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动物翻译官

你好,动物翻译官
作者: 赵序茅
出版社: 广东人民
原售价: 168.00
折扣价: 94.10
折扣购买: 你好,动物翻译官
ISBN: 9787218174389

作者简介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博士,兰州大学生态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兰州大学一带一路研究中心特聘教授,全国优秀青年动物生态学工作者,全国科普工作先进工作者,甘肃省青年联合会副主席,“典赞·2022科普中国”科研科普人物提名,金城首席科普专家,国际灵长类学会会员,中国灵长类学会理事,甘肃省科学技术普及学会理事。从事保护生物学研究,在国内外主流学术期刊发表文章30余篇,出版著作37部,多次获中国好书奖、梁希科普奖一等奖、全国优秀科普作品等。

内容简介

“辣眼睛”的大熊猫 《水浒传》第三十九回提到,宋江在浔阳楼醉酒题了反诗,酒醒后也很后悔。当时在衙门里当差的戴宗听到要拘捕宋江的命令,赶紧运起神行大法,赶在他人之前找到宋江,建议他装疯脱罪。然后戴宗再跟其他官差会合,假意前来捉拿,于是就有了这样一幕: 戴宗慌忙别了宋江,回到城里,径来城隍庙,唤了众人做公的,一直奔入牢城营里来。径喝问了:“那个是新配来的宋江?”牌头引众人到抄事房里,只见宋江披散头发,倒在尿屎坑里滚。见了戴宗和做公的人来,便说道:“你们是甚么鸟人?”戴宗假意大喝一声:“捉拿这厮!”宋江白着眼,却乱打将来,口里乱道:“我是玉皇大帝的女婿,丈人教我领十万天兵,来杀你江州人。阎罗大王做先锋,五道将军做合后。与我一颗金印,重八百余斤。杀你这般鸟人!”众做公的道:“原来是个失心风的汉子,我们拿他去何用?”戴宗道:“说得是。我们且去回话,要拿时再来。” 唉,可见为了自保,江湖大哥也顾不得形象啊!在一些影视作品里,这一情节甚至被演绎成宋江把这些污秽之物往嘴里塞。但是很不幸,他一顿操作猛如虎,奈何举报他的黄文炳一心想要靠查办此事升官发财,识破了这个伎俩,宋江最终还是没能蒙混过关。但你肯定想不到,同样是为了生存,我们的国宝大熊猫也曾经做过类似的事情。 中科院动物研究所魏辅文院士团队长期观察和研究大熊猫。在2007年,他们无意中发现,大熊猫竟然会把马粪涂抹在自己身上。我们的国宝竟然有如此癖好,真让人大跌眼镜! 如此行为自然引起了魏院士团队的关注,他们马上展开了相应的研究。 首先需要弄清楚的是,这次发现是个例还是普遍现象。如果是大熊猫中的某个体一时心血来潮的偶然行为,那就没有什么研究价值;如果是普遍存在的行为,那就要一探究竟了。 团队为了观察大熊猫,在陕西佛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布设了红外相机,这样可以尽可能保证全天候观察,避免错过某个精彩瞬间。 从 2016 年 7 月 到 2017 年 6月,该摄像机共记录了 38 次“滚马粪”行为,一次活动的平均时长为141.3秒。这证明了研究者们此前的猜想:这不是偶然行为。 研究者还为大熊猫的“滚马粪”行为赋予了标准化定义,甚至还给这个行为起了一个学术名称——horse manure rolling(滚马粪),英文缩写为“HMR”。 团队还发现,大熊猫对自己要使用的马粪要求很高,只有新鲜的(10 天内的)粪便,它们才会选用。而超过 10 天的马粪,看起来对它们没有任何吸引力。不止如此,每 次涂马粪,大熊猫都异常认真,还会在其中翻滚,好让自己的脸和身体都均匀地涂上马粪。“滚滚”们的这个癖好,可真是辣眼睛…… 但这种行为真的令人迷惑啊!它背后的意图是什么呢?换言之,这一行为对于大熊猫的生存有何意义? 要回答这一问题,还需要从两方面入手:一是大熊猫本身,二是马粪本身。我们先从大熊猫身上找原因,看看大熊猫是全年都有这种行为,还是某一个季节才有。 观察表明,大熊猫只在冬季才有这种行为。通过进一步观察发现,在气温 -5℃-15℃的时候,大熊猫才会进行这种活动,且温度越低,它们涂抹马粪的行为越频繁。 接着,我们来了解一下大熊猫冬季的生活环境。佛坪保护区所在的秦岭山地,冬季严寒,这样的气候条件,对于所有的动物生存都是一种考验。为了保暖,这里的动物有的选择“开源”,囤积了大量食物或者体内脂肪;有的选择“节流”,比如大熊猫的亲戚黑熊,就选择通过冬眠来降低自己的能量消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