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武器大百科-陆战篇

二战武器大百科-陆战篇
作者: ZVEN可视化中心|
出版社: 民主与建设
原售价: 268.00
折扣价: 160.80
折扣购买: 二战武器大百科-陆战篇
ISBN: 9787513946469

作者简介

"ZVEN可视化中心,为数据创新而生,他们的愿景是创作既有视觉冲击力又蕴含丰富信息的创意产品,帮助受众能轻松、愉悦地理解每一个文化主题。 中心现有数百位顾问(军事专业技术顾问34位,教授级学术顾问47位,稳定合作的核心创作者上百位),专职策划编辑11位,专职3D建模人员5位,专职美术编辑4位,文创策划3位,长期合作的创作机构5家。已开发完成的图书有:《中国古代兵器大百科》《世界坦克大百科》,正在开发的图书有:《二战武器大百科:陆战篇》《二战武器大百科:海战篇》《二战武器大百科:空战篇》《世界轻兵器大百科》等。 ZVEN可视化中心秉承指文图书的专业学术特色和知识普及能力,旨在整合科普领域的专业资源,围绕“视觉创意+硬核数据”,创建全场景沉浸式文化生态。"

内容简介

"M3“李/格兰特” 1941年,M3中型坦克作为一种权宜之计被匆忙投入生产,以满足美国和英国对中型坦克的迫切需求。美国装甲部队指挥官小阿德纳·霞飞将军希望获得一辆将75毫米炮安装在旋转炮塔中的坦克,陆军军械局则认为以当时的水平很难设计出足够大的炮塔。于是75毫米炮被置于车体右侧,只能做角度有限的旋回,同时辅以安装37毫米炮的炮塔。为了尽可能地多装机枪,炮塔顶部还有一个可全向旋回的机枪塔。 法国战役之后,英国人不得不向美国购买M3中型坦克以弥补战争损失,但他们对M3 的原始设计并不满意。因此供英军使用的版本做了一定的修改,炮塔更为宽敞,取消了旋转机枪塔,并且按照英军的习惯将无线电系统安装在炮塔之内。这种英国“特供”版M3中型坦克被英军称作“格兰特”,与之相对应,美式炮塔版M3则在英军中获得了“李”的绰号。起这两个名字正是为了纪念美国南北战争中的北军总司令尤利西斯·格兰特和南军总司令罗伯特·李。 在M3“李/格兰特”上不难发现过时的战间期设计理念,以及因时间仓促造成的设计缺陷。但刚服役时它的确是武器装备最精良的坦克,并且拥有优秀的动力系统。1942年春季和夏季,这种防护尚可、火力凶悍的坦克投入北非战场,充实了英国装甲师的力量。它们促成了北非战局的转折,也见证了德国非洲集团军群的最后失败。从1943年开始,欧洲战区的M3不再扮演坦克角色,不过在缅甸战区仍然可以见到它的身影。 (摘自第138—139页) 黄鼠狼”Ⅲ 自行反坦克炮 苏德战争初期,德军在装甲力量方面处于劣势,短期内可行的一种应对方法就是生产自行反坦克炮。鉴于38(t)坦克的火力和防护都已显得落后,作为侦察坦克速度又太慢,德国人考虑将一些仍未停产的38(t)底盘改装成火炮运载工具。 1941年12月,安装了苏制的76.2毫米火炮的原型车制造完成,这就是最早出现的“黄鼠狼”Ⅲ。为了适应更大的重量,发动机功率增加到了150马力。火炮则采用PaK 36(r) 76.2毫米反坦克炮,由苏联的F-22师属火炮改进而来——苏德战争初期德军缴获了大量F-22火炮。从1942年7月起,希特勒下令将所有仍在生产的38(t)都用作自行火炮的底盘。这种“黄鼠狼”Ⅲ最终共生产了344辆,主要服役于东线的坦克歼击单位,亦有少部分被派往北非。 1942年6月,一种安装德制PaK 40/3 75毫米反坦克炮的“黄鼠狼”Ⅲ问世,称作“黄鼠狼”Ⅲ H。其火炮控制装置被安装在更低的位置,因此重新设计了战斗室,高度更低、重量更轻、防护更好。德制Pak40/3 75毫米炮性能与Pak 36(r) 76.2毫米炮相似,但炮身长度更短。“黄鼠狼”Ⅲ H可以携带38枚炮弹,比“黄鼠狼”Ⅲ多8枚。虽然重心相对“黄鼠狼”Ⅲ有所改善,但“黄鼠狼”Ⅲ H仍然不够稳定,机动性因此受到了一定的限制。“黄鼠狼”Ⅲ H从1942年下半年开始配发给坦克歼击部队,当年12月在东线参加作战行动,1943年还在突尼斯和意大利服役过,当时看来是一种实用且性能尚可的自行反坦克炮。 “黄鼠狼”Ⅲ家族的最后一个成员是“黄鼠狼”Ⅲ M,它同样是基于38(t)底盘的设计,但底盘布局采用了一种新方案,将发动机移到车体中部,这样火炮就可以安装在车体后部。这个型号于1943年5月开始生产,10 月达到最大月产量(141辆),1944年5月停产,以便为设计更完善的“追猎者”坦克歼击车腾出产能。1943年5月,隶属装甲师和步兵师的坦克歼击单位装备了“黄鼠狼”Ⅲ M。该型车在“黄鼠狼”Ⅲ系列中产量最大,在各个战区都服役过,1945年年初时仍有350辆可用于作战。 (摘自第182—183页)" "【超大版面,超大图片】 这是一本精装大12开的书,版面超大,并且可以180度摊平在桌面上,构成570毫米×285毫米的巨幅画面。内页采用128克哑光铜版纸,全彩印刷,表现力出众。再加上高清大图和精心设计的排版,一场视觉盛宴跃然纸上,迎面而来。 【画面逼真,图片考究】 书中包含472张高清3D渲染图,由职业建模师历时3年绘制而成,绘制过程中详细考证了武器装备实物。这些图片不仅真实还原了二战武器的本来面貌,还在光影效果上对实物做了优化和提升,让这些沉寂多年的沙场老将重新焕发了高光和亮色。 【用图说话,用图释理】 用202张线图和剖视图揭示武器的内部结构,用57张图解讲明武器的工作原理,能用图解说的问题决不过多堆砌文字。“自由枪机原理”“克里斯蒂悬挂”“脱壳穿甲弹”这些武器术语不再是抽象的概念,而是一幅幅清晰的画面。 【模块化知识,轻松阅读】 书中蕴含着丰富的知识点,包括武器的性能数据、独特设计、战场传奇、奇闻逸事,等等。它们将以模块化、碎片化的形式呈现,读者无论是想正襟危坐,系统地阅读,还是想随性所致,轻松地翻越,都会读有所得,有所收获。 【专家审校,品质保证】 《二战武器大百科.陆战篇》经过轻武器、爆炸物、坦克装甲车辆、模型制做等多个领域的多名专家精心审校,在具备较高的审美价值和趣闻性的同时也保证了准确性,知识和趣味齐聚,科普与硬核并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