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中国人民大学
原售价: 78.00
折扣价: 51.50
折扣购买: 马克思主义与伦理学(第6辑)
ISBN: 9787300315287
吴付来,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中国人民大学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兼任中国历史唯物主义学会副会长。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传统伦理与当代道德建设、中国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出版《义命论》《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基础》《理想信念与“三观”建设》《中国共产党思想道德建设史略》等二十多部著作、教材,发表《儒墨经权论之比较》《义命论的逻辑发展及其现代意义》等论文近四十篇,主持或参加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委托重大攻关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课题攻关项目等省部级以上重点项目十余项,荣获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北京市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等奖项。
在“完成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任务”的今天,吃饱穿暖等物质层面的需求已然得到了解决,随之而来的是对彰显人之价值和意义的精神层面的需求,既集中体现为对 “美好生活”的要求,也散见于对创造美好生活的 “体面劳动”的要求。囿于物质的匮乏,人们习惯于通过对“物”的占有来表达对 “美好生活”与“体面劳动”的理解,这固然较为重要,但拘泥于此不免陷入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窠臼,从根本上偏离了马克思所说的人的全面自由发展。因此,从伦理的角度澄清 “体面劳动”与 “美好生活”的意蕴是追求 “体面劳动”与“美好生活”的思想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