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孩子的散文阅读课(叙事篇)

给孩子的散文阅读课(叙事篇)
作者: 编者:王芳|责编:夏应鹏
出版社: 北京联合
原售价: 49.50
折扣价: 39.60
折扣购买: 给孩子的散文阅读课(叙事篇)
ISBN: 9787559647467

作者简介

王芳,知名主持人,电视节目制作人,新浪知名博主,畅销书作家,“第1训练营”创始人。 官方微博:@主持人王芳 代表作 《我是爱情课代表》《一个孕妇三个帮》

内容简介

打橘子 俞平伯 导读 俞平伯的这篇散文,一 上来就引用了张岱的《陶庵 梦忆》之语“越中清馋无过 余者,喜啖方物”,奠定了 这篇文章追忆过往、眷恋故 土的主题。 本文语言自然流畅又趣 味十足,可见作者写作功力 之深厚。初读本文,你可能 会觉得作者在就“打橘子”这 件童年小事,反复地描摹刻 画,好像恨不得将他知道的 关于橘子的一切都说出来。 可是如果你再读几遍,仔细 揣摩的话,就会发现作者整 篇文章虽然繁笔居多,但其 中的每句话、每件事,对于 传递文章主题来说,都是不 可或缺的。尤其是描写小伙 伴们讨橘子的各种方式,极 其详尽,颇有些故意为之的 意味。好像不这样,就不足 以将作者对那段生活的眷恋 之情表达清楚似的。 繁而不烦、充满趣味、 文笔细腻,大概就是这篇文 章值得我们一读再读的魅力 所在。 陶庵说:“越中清馋无过 余者,喜啖方物。”其中有 一种是塘栖蜜橘。(见《梦 忆》卷四)这种橘子我小时 候常常吃,我的祖母她是塘 栖人。橘以蜜名却不似蜜, 也不因为甜如蜜一般我才喜 欢它。或者在明朝,橘子确 是甜得可以的,或者今日在 塘栖吃“树头鲜”,也甜得不 含胡的,但是我都不曾尝着 过。我所记得,只是那个样 子的: 橘子小到和孩子的拳头 仿佛,恰好握在小手里,皮 极薄,色明黄,形微扁,有 的偶带小蒂和一两瓣的绿叶 ,瓤嫩筋细,水分极多,到 嘴有一种柔和清新的味儿。 所不满意的还是“不甜”,这 或者由于我太喜欢吃甜的缘 故罢。 小时候吃的蜜橘都是成 篓成筐的装着,瞪眼伸嘴地 白吃,比较这儿所说杭州的 往事已不免有点异样,若再 以今日追溯从前,真好比换 过一世界了。 城头巷三号的主人朱老 太爷,大概也是个喜欢吃橘 子的,那边便种了七八棵十 来棵的橘子树。其种类却非 塘栖,乃所谓黄岩也。本来 杭州市上所常见的正是“黄 岩蜜橘”。但据K君说,城头 巷三号的橘子一种是黄岩而 其他则否,是一是二我不能 省忆而辨之,还该质之朱老 太爷乎? 从橘树分栽两处看来,K 君的话不是全无根据的。其 一在对着我们饭厅的方天井 里。长方形的天井铺以石板 ,靠东墙橘树一行,东北两 面露台绕之。树梢约齐台上 的栏杆,我们于此伸开臂膊 正碰着它。这天井里,也曾 经打棍子,踢小皮球,竹竿 拔河,追黄猫……可惜自来 嬉戏总不曾留下些些的痕迹 ,尽管在我心头每有难言的 惘惘,尽管在他们几个人的 心上许有若干程度相似的怀 感。后之来者只看见方方正 正的石板天井而已,更何尝 有什么温软的梦痕也哉! 另一处在花园亭子的尽 北畸角上,太湖山石边,似 不如方天井的那么多,那边 有一排,这儿只几株橘子而 已。地方又较偏僻,不如那 边的位居冲要易动垂涎,所 以著名之程度略减。可是亭 子边也不是稀见我们的脚迹 的,曾在其间攻关,保唐僧 ,打水炮,还要扔白菜皮。 据说晾着预备腌的菜,有一 年特别好吃,尽是白菜心, 所以然者何?乃其边皮都被 我们当了兵器耳。 这两处的橘子诚未必都 是黄岩,在今日姑以黄岩论 ,我只记得黄岩而已。说得 老实点,何谓黄岩也有点记 它不真了,只是小橘子而已 ,小橘子啊,小橘子啊,再 是一个小橘子啊。 黄岩橘的皮麻麻札札的 蛮结实,不像塘栖的那么光 溜那么松软,吃在嘴里酸浸 浸更加不像蜜糖了。同住的 姑娘先生们都有点果子癖, 不论好歹只是吃。我却不然 ,虽橘子在诸果实中我最喜 欢吃,也还是比他们不上, 也还是不行。这也有点可气 ,倒不如干脆写我的“打橘 子”,至于吃来啥味道,我 不说!——活像我从来没吃 过橘子似的。 当已凄清尚未寒冽的深 秋,树头橘实渐渐黄了。这 一半黄的橘子,便是在那边 贴标语“快来吃”。我们拿着 细竹竿去打橘子,仰着头在 绿荫里希里霍六一阵,扑秃 扑秃的已有两三个下来了。 红的,黄的,红黄的,青的 ,一半青一半黄的,大的, 小的,微圆的,甚扁的,带 叶儿的,带把儿的,什么不 带的,一跌就破的,跌而不 破的,全都有,全都有,好 的时候分来吃,不好的时候 抢来吃,再不然夺来吃。抢 ,抢自地下,夺,夺自手中 ,故吃橘而夺,夺斯下矣。 有时自己没去打,看见别人 手里忽然有了橘子,走过去 不问情由地说声“我吃”!分 他个半只,甚而至于几瓤也 是好的,这是讨来吃。 说得起劲,早已忘了那 平台了。不是说过小平台栏 杆外,护以橘叶吗?然则谁 要吃橘子伸手可矣,似乎当 说抓橘子才对,夫何打之有 ?“然而不然”。无论如何, 花园畸角的橘子总非一击不 可。即以方天井而论,亦只 紧靠栏杆的几枝可采,稍远 就够不着,愈远愈够不着了 。况且近栏杆的橘子总是寥 落可怜,其原因不明。大概 有人“近水楼台先得月”了, 相传如此。 P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