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好看了!奇妙的手绘图解茶百科(凤凰生活)

太好看了!奇妙的手绘图解茶百科(凤凰生活)
作者: 茶的故事
出版社: 江苏科技
原售价: 78.00
折扣价: 38.30
折扣购买: 太好看了!奇妙的手绘图解茶百科(凤凰生活)
ISBN: 9787571328238

作者简介

简介:专注于茶的内容及电商团队,您身边的茶专家。2013年创立,陆续在微信公众号、微信视频号、今日头条、抖音等平台分享有趣、有料、与日常饮茶相关的茶知识,超过200万粉丝在“茶的故事”各自媒体平台学茶、玩茶、买茶。著有畅销书《好喝!3分钟爱上中国茶》。 央视记录片《茶,一片树叶的故事》媒体支持机构 新榜中国微信公众号500强

内容简介

精彩书摘: 中国的4大茶区 如今国内茶叶的产区主要分布在温暖湿润的南方,以及部分北方省份,按地形和气候特征可以分为江南茶区、江北茶区、华南茶区、西南茶区,每个区域都高山迭起、茶园密布,同时又各有特色。 江北茶区——我国最北的茶区 以产绿茶为主,包括山东、河南、陕西、甘肃等省份的南部地区,最北至山东的日照、崂山一带。再往北则气候寒冷,不适宜茶树生长了。 名茶举例 山东:日照绿茶、崂山绿茶 河南:信阳毛尖 陕西:泾渭茯茶、紫阳富硒茶 甘肃:陇南绿茶 西南茶区——我国最古老的茶区 主要包括云南、四川、贵州、重庆、西藏等省区。其中云贵高原的古树茶资源丰富,是茶树的发源地,以出产绿茶、红茶、普洱茶为主。 名茶举例 云南:普洱茶、滇红 四川:川红工夫、蒙顶黄芽、 雅安藏茶 贵州:都匀毛尖、湄潭翠芽 重庆:重庆沱茶 西藏:林芝春绿 江南茶区——我国茶叶的主产区 此区域四季分明、河道纵横,无过度寒冷气候,密集分布着国内出名的茶品种,以绿茶、黑茶、红茶为主,名茶品种多,主要包括浙江、江苏、安徽、江西、湖南、湖北等省份。 浙江:西湖龙井、安吉白茶、九曲红梅 江苏:洞庭碧螺春、南京雨花茶 安徽:黄山毛峰、太平猴魁、六安瓜片、祁门红茶 江西:庐山云雾、狗牯脑茶 湖南:安化黑茶、君山银针 湖北:恩施玉露、老青砖 华南茶区——产出的茶类最多样的茶区 主要包括福建、广东、广西、海南、台湾地区等省份,大部分区域气候温暖湿润,极适合茶树生长,盛产优质乌龙茶、白茶、红茶、花茶等茶品种。 名茶举例 福建:正山小种、武夷岩茶、铁观音、福鼎白茶 广东:凤凰单丛、英德红茶 广西:梧州六堡茶 海南:白沙绿茶 台湾地区:冻顶乌龙、阿里山乌龙、东方美人茶 制茶流程与茶叶分类 目前茶学界将茶叶分为六大类:绿茶、白茶、黄茶、乌龙茶、红茶、黑茶。它们彼此的差异本质上是发酵度的差异,下面就来看看六大茶类的基本制作流程吧! 茶叶采摘之后,在茶叶加工厂按照一定的流程制作成各种品类的茶,其中的每一个环节都是人们为了获得一口好喝的味道,在千百年历史中积累而来。即使是相同的鲜叶,也会因不同的加工工艺,最终表现出差异很大的形状、香气与滋味。 绿茶 茶叶鲜叶中的酶是茶叶发酵的催化剂,如果想要保持茶叶鲜绿,需要尽早终止发酵,即去除茶叶中的酶。基于经验,人们学会了利用热力破坏酶活性,保留茶叶中的茶多酚、叶绿素等,形成清汤绿叶、苦后回甘的特点。此外,热力还能去除叶片中的青臭味,激发香气,这些就是绿茶制作的原理。 制作流程:① 热力杀青② 揉捻成形③ 干燥④ 绿茶(初制) 杀青一般用锅炒或蒸汽的方式,破坏茶叶中酶的活性,使其终止发酵,将茶叶品质固定下来。同时茶叶受热变软,之后会更好成形。揉捻是在茶叶上施加力量,可以形成各种想要的形状;此外还能将部分细胞揉破,让茶叶更易出味。 干燥可以用热风烘干、锅中炒干、日光晒干等方式,最终含水量降到7% 以下,形成干燥的、易于保存的干茶。 乌龙茶 人们发现鲜叶采摘回来时,一路的颠簸晃动,使茶叶出现了更浓郁的香味。经过反复试验,在热力杀青之前先将茶叶反复摇动、静置发酵,产生了奇妙的花果香,这就是乌龙茶的工艺原理。目前在摇动、静置发酵,乃至之后的烘焙等步骤中,制茶师傅可以灵活调节力度、时间、温度等各种参数,风味类型可以千变万化。 