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世图出版公司
原售价: 48.00
折扣价: 30.24
折扣购买: 2023安徽省教师招聘考试专用教材·小学教育综合知识·历年真题详解及标准预测试卷
ISBN: 9787510084058
中公教育教师招聘考试研究院,是中公教育旗下研究教师招聘考试研究与辅导的部门,多年来始终坚持“学员第一”的理念,汇聚了数十位兢兢业业的辅导与研究者,坚持紧扣考试自主研发。
安徽省教师公开招聘考试 小学教育综合知识标准预测试卷(一)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当前我国为教师实行的特定执业许可是(??)。 A.教师考核制度 B.教师聘任制度 C.教师资格制度 D.教师职务制度 2.下列不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规定的受教育者享有的权利的一项是(??)。 A.教学设施、设备、图书资料的使用权 B.按照国家规定获得奖学金、贷学金、助学金的权利 C.依法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D.完成规定的学业后,获得相应的学业证书、学位证书的权利 3.《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指出,“健全教学管理规程,统筹制定教学计划,优化教学环节”的主体是(??)。 A.教育部 B.省级教育部门 C.市县级教育部门 D.学校 4.下列选项中,不符合教师职业道德的做法的是(??)。 A.教师节接收学生自制贺卡 B.家有喜事时接受家长贺礼 C.规定学生购买大量辅导资料 D.出于爱心对学生严厉辱骂 5.孔子在《论语》中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这一表述体现了孔子(??)的教育教学思想。 A.因材施教 B.启发诱导 C.教学相长 D.长善救失 6.学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脱离始于(??)。 A.奴隶社会 B.原始社会 C.封建社会 D.近代社会 7.“多媒体辅助教学”的英文首字母缩写是(??)。 A.MAI B.CAI C.ICAI D.CAZD 8.新课改的基本任务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调整和改革基础教育的课程体系、结构、内容,构建(??)的新的基础课程体系。 A.符合人才培养规律 B.符合以人为本思想 C.符合素质教育要求 D.符合经济发展需要 9.人们常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这种说法强调的是教学应当帮助学生(??)。 A.发展能力 B.学习知识 C.培养个性 D.形成道德 10.张老师很喜欢学生,对学生经常是重赏识轻要求,其做法违背的德育原则是(??)。 A.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原则 B.教育影响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 C.长善救失原则 D.疏导原则 11.教师提问、检查作业,以对学生学习水平测试并反馈。这属于(??)。 A.形成性评价 B.标准参照评价 C.总结性评价 D.常模参照评价 12.人的身心发展有不同的阶段,“心理断乳期”一般发生在(??)。 A.幼儿阶段 B.青少年阶段 C.成年阶段 D.老年阶段 13.提出“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类的全部艺术”的教育著作是(??)。 A.《雄辩术原理》 B.《普通教育学》 C.《教育漫话》 D.《大教学论》 14.班主任开始从直接领导、指挥班级活动,逐步过渡到向学生提出建议,由班干部来组织、开展班集体的工作与活动。这说明班集体的发展正处于(??)。 A.集体自主活动阶段 B.核心初步形成阶段 C.组建阶段 D.自我服务阶段 15.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因素是(??)。 A.教学过程 B.教学设计 C.教学研究 D.教学反思 16.李老师经常强调自己对学生不负任何实际责任,给予学生充分的自由,不教授学习的方法,一切活动由学生自己进行;学生中有许多推卸责任、寻找替罪羊、容易激怒的行为,师生关系冷漠,教学效果较差。由此推测李老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可能是(??)师生关系。 A.专制型 B.放任型 C.民主型 D.友好型 17.杜威认为,教育目的只存在于“教育过程以内”,不存在“教育过程以外”的目的。该观点体现的教育目的价值取向是(??)。 A.社会本位论 B.个人本位论 C.宗教本位论 D.教育无目的论 18.科学课上,邓老师通过指导学生将高锰酸钾溶于水来讲解高锰酸钾的性质。邓老师运用的教学方法是(??)。 A.实验法 B.参观法 C.练习法 D.谈话法 19.某学校根据当地资源优势,将剪纸艺术开发成课程,并编印教材,制订教学计划与考核方案,把剪纸课程排入课表。按照相关的课程分类标准,这类课程属于(??)。 A.隐性课程 B.国家课程 C.校本课程 D.核心课程 20.教育信息化的发展迎来了教育形式和学习方式的重大变革。以下关于教育信息化的说法,错误的是(??)。 A.教育信息化要求全面运用线上教育技术 B.教育信息化是教育领域深刻改革的体现 C.教育信息化的基本特征是开放、共享、交互、协作 D.教育信息化的技术特点是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和多媒体化 21.意志的(??)是指能够完全自觉、灵活地控制自己的情绪,约束自己的言行的意志品质。 A.坚韧性 B.果断性 C.自制性 D.独立性 22.研究表明,长时记忆的编码主要采用了(??)方式。 A.无意编码 B.有意编码 C.自动编码 D.语义编码 23.一般情况下,对于认知风格为场依存型的学生,合适的教学方法是(??)。 A.为其提供无结构的材料,让他自己探索 B.鼓励学生自学 C.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让其总结出结构性知识 D.教师要给学生提供一些明确的指导和讲解 24.下列四个成语或俗语中,(??)