁宏道那样倡导“性灵 ”的文学家,而李时珍对于这些依靠心机的学术思想 文化没有太多的兴趣。李时珍选择了做资料性编排工 作,做辛苦的田野调查工作,做有益于人们身体健康 的工作,他找准了人生位置,*终*大限度地发挥了 自己的特长并实现了个人的价值。 嘉靖元年(1522年)夏季,李时珍5岁,湖广地区 发生大旱灾。大旱之年必有大疫,旱与疫并发导致许 多人生病,死了许多人。李时珍年幼的心灵对死亡有 了初步的触动,意识到了大自然的残酷,油然而生怜 人、爱人、助人之心。 李时珍6岁时开始读书识字,与其他孩子一样, 读《百家姓》《千字文》《文字蒙求》等识字的书。 这些书不是把文字作简要的编排,而是有自然知识体 现在字里行间。李时珍对大自然的现象有了一些概念 性的认识。 李时珍7岁上学,开始接*旧式的私塾教育。在 古代,七岁到十五岁的学习,统称为蒙学。蒙,有启 蒙、发蒙、蒙生的意思。蒙学的书籍**通俗,但其 中也有自然方面的知识,如天地、*月、山川、*木 等;还有人生价值导向的故事,如“融三岁,能让梨 ”,这些读本使李时珍对周边的自然现象发生兴趣, 并逐渐明白怎么做人。 李时珍10岁时跟着老师学习写作,在背诵儒家经 典的前提下,学生要能够运用经学阐发对个人及社会 的看法,写出有层次、有思想的文章。当时科举考试 要用八股文形式写作,学生都要学习“制义”。经过 这样的写作训练,学生都培养出较强的写作能力。李 时珍之所以能流畅而准确地著书立说,与少年时代的 写作训练是分不开的。 李时珍12岁时能背诵许多诗,并试着写诗。他已 经读完了儒家的重要经典《大学》《论语》《孟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