制作流程:①萎凋失水②做青③热力杀青④揉捻成形⑤干燥⑥乌龙茶(初制) 用日光稍微晒一晒,茶叶轻度失水,内部发生一些激发香味的反应,这种方法在其他茶类中也很常见。 摇动几十秒使茶叶边缘受损,静置至少1 小时发酵,这两步反复多次,称为“做青”。做青过程中,叶片内部在酶的参与下发生各种反应,水分重新分布,青草味消退,芳香味产生。叶片上还有颜色变化,常见“绿叶红镶边”的现象。 做青之后,乌龙茶便有了风味基础,后续步骤和绿茶相似,即用杀青工艺终止发酵,将品质固定下来。 黄茶 偶然的工艺失误,也会产生新的茶类,黄茶最初就是人们在制作绿茶时,半途搁置太久,茶叶发黄所致。这个过程中不需要氧气(或只需要少量氧气),从而产生了一些绿茶原本没有的色香味,这就是黄茶的工艺原理。 制作流程:①热力杀青② 闷黄③ 揉捻成形④ 干燥⑤ 黄茶(初制) 黄茶的特点主要是闷黄工序带来,闷黄就是用湿布或食品级的纸将茶叶覆盖,隔绝氧气,让茶在 湿热的条件下进行发酵。此环节可以和杀青交替进行多次,也可以在揉捻成形或适当干燥之后进行。 黑茶 时间往往会带来新风味的灵感。边疆少数民族因为饮食油腻,瓜果蔬菜较少,所以常用本地强健的马匹向中原换取茶叶,以茶易马的茶马古道由此而来。当时换取的还是绿茶,由于山高路远,日晒雨淋,绿茶发生了一定程度的氧化,颜色变深,滋味变得醇厚,还有陈香,这便是黑茶工艺的雏形。 制作流程:①热力杀青② 揉捻成形③ 初步干燥④ 渥堆发酵⑤ 干燥⑥ 黑茶(初制) 黑茶的渥堆发酵是品质形成的关键,茶叶堆放成一定高度后(通常为60 ~100cm),在一定的温湿度下会产生大量的微生物,微生物代谢与茶叶的氧化共同形成一种深度的发酵。在此过程中茶叶颜色开始发红发黑,并焕发陈香。 红茶 红茶的做法并非源自绿茶,而是偶然发现的一种新的制茶方式。人们发现茶叶不经过炒制,直接进行氧化发酵,茶叶就会由绿变黄,再变红,烘干或焙干后形成红汤红叶、口感温和甜润的特点,这就是红茶的工艺原理。这个过程茶多酚被氧化成很多产物,刺激性小,包容性大,成为许多调饮茶的茶底首选。 制作流程:①萎凋失水② 揉捻成形③ 氧化发酵④ 干燥⑤ 红茶(初制) 前期通过摊晾或鼓风的方式,让茶叶在数个小时里失去一些水分,这个过程会提高茶叶的酶活性,显现茶香,为后续的发酵做物质积累。之后的揉捻会稍重,让细胞破损率达到80%~90%,以便充分发酵。 与黑茶的渥堆发酵不同,红茶的发酵不需要微生物的参与。茶叶在发酵的竹筐中与空气中的氧气发生反应,叶色逐渐变红,品质熟化,花香、果香显现。 白茶 白茶的制作在工序上算是所有茶类中最简单的,它的关键在于掌握前期茶叶失水的节奏和程度,最传统的是靠日晒来调节,这可能是人们最早处理茶叶的方法了。 制作流程:① 萎凋失水② 干燥③ 白茶 白茶与乌龙茶、红茶的萎凋原理类似,但做法不同。白茶的传统做法是将茶叶摊在竹筛上,在日光下晒一段时间,积累许多白茶的特有风味。待鲜叶失去七八成水分后,再慢慢烘干。 茶的健康秘密 健康是人们喝茶最底层的需求,在经历了药用—食用—饮用这条演变路径后,茶成为生活中不可忽视、中国家庭必备的健康饮品。 茶中主要的有益物质 茶多酚(占茶叶干重的18%~36%) 茶多酚是30 多种酚类物质的混合,也是茶中含量最高的成分,有很强的抗氧化作用,可以防止正常细胞和组织的损坏,减缓衰老,抗菌消炎的效果也很明显。同时,茶多酚对茶汤的浓厚度、苦涩感、回甘等影响显著。 生物碱(占茶叶干重的3%~5%) 茶叶中的生物碱大部分为咖啡因及少量的茶叶碱、可可碱,有明显的提神、消除疲劳作用,还可增强心脏搏动能力和尿液排出能力。 茶氨酸(占茶叶干重的1%~2%) 茶中的氨基酸有50% 是茶氨酸,它是一种神经舒缓剂,可以使人平静,同时减缓咖啡因的作用,使人不会过度兴奋。在滋味上,它能让一杯茶有很鲜甜的感觉。 茶多糖(占茶叶干重的0.5%~3%) 茶多糖是一些复合的糖,它们不带甜味,但具有降糖、降血脂、抗血栓的作用,尤其在一些原料比较成熟、粗老的茶中(如黑茶、乌龙茶等)含量更高。 