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爆美国人的触觉革命
作者简介
李中子,山西高平人,生于1955年6月。现任利世控股有限公司总裁。1983年获得中国传媒大学新闻专业硕士学位;1993年获得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国际政治专业博士学位;2003年获得美国哈佛商学院OPM学位。1993年在美国创业,成立美国利世公司;1998年成为美国最大的健身球生产经销商;1999年至今,成为美国通用、福特等汽车公司的供应商:2006年在中国投资了六家企业,包括煤矿、科技、券商、房地产等行业;2009年开发拉斐水岸地产项目。
内容简介
父亲叫李尚文,1920年出生,山西高平人。高平 史称“长平”,是炎帝故里,风土豁然,人情质朴, 传统文化的影响深广,读书之风浓郁,即便是农户也 大多耕读传家。 父亲虽生于贫农家庭,拜家乡兴学重教之风所赐 ,少时接受了严格的私塾教育,后又上了新学,并考 取了长治师范,赵树理、史纪言都是父亲的老师。长 治师范是当时山西进步学生的活动中心,强国救亡的 风雷激荡起那代知识青年思想的解放,让他们对革命 心向往之。父亲长得一副斯文书生样,骨子里却是明 理晓大义,深深感怀国难当头,又身处炽烈的进步思 潮环境中,自然觉得投身革命是义不容辞之举。 1937年七七事变后,日军大举进犯华北,与阎锡 山、傅作义、聂荣臻、林彪领导的国共联军,展开八 年抗日史上华北最大规模的会战——太原会战。著名 的平型关大捷、忻口战役均发生在这次会战中。 同年10月,战事吃紧,长沙师范学院被迫停办, 大批学生参加了阎锡山领导的山西牺牲救国同盟会, 简称“牺盟会”,父亲便是其中之一。后薄一波领导 的抗日青年决死队从“牺盟会”中独立出来,父亲一 直认同共产党,便追随而去,开始了自己一生的戎马 之旅。 父亲既是当时颇为稀罕的师范生,为人处世又有 农家子弟的忠诚质朴,还有股子军人特有的血勇之气 ,长得鼻直眉阔,甚是英武,可谓从里到外没有可挑 的。父亲在部队进步很快,入伍三个月便入了党,开 始任壶关县特派员,年仅22岁,便当上了太行第四军 分区敌工科长。 敌工科的工作称得上是刀尖舔血,即建立根据地 与日军占领,区之间的秘密交通线,用尽一切手段分 化瓦解日伪军。如制作大量标语、传单、书信、画报 、慰问袋,组织各县的敌工站,派人带往敌占区,甚 至通过内线带进日军驻军地点,在敌人的老巢里搞抗 日宣传。 父亲25岁时认识了在太行第八专署工作的母亲。 母亲叫张苏影,是邢台最老牌的红色家族之后,母亲 的二叔是陈潭秋发展的邢台第一个共产党员,三叔因 组织抗日被日寇抓到后残忍杀害。 父亲和母亲认识后,互有好感,相处了一段时间 后,便向组织递交了结婚报告。1945年8月15日,李 尚文同志与张苏影同志穿着发白的土灰色旧军衣和手 编的布带草鞋,在战友们的庆贺声中完成了结婚仪式 ,婚礼配乐是父亲唱的《到八路军去》。 婚礼举行后,还未来得及过新婚之夜,部队便接 到了连夜开拔的命令。第二天晚上,两人才在一孔没 炕的破窑洞里,躺在一副满是大洞小眼的担架上度过 了新婚之夜。新婚第十天,父母所在的部队经过一番 血战,攻克了河南清化城,灰头土脸的父亲和母亲提 着枪进了城。两人走在清化城的街道上,眼前弥漫着 浓浓的黑色硝烟,脚下到处是烧焦的日本兵尸体,还 有几具尸体挂在了路旁的窗户上。父亲和母亲边走边 找,找啥呢?他俩是想找家照相馆,拍张结婚照。上 帝貌似被他们的浪漫打动了,在他们转了大半条街后 ,终于找到了一家照相馆。两人好不容易才拍开了照 相馆的门,和颜悦色地对惊魂未定的老板说:“我俩 刚结婚,想拍张结婚照。” 日本人投降后,父亲所在的15军归秦基伟将军指 挥,在淮海战役中大出风头,拿下了黄维兵团。随后 转战云贵高原,父亲作为15军45师135团政委,还曾 兼任过贵州毕节地区织金县委书记。 新中国成立后,父亲又参加了抗美援朝战争。 1952年10月14日,范佛里特指挥的联合国军向上甘岭 地区的597.9高地和537.7高地北山发起了突然进攻 ,这就是著名的上甘岭战役。而在上甘岭战役中,顽 强击退联合国军的就是父亲所在的15军。 上甘岭战役打出了15军的知名度,后中央军委将 15军改编成了我军中唯一的空降军,成为中国最精锐 的快速反应部队。父亲当时是15军45师政委,他所在 的45师,日后因在2008年汶川大地震中完成强行空降 救人任务而闻名全国。P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