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天佑(铁路巨擘)/名人传

詹天佑(铁路巨擘)/名人传
作者: 陈佩萱|责编:朱卫净//杨芹|绘画:李诗鹏
出版社: 人民文学
原售价: 35.00
折扣价: 20.70
折扣购买: 詹天佑(铁路巨擘)/名人传
ISBN: 9787020149827

作者简介

陈佩萱 从小爱好读书和写作,已出版的作品有《吃醋大丈夫》《阿欢》《爱的密码》《胖鹤丹丹出奇招》《谁是模范生》。

内容简介

1. 出生于家道中落时 又到了年底,詹兴洪对着今年茶叶生意的账本唉声叹气。生意一年不如一年,让他的心里郁闷极了。 正在为丈夫缝制冬衣的陈氏,听到叹气声,抬起头关心地问:“怎么 了?” 詹兴洪不愿将这种烦心事跟妻子说,便回避道:“没什 么。” “哦?”聪慧的陈氏瞥了眼丈夫桌上的账本,心里有些明白了,但她并不点破,只是淡淡地说:“没什么就好,就算今年茶庄的收入不好也没关系,只要明年多做点生意就可以补回 来。” 詹兴洪一听,知道妻子已猜中实情,便不再隐瞒,说:“我打算把茶庄关起来,结束营 业。” “为什么?”陈氏有些诧异。 她当然知道茶庄这几年处于亏本状态,可是茶庄是祖传的家业,岂能说关就关,这可是会落得“败家子”的恶名啊!因为詹家的茶庄已历经三代,是由詹兴洪的祖父所创,詹兴洪的父亲将它发扬光大,直到最近几年才传给詹兴洪 的。 詹兴洪的祖父詹文贤a是乾隆时代的太学生,不但很有学问,也很擅长经商。头脑灵活的他见许多外地人到他的家乡安徽婺源县买茶叶,便觉得做茶叶生意似乎不错,于是开起茶庄来,将茶叶运到广东贩卖。为人诚实机警的他,很快就建立起不错的商誉,为詹家茶庄打下很好的基 础。 而詹兴洪的父亲詹世鸾,不但人长得英俊潇洒,头脑更是聪明。他年纪轻轻就开始在茶庄里帮忙,所以一继承家业,就非常得心应 手。 有丰富经商经验的他,一得知广东跟海外要开始通商,便觉得茶叶贸易必会有更大的商机,于是为了占据天时地利,他毅然决定把家和茶庄从安徽搬到广州城去,结果生意越做越 大。 赚了钱的詹世鸾非常慷慨,除了拿出一大笔钱来兴建文社和购置祭拜詹家祖先的“祠田”外,他还办了一座学塾,聘请了有学问的秀才张老先生,教导詹兴洪和邻里的孩子,造福地 方。 除此之外,詹世鸾还出钱出力,带头组织了“安徽会馆”,让到广州城打拼的安徽同乡有个互相联系感情和求取帮助的地方。他还被同乡们推为“安徽会馆”的会 长。 就这样,詹世鸾的声望一天高过一天,他过世时,丧礼办得非常隆重,不仅是广州城里的安徽同乡,连乡里有名望的人也都来吊 祭。 可是,自从詹兴洪继承父业以来,不但无法将茶庄生意发扬光大,甚至连守成都很难做到。一方面是因为他的个性内向,有书呆子气,不适合做生意,另一方面也因为整个大环境不好。当时内有太平天国运动a,外有英国、俄国、法国等列强入侵a,国家战火不断,局势不稳,茶庄的生意因此深受影响,近几年更是连连亏本。 见丈夫沉默不语,陈氏再次追问:“你为什么想关掉茶庄 呢?” 现在一家人的生计都靠茶庄的收入来维持,若是关了,他们要靠什么维生呢? “现在,茶叶越来越难销售到海外,而茶庄的开销却仍然那么大,每年老是这么亏本也不是办法。因此,我想把这里的茶庄关起来,到南海县乡下去开一家小商店,重新做起小本的茶叶生 意。” 既然丈夫已思虑周全,陈氏便立刻说:“这主意挺不错,我们就这么办 吧!” 詹兴洪很高兴自己的主张得到妻子的支持,但他还有一件更在意的事要问:“你是要留在广州城,还是 ……” “当然是跟你搬到南海县去 呀!” a 列强入侵:自从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中英鸦片战争清廷被打败后,列强便开始打中国的主意,有的从海上来,像英、法;有的从陆上来,像俄国。清朝的大片领土就这样给蹂躏得面目全非,老百姓更是生活困顿。 “可是那儿没有这里热闹,生活环境也没有这里好,交通更是……” “嫁鸡随鸡,嫁狗随狗!你到哪儿,我就跟到哪儿。”陈氏坚定地 说。 听了妻子的话,詹兴洪安心地笑了。他本来还担心住惯了热闹的广州城的妻子,会不愿意搬到偏僻的乡下去。 有了妻子的支持,詹兴洪很快就处理好了广州城的事务,把行李搬到南海县的乡下去了。可能是乡下的空气新鲜,生活压力也减小了的缘故,才搬去半年多,陈氏就怀孕 了。 怀孕后的陈氏摸着越来越大的肚子,心里常默默祈祷说:“但愿老天保佑,让我生个儿子,好接续詹家的香 火。” 十月怀胎后,就在清咸丰十一年(1861)三月十七日这一天,陈氏真的如愿以偿,生了个活泼可爱的胖儿 子。 刚生产完,陈氏虚弱地躺在床上,望着儿子开心得流下了眼泪,说:“詹家有后了!老天保 佑啊!” 抱着身体健壮、哭声洪亮的儿子,詹兴洪开心得合不拢嘴。他听见了妻子的话,灵机一动说:“咱们的儿子就取名为‘天佑’吧。” “为什么?”陈氏不解地 问。 “老天保佑 啊!” 恍然大悟的陈氏开心地说:“‘天佑’……这的确是个好名 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