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江西人民
原售价: 30.00
折扣价: 18.90
折扣购买: 星子人物/星子历史文化丛书
ISBN: 9787210111771
晋代 翟汤 中华民族自从有文字记载的历史时期起,便有了关于 隐与隐士的传说和记载。三皇五帝时的隐逸之风,带有很 重的传奇色彩。庄子的《逍遥游》记载尧让天下给许由, 许由不受。自这以后各个朝代各个地方皆有隐士出现。在 魏晋南北朝时隐士更是成风,而庐山也正因为文人、隐士 让它的历史底蕴更厚重。 西晋末年,时局动荡,干戈相寻,民不聊生,玄学盛 行。不少读书人和士大夫为逃避乱世而厌弃仕途,借隐居 以终其身,那时庐山开始成为隐居胜地。晋宋期间,庐山 隐士以“翟家四世(翟汤祖孙)”和“浔阳三隐(陶渊 明、周续之、刘遗民)”最为著名。 “庐山东南五老峰,青天削出金芙蓉。”在庐山五老 峰下有天下第六泉的观音桥,从观音桥里往下走几里路到 玉京大队,再往里走,有一个村庄叫翟家垅,这里四面环 山,空气清新,往北走上几里便是号称天下四大书院之首 的白鹿洞书院。置身翟家垅五老峰面东而坐,良田美池坐 落在它的怀抱里,这里地灵人杰,是“浔阳四隐”翟汤、 翟庄、翟矫、翟法赐的故居。 翟汤,字道深,浔阳人,生于东晋初年。《晋书·隐 逸传·翟汤传》称其“笃行纯素,仁让廉洁,不屑世事, 耕而后食。人有馈赠,虽釜庾,一无所受”。王质又云, 翟氏汤、庄、矫、法赐四世,以隐行知名,皆柴桑人。司 徒王导辟,不就,隐居庐山,成帝时,庾亮荐之,召为国 子博士,不起,康帝复以散骑侍中召之,卒辞不赴。翟汤 为人敦厚纯朴,仁让廉洁,然不问世事,自耕自食。有人 要送他礼物粮食什么的,他都不接受。他的名望传播得很 远。他的德行让人敬畏。传说有一次强盗来到翟家垅,刚 进村口,有人来报,这是翟汤的屋场,强盗头目听后: “哦,既是翟隐士的村里,他是个有德行的人,不可冒 犯,走,回去。”这以后村里再也无人来犯。乡村邻里都 很依赖和信服他。他一生不求仕途,性爱山水。东晋初, 司徒王导推荐他做官,他推辞不接受,选择隐居庐山。始 安太守干宝与翟汤世交甚厚,有通家之谊,见其清贫,特 派人送给他一船货物,并叮嘱下吏说:“翟公廉让,你把 书信送到后,留下船货就赶快回来。”翟汤无法送回船 货,只得把货物变卖,换成绢帛,然后寄还干宝。干宝深 为叹服。 晋成帝咸和八年(333年)四月,咸康元年(335年) 八月,征西大将军庾亮向皇上上疏推荐他,成帝征他做国 子博士,翟汤又婉言谢辞不受。 翟汤虽隐迹山林,不问世事,却关心国家统一大业。 建元初,安西将军、荆州刺史庾翼举兵北伐,征讨后赵石 虎,大批征发境内的僮奴、宾客当兵服役,特下令主管官 吏免除翟汤的调役。翟汤闻知后,将家中仅有几个仆隶悉 数交给乡吏,乡吏奉命不接受。翟汤根据调役期限,又及 时将仆隶放免,使之成为国家编户,向官府纳税服役。翟 汤的名德再次闻于朝廷。为此康帝又征辟他为散骑常侍 (康帝建元元年六月壬午初二),翟汤又以年老多病为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