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山西古籍
原售价: 18.00
折扣价: 12.30
折扣购买: 孙子兵法尉缭子鬼谷子/中国家庭基本藏书
ISBN: 9787805989204
译文 要使心中的神灵之气旺盛,可以去效法五行之中的龙仙。精神之中聚 积着神、魂、魄、精、志等五气,其中的神气是主宰,心是神气居住的地 方,德则是人的本原。保养精神的途径,最终归之于道。“道”是天地万 物的开始,“一”又是道的开端,万物的创造,天地的产生,都是从“一 ”开始的。包容宏大、在无形之中化育万物的气,先于天地而成,看不见 它的形状,不知道它的名称,称它为“神明”。所以说,“道”是神明之 源泉,“一”是变化的开端,因此能够滋养五气,使心灵能够得道守一, 于是便产生养生之术。术是心气的“道”所居住之地,神受心气的役使。 人体的眼、鼻、耳等九窍和十二个感觉之处,是五脏之气的出入口,心则 是总的统领。本性从天而受的人,叫做真人。真人是与天合为一体的。懂 得了这个道理,而且是通过内心的修炼而懂得的人,就叫做圣人。圣人是 通过类推而知晓万物的。所以人诞生于天地之间,本性是一样的,以后随 着事物的变化而发生变化。人们认知事物并且加以分类是通过九窍,假若 有什么疑难迷惑,就要通过内心寻找答案,但内心仍有不通的时候。要想 使内心通畅,必须滋养五气,而且务必让精神停留在内心,这就叫做化育 。化育五气,是指从志气、思气、神气、德气这四个方面着手,其中的神 气是主宰。宁静平和,便可养气,养气的结果是使五气和顺。志气、思气 、神气、德气四个方面不衰竭,四面八方都存有威势,无所不为,保存下 来,让它停留在内心,这就叫做精神的变化归于自身,就叫做真人。真人 是与天同体、与道同合之人,执守专一而养育万物,怀有天道自然之心, 善施恩德滋养万物,用自然无为的方法包容意志和思想,从而施行威猛之 势。作为士人,如果通达了这一点,便可精神旺盛,从而培养意志。 培养意志要效法有灵性的乌龟。之所以要培养意志,是因为人的心气 不通达。心中有了欲望,就总想着去满足这些欲望。意志,是欲望的使者 。欲望多,那么心神便会分散,心神一分散,意志就会衰竭,意志衰竭, 那么思绪就不通畅了。因此说,心神专一不二,则欲望不会放纵,欲望不 放纵,意志就不会衰竭,意志不衰竭,那么思绪就条理而通畅了。条理通 达就会和顺通畅,和顺通畅了,那些杂乱之气便不会在胸中烦扰。所以, 在内应培养意志,对外应了解他人,意志培养好了,心气便通畅了,了解 了他人,职责便会分明。假如想用以考察别人,那么一定得首先了解对方 培养心气和意志的程度,知晓他的心气是旺盛还是衰竭,再考察他心气安 稳的程度,从而判断他的才能。意志不培养,心气便不稳固;心气不稳固 ,那么思虑就不通达;思虑不通达,那么意志就不坚实;意志不坚实,那 么应答就不敏捷;应答不敏捷,那么志气便会丧失,心气便会空虚;志气 丧失,心气空虚,也就失去了灵魂。灵魂一旦丧失,精神恍惚不安,那么 心、志、神三者就不能相融合一。培养意志的初始,务必要使自己安静; 自己安静了,那么意志就坚实;意志坚实,那么威势就不会分散。长久地 固守住神明,才能威慑别人。 使思虑充实可以效法媵蛇。充实思虑,即充实心气形成的思虑。心神 要安宁镇静,思虑要深刻长远。心神安静则精神充沛,思虑深远则计谋成 功。精神充沛,意志不乱;计谋成功,功业难犯。意志思虑安定,心绪就 会安稳,那么行为便不会错乱,精神得以凝结而不致分散。要知道心气所 寄居之处,奸邪之气也会乘机侵入,奸诈的阴谋也会令人迷惑,此时的言 语,不是发自内心。所以要使心术诚信,保持真一而不改变,等待别人与 你交流,倾听他们,考察他们。计谋是存亡的关键,思想不交流,那么所 听到的就不会详细而明白,暗地考察却得不到实情。计谋失败了,那么意 志无人相信,成为空虚而不实的东西。清静无为,力求五脏安静,六腑和 通,精神魂魄固守不动,就能在内心反省自己,用心灵倾听外界,让志虑 稳定下来,让思想进入空虚的境界,与神明往来。