EGCG EGCG 属于茶多酚中的核心成分——儿茶素的一种,号称茶中“最强抗氧化剂”,其抗氧化性是维生素C 的100 多倍,是维生素E的20多倍,有助于延缓机体衰老。 γ- 氨基丁酸 γ- 氨基丁酸属于氨基酸的一种,是一种对神经传导有积极影响的物质,可以安定精神、增强记忆力、改善更年期和老年综合征等。 茶的健康功能一览 抗辐射 茶的抗辐射、修复损伤效果已经过小白鼠实验的证实,可防止紫外线等电磁辐射的影响,对常面对屏幕的现代人有益。 口腔健康 茶中的氟可以健齿固齿,茶多酚的消炎杀菌能力可去除口腔异味,促进口腔溃疡愈合。 杀菌消炎 茶多酚有较强的杀菌消炎作用,例如口腔溃疡患者就可以通过含漱茶水缓解症状。 促进消化 茶可以促进肠胃蠕动,改善脂类代谢,减少油脂吸收。可当作促消化、解油腻的饮料。 利尿 茶中的咖啡因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帮助肾脏泌尿并排出。 提神醒脑 茶中的生物碱有明显的兴奋中枢神经作用,可振奋精神,减少睡意,降低疲劳感。 舒缓神经 饮茶后一段时间,氨基酸等安神物质会抵消生物碱的提神作用,降低血压,人转为神经舒缓、身心放松的状态。 降血压、血脂、血糖 长期保持喝茶习惯,茶中的活性成分有助于改善心血管的各项指标。 抗氧化 人体代谢过程中会产生一些不稳定的自由基,自由基过多可诱发多种疾病。茶中多种抗氧化成分可以清除自由基,减少疾病发生。 品茶的4个基本感觉 品尝一杯茶,需要尽可能多地调动感官,包括视觉、嗅觉、味觉等,它们和大脑相连,感受和记忆着茶带来的一切。 视觉:观赏和观察 观赏:中国茶的饮用很注重全方位的有问题等。欣赏,均匀、细致的干茶,清澈的茶汤,看着都是一种美的享受。 观察:经验老到的茶友会根据干茶外形、颜色等,判断茶的等级和分类,进而对冲泡方法有心理预估。观察茶汤可以直观感受到茶的纯净度和浓淡程度。泡完剩下的叶底,也会透露茶的老嫩、工艺是否有问题。 嗅觉:闻香气 茶叶中的芳香物质会被嗅觉细胞捕获,我们可以通过直接闻杯中的茶汤来感受香气,还可以闻盖碗的盖子、喝完的杯底等,体会香气的“留存”和“挂杯”感。茶汤入口后,因口腔和鼻腔是连通的,也会有一些挥发的香气被感受到。 味觉与触觉:滋味和质感 茶水中溶解的物质会被味蕾识别,然后传递到大脑,让人体会到鲜、甜、苦等,这些可称之为“滋味”或“味道”。 同时,口腔、喉咙与舌面一起感受到茶的浓度、刺激强度,连带的唾液分泌、水润或干燥等体验,这些可称之为“质感”。 体感:微妙的感受 茶汤入口之后,身体其他部分产生的可感知的变化,称为体感。比如血液循环加快带来的微微发热、出汗,神经的舒缓、放松感,可能出现的打嗝等。 以上所述的嗅觉、味觉、触觉、体感共同构成了茶的风味。 茶+ 水果 下午茶经常有水果和茶,那为什么不把它们结合一下呢?街边的水果茶店铺已经非常普遍,水果的酸甜和茶的清香走到一起,会呈现出怎样的精彩呢? 手打柠檬红茶 水果茶、柠檬茶都是大家最常见的爆款了,酸酸甜甜,回甘醒神。香水柠檬香气扑鼻,与带有天然花果香气的红茶很好地融合,建议选用滋味浓强、甜香明显的红茶。 材料:香水柠檬、自制糖浆、冰块、红茶(10g 滇红茶,250ml,沸水浸泡3 分钟,过滤备用) 制作步骤: ① 将香水柠檬切成3mm 厚的柠檬片,放3片入杯中。 ② 用捣棒用力捣压出汁。 ③ 倒入30ml 糖浆。 ④ 加入冰块。 ⑤ 倒入泡好的红茶茶汤。 ⑥ 搅拌均匀即可饮用。 编辑推荐: ? 一幅茶世界的绚丽图景,一种茶科普的全新体验,一段超有趣的寻茶之旅! ? 百万粉丝信赖的微信公众号“茶的故事”全新力作,一本书让您秒懂茶文化,趣享茶生活。 ? 从茶园到茶杯,各种超有趣热门话题全覆盖,内涵丰富,轻松获取茶知识。 ? 500多幅奇妙的纯手绘插画,与近300个茶知识点有机结合,生动图解,茶科普阅读新体验。 ? 12大专题视频超值赠送,深度讲解更多观点、知识,细致演示更多制作与品鉴技能,扫码即可免费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