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人民文学
原售价: 37.00
折扣价: 21.50
折扣购买: 心海的消息(林清玄作品)
ISBN: 9787020125371
林清玄,**高雄人,散文大师,被誉为“当代散文八大家之一”,二十岁出版散文集《莲花开落》,正式走上散文创作的道路;三十岁前揽尽**各项文学大奖;三十二岁时入山修行三载,出山后写成“身心安顿”系列,风靡整个**地区;四十岁出版“菩提”系列,畅销数百万册。 他在文学上悲智双运,情境兼容,不断创造推新,自成一家之言。三十多年来,他著书百余部,且本本畅销。他的作品曾多次被中国大陆、港台地区及新加坡选入中小学教材,是**华文世界被广泛阅读的作家。
自在中学习佛法 多年来,我一直在阐明一个观点,就是要当一个 佛教徒之前,首先要当一个正常人。正常人便是在自 己的生活和生命中得到自在。昨天晚上,有十几个学 佛的朋友到我家来聊天,其中一位女士对我说,佛教 教人要压制**,所以出家人穿的衣服都是黑色或灰 色,在八关斋戒中也说,一个人不能喷香水、做头发 、佩戴香花、唱歌跳舞、睡高广大*。她痛苦地说: “我有时候很想穿漂亮的衣服,涂口红、戴耳环,却 又不敢,怕被别人批评说这个佛教徒怎么这样爱打扮 。”我告诉她说,其实我们应该认识到出家人和在家 人是不一样的,出家人是专业修行人,在家修行者是 业余的,尺度比出家人可以放宽一点。譬如我自己是 一个专业作家,所以我对写作的要求比较严格,如果 你是一个业余作家,一年只写两三篇,那么你对写作 的尺度便可以放宽一点。修行也是同样的道理,一个 佛教徒不必每天穿着白衣黑裙、脸色灰白,出门就摆 出一副严肃的样子,好像头上写了五个字:“我是佛 教徒”。若是如此,别人一定不敢和我们接近。其实 ,佛教徒并不需要如此,你想穿美丽的衣服、涂口红 、戴耳环都可以。我拿了一张观世音菩萨的相片给这 位女士看,说:“你看观世音菩萨多漂亮,袍的头发 梳得很好,宝相庄严,也戴耳环,一点不怕别人看不 起袍。” 还有一位小姐也偷偷告诉我内心的一个秘密,她 为此暗自苦恼不已,因为她总觉得听人唱歌比听念经 愉快,她怀疑自己的修行出了问题,暗地感到羞愧。 我告诉她说:“如果你觉得歌好听,就好好去听吧, 你听到念经感觉不如唱歌好听,也许是对经义不了解 ,或者在听经时,没有得到内在的启发和感动。根本 上,唱歌和念经应该一样好听,不然就有了分别的态 度。” 我曾经有两次听人唱歌**感动,一次是在寺庙 里,听到出家人在唱《三宝歌》。《三宝歌》是由弘 一大师作词、太虚大师作曲,一开始是:“人天长夜 ,宇宙暗暗,谁启予光明。”听了之后,不禁感动得 流泪。还有一次,我听忏云师父念《大悲咒》,他的 声音和态度有一种慈悲的力量,令我**感动,他所 念的节奏,我到现在还一直记住。我很讶异念经原来 也可以这么好听,我们之所以不觉得好听,只是因为 我们无法领会罢了。 当下,我便教这个小姐一个方法,要她以后听人 唱歌时,用听经的心情去谛听。当一个人的心很澄静 ,可以用听经的心情去听流行歌曲时,便会十分感动 ,像《其实你不懂我的心》便是在唱寒山子的一首诗 :“吾心似秋月,碧潭清皎洁。无物堪比伦,教我如 何说。”反过来说,当我们听到人念经时,可以抱持 听歌的心情,那般欢喜,有所期待,便会觉得念经很 好听。有一次,我听见如法师唱《叩钟记》,也听得 流泪,觉得他唱得**好,和流行歌曲同样好听,甚 至比任何流行歌都好听。 也就是说,我们不要排斥生活中所遭遇到的一切 ,不要使生活中遭遇的一切和佛法产生对立的状态。 有一次,我带孩子去看《六祖慧能传》这部电影,他 看完了之后,对我说:“没有成龙的电影好看。”我 也同意他的看法。并不是说六祖慧能无法感动我们, 而是拍电影者采取一种固定的、单调的、保守的形式 ,所以观众就不觉得好看。 P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