从而观察到盘古开天的 情景,知晓万物滋生演化的进程,看见阴阳转变的始终,推究人世间治理 的道理。足不出户就知道天下大事,日不窥视就知道天道运行的规律。不 用看见,就能命令外物,不用行走,就能到达目的地,这就叫做“道”。 了解了道,就可以上通神明,应对无穷, 分发威势要效法伏身待出的熊。分发威势,就是让自己的精神力量覆 盖住对方。所以,要使自己的意志安静而坚固,让精神聚积于心,那么威 势便能分布深广了。威势深广,那么内在的意志就坚实;内在的意志坚实 ,那么就不可阻挡;不可阻挡,那么就能分散别人的威力,撼动他的气势 ,如青天一样笼罩住他。用实在的去攻取虚无的,用优势去攻取劣势,犹 如用“镒”来较量“铢”一样容易。所以一有所动,便有人跟随,一有倡 议,便有人应和。别人弯曲一根手指,就能了解其馀的动作,变化动静全 部呈现,没有人能乘机干扰。仔细观察唱和和相应的情况,通过窥探发现 对方的弱点,动作变化明确,可以分散对方的威势。将要有所作为,一定 要先培养志气,隐藏起真实的意图,发现对方的漏洞。懂得了坚固自己的 意志,就是懂得了自我修炼。自己谦让,是在爱护别人。所以精神存养而 武力对抗消失,最终形成了自己的威势。 发散势力要效法凶猛的鸷鸟。发散势力,靠的是精神力量的役使。使 用这种方法,一定要找寻时机而动。威势整肃,内气强盛,抓住对方的弱 点,果断地采取行动,就会发散对方的力量。能让对方分散势力的人,胸 怀谦虚,意志饱满。意志衰竭而威力丧失,则精神不专,言辞空浮而变幻 不定。因此可以以对方的意志作为标准,再加揣测,采用相应的说辞,图 谋行事,配合长短方圆各种方式。若没有机会便不能分散威力,分散威力 ,必须待机而动,一行动势力就分散。因此善于判断机会的人,一定精通 积蓄内在的五气,向外探测虚实,行动而不丧失分散威势的目的。行动时 还要随顺对方的意志,知晓他的计谋。势力,是利益和祸害的决定性因素 ,是权变发挥其威力的关键。威势衰败,是由于精神没有认真而严肃地审 察的缘故啊。 转圆要效法猛兽。转圆,就是探测如圆环一样转动的、无穷无尽的计 谋。计谋无穷无尽,必须要有圣人的心胸,去探求深不可测的智慧之本源 ,再用深不可测的智慧来通达心术。神奇的自然法则虽说t昆沌一体,但仍 能辨别推论世上万物的变化,说明其中无穷无尽的意义。智谋和计策,各 有各的形态,或圆或方,或阴或阳,或吉或凶,依据事物的类别而各不相 同。因此圣人怀有各种谋略而加以应用,如转动圆环一样求得合乎事理。 早在发起造化万物的开始,动作行为便无不包容大道,从而观察到神明的 各个领域。天高地远没有极限,人问世事无穷无尽,事物各以类聚。圣人 施用计谋,必定预知它是凶还是吉,最终的结果是成功还是失败。转动圆 环,或者是转向吉祥,或者是转向凶险。圣人依据自然之道而预知存亡, 从而知道转圆为方。圆可以变化无穷,可使语言相合;方可以稳定不动, 可以处置事物。转化事物,可以观察计谋的成败;待人接物,可以观察进 退的意图。以上四种方法,均可融会贯通,总结出其要点,就可以连接其 他学说。 损益要效法灵验的蓍草。损益是用来处理危险的征兆的。事情有偶然 ,做事有成败。危险征兆的萌动,不可不加明察。所以圣人用顺应自然法 则来对待有德的人,交谈时考察他的言辞,看是否与事情相合。益,是指 对事物的了解。损,是为了付诸行动。损减之后再行说服,事情仍不可行 ,圣人便不再多加辩说。所以有智慧的人不因自己的言辞而放弃别人的言 辞,因而言辞不烦琐,内心不空虚;神志不迷乱,意念不偏邪。面对困难 的或容易的事,而后为之谋划,依据自然的规律作为实际的内容。使圆的 计谋不得施行,使方的计谋不能停止,这是最大的功劳。无论是增加还是 减少,都讲出相应的道理。用分散威势的方法加以变通,显现增益的威力 。危机的征兆一旦出现,就应及时而果断地加以处理。因此说,善于运用 损益之术的人,犹如决开千丈堤坝的洪水,又好比滚动圆石投向万丈深谷 ,势不可当。 P186-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