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的性格(科学投资)

钱的性格(科学投资)
作者: 汪义平
出版社: 三联书店
原售价: 39.00
折扣价: 26.60
折扣购买: 钱的性格(科学投资)
ISBN: 9787108060945

作者简介

汪义平,美国哥伦比亚商学院MBA、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工学博士、上海交通大学医学博士、纽约神经学学院博士后研究科学家。80年代末参与投资上海和深圳的初期股票市场。90年代进入华尔街,曾任职于美国所罗门兄弟(Salomon Brothers)、史密斯巴尼(**ith Barney)和花旗集团(Citigroup)。1999年,创立美国 Jasper 资产管理有限公司(Jasper Asset Management, LLC),之后的十余年中,为投资者实现了成倍的资本增长和大幅超过标普500指数的累积净回报。2011年至2012年,担任中国银河证券资产管理总部董事总经理。近二十年职业投资生涯中,他投资过美国、*本、加拿大和中国的股票、债券、期货、期权、大宗商品和外汇等各种市场,经历过四次市场危机:1998年亚洲金融风暴、2000年互联网泡沫、2001年9·11事件和2008年**金融海啸,四次市场危机期间全部获得正收益,且年化净回报高达30%。2013年带领团队创建深圳嘉石大岩资本管理有限公司,三年时间从零开始,经历了2015年的暴涨暴跌,为投资者获取了远超于市场的收益。

内容简介

因此,资本市场这颗“心脏”的有效供血,是保 证实体经济健康有序发展的必要条件。而一些专业的 投资机构和投资者,包括公募基金、私募基金这样一 些投资机构,好比“冠状动脉”,又在为资本市场这 颗“心脏”起着输血的作用。因此,为了让资本市场 能够*好地为实体经济供血,“冠状动脉”也必须处 于一个健康的状态。这样才能保证资本市场这颗“心 脏”*健康、*有活力。 资本市场这颗“心脏”的健康和活力,有三个重 要指标可以衡量:稳定性、有效性、流动性。金融市 场的毒药 显然大家知道稳定性的重要程度。实际上稳定性 是资本市场发挥其效用*根本的前提。 人类的整个金融史、华尔街的历史都告诉我们, 系统论的原理也同样告诉我们,维持金融系统稳定的 根本性因素一个是参与者的理性,即对投资定价的科 学思考和实践;另一个是市场结构与机制的科学性。 而导致系统不稳定的因素虽也有许多,但其中*主要 的就是“非理性”或者叫“情绪化”,还有就是杠杆 。 杠杆会让市场系统里面的风险重新分布。比如一 位投资者从银行借了钱做杠杆,那么他的风险就集中 了,而银行的风险很小。在这个过程里,部分投资者 把风险集中到自己头上,从而使系统风险不均匀分布 。这个不均匀分布的风险,集中到非理性的投资人身 上,尤其是集中到散户和一些并不专业的“专业投资 者”身上的时候,危险就来了。 使用杠杆的整个过程,会导致强烈的正反馈机制 ,而强烈的正反馈机制则会导致市场系统不稳定(关 于正负反馈机制,详见本篇文章后面专业“小贴士” 的解释)。因此,保证资本市场的稳定性,首先要做 的事情是要把不理性、不专业的人跟杠杆分开,因为 情绪化与杠杆的结合正是导致市场不稳定的*根本的 原因。 关于这方面的案例很多。其实有些**专业的投 资者,在使用很高的杠杆时,也会导致系统的不稳定 。而大量非专业性投资者*不应该用很高的杠杆,因 为那会导致整个系统的崩溃。 随便举两个例子。一个是长期资本管理公司 (LTcM),长期资本合伙人约翰·麦瑞威瑟(John Meriwether)和他的合伙人、诺贝尔经济学奖的得主 罗伯特.c.默顿(RobertC. Merton),在投资领域 都是**专业的,但是他们所用的杠杆太高了,直接 导致了长期资本后来的关门,对整个金融市场也造成 了很大的冲击。 另外一个例子是2008年金融海啸。2008年金融海 啸是美国**纵容金融机构让老百姓零首付购买房子 引起的,而零首付买房子意味着其中的杠杆是无穷大 的。就算有5%的首付,杠杆也高达20倍。后来的事 实证明,这些巨量的高杠杆所产生的负面效应,对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