是典型的迁移现象。 A.聪明过人 B.举一反三 C.物以类聚 D.思维敏捷 25.在韦纳的归因理论中,下列哪个因素不属于内部因素?(??) A.能力 B.运气 C.努力程度 D.自身状况 26.每个人都有被他人或群体接纳、爱护、关注、鼓励及支持的需要,这是(??)。 A.尊重需要 B.归属与爱的需要 C.安全需要 D.自我实现的需要 27.学生先学会写“火”字,有助于学习写“炎”字。这一现象属于(??)。 A.一般迁移 B.水平迁移 C.垂直迁移 D.具体迁移 28.人们通常认为美国人热情,英国人有风度,法国人浪漫。这种现象体现了(??)。 A.首因效应 B.近因效应 C.晕轮效应 D.刻板印象 29.学生学习了火车、自行车的概念后,再学习交通工具的概念。这类学习称为(??)。 A.上位学习 B.下位学习 C.并列结合学习 D.同位学习 30.(??)是指学生由于过度和不恰当地使用网络而导致的一种难以抗拒再度使用网络的着迷状态,并影响到其正常的学习和生活。 A.多动症 B.网络成瘾 C.恐惧症 D.强迫症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给的四个选项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 31.从作用的呈现形式划分,教育功能可分为(??)。 A.个体功能 B.社会功能 C.显性功能 D.隐性功能 32.近年来,某市教育局多次下发通知,明确规定小学和初中不得违反相关法规,分设重点班和非重点班,不得举办以应试为目的的提高班、实验班,也明确规定双休日和寒暑假不得补课或办补习班。然而,该市某小学依然存在重点班与非重点班现象,假期补课也一直在进行。依据相关法律法规,此材料中(??)。 A.教育局的要求正确,符合我国义务教育法的规定 B.教育局的要求不正确,违反我国义务教育法的规定 C.该小学做法正确,没有违反我国义务教育法的规定 D.该小学做法错误,违反了我国义务教育法的规定 33.理想师生关系的基本特征是(??)。 A.尊师爱生 B.心理相容 C.教学相长 D.民主平等 34.教师上课时遇到重点,声音会增强;遇到难点或易错字,会用彩色粉笔标出。这不符合的感知规律是( )。 A.强度律 B.活动律 C.差异律 D.组合律 35.人类思维可以从不同角度进行分类。根据思维探索目标的方向不同,思维可以分为(??)。 A.聚合思维 B.发散思维 C.形象思维 D.抽象思维 三、判断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36.教育现象是对教育活动最广泛的概括,是各种各样教育活动的外在表现,所有的教育现象都可以构成教育问题。(??) 37.课程设置是教学计划的核心,它具体勾画出实现培养目标的“蓝图”,是把教育目标与教育实践结合起来的桥梁。(??) 38.基础教育中,德育最广泛、最基本的途径是班主任工作。(??) 39.“师道尊严”的师生关系在今天的新课程改革中受到了责难,新课程改革认为师生之间的关系是一种交往对话的平等关系。(??) 40.个体主观能动性对人的发展起主导作用。(??) 41.教师体罚学生,经教育不改,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民事责任。(??) 42.情感只能成为意志行动的动力。(??) 43.“江山易改,本性难移”体现了人格的独特性。(??) 44.泛化与分化具有互补性,泛化是对事物的差异性有反应,分化是对事物的相似性有反应。(??) 45.小红利用谐音法记单词,用“俺不能死”记住“ambulance”的意思是“救护车”,这里小红运用了精细加工策略。(??) 46.学校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这种主导作用是无条件的。(??) 47.书面材料分析法是班主任了解学生基本情况的最简易的方法。(??) 48. 《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要求教师要重视小学生身心健康,将保护小学生生命安全放首位。(??) 49.学生的发展是班级管理的核心。(??) 50.陈述性知识习得速慢,遗忘也慢;程序性知识习得速度快,遗忘也快。(??)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51.为什么说教学具有教育性? 52.简述在教学中贯彻科学性与思想性相结合原则的基本要求。 53.简述加涅提出的五种学习结果分类。 54.简述教师根据遗忘规律指导学生进行复习的策略。 五、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15分,共45分) 55.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细心的周老师发现,班上苏同学那活泼淳朴的样子有一些改变,课上注意力不集中的现象也时有发生。周老师便找到和苏同学要好的几位同学了解情况,有同学反映曾经在某直播平台上看到苏同学做直播。于是周老师进行家访,苏同学是单亲家庭(母亲意外早逝)的留守儿童,她奶奶称赞自己的孙女乖巧懂事,只是最近一段时间苏同学晚上回家迟了,苏同学解释为初一作业越来越多,在学校做完作业才回家。 晚自习下课后,周老师跟踪发现,苏同学走进学校附近的一家销售美容产品的商店,跟进去时却没找到她。周老师经过追问 《安徽省教师招聘考试专用教材·小学教育综合知识·历年真题详解及标准预测试卷》是中公教育安徽教师招聘考试研发团队在深入研究安徽省教师招聘考试要求和真题的基础上,精心编写而成,本试卷具有以下特色: (1)精选习题,洞悉考情 试卷中的试题都经过了中公教育安徽教师招聘考试研发团队的精心选择,帮助考生从整体上把握考试的难度,全面熟悉安徽省教师招聘考试考查的特点和命题趋势,为考生的复习备考指明方向,点亮教师招考的征程。 (2)预测考点,科学备考 试卷为考生量身打造,注意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每套标准预测试卷的难度、考点分布均与真题相契合,帮助考生在练习的过程中,把握考试脉搏,掌握解题技巧,夯实基础考点,有效应对考试。 (3)深度解析,讲解细致 试卷的题目和答案均经过研发团队多次讨论和反复推敲,力求答案准确、解析透彻,引导考生在解题过程中理清解题思路,举一反三,能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让备考更轻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