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林法则(欧洲与德国之道)(精)
作者简介
作者是英国退休高级外交大使,曾在伦敦圣保罗学校和牛津大学皇后学院接受教育。他于1966年离开牛津大学时加入了英国外交部。在早期的外交生涯中,他专门就欧洲的政治、经济和安全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
内容简介
1.没有人愿意挑战德国 政府 2011年11月,一位在 自己国家以外鲜为人知的 德国政客,因为在一次演 讲中吹嘘“欧洲突然开始 说德语了”而获得了安迪· 沃霍尔式的15分钟名声。 基督教民主联盟(简 称:基民盟)议会政党团 体领导人沃尔克·考德明 确指出,他的讲话并不只 有字面上的象征意义。他 说的不只是德语的使用, 还有德国政府关于如何在 欧元地区实现经济稳定— —消除预算赤字、提高税 收和减少公共支出——的 观点,现在已被德国之外 的所有欧洲国家认同。 他说的这两方面都没 错。演讲发表几周后进行 的一项调查显示,在过去 的5年中,欧洲学校里将 德语作为外语学习的学生 人数急剧下降。例如在荷 兰,这一比例从86%下降 到44%。在英国,这一数 字更低,以至于一些教师 开始议论,德语课是否会 在英国学校的课程表中消 失。2011年11月,当欧元 区面临最严重的金融危机 时,欧盟首脑会议做出决 定,开始就所谓的《财政 联盟条约》进行谈判。条 约中规定的正是德国政府 长期以来所倡导的规则: 对于平衡国家预算,以及 对国债和赤字规模的严格 控制,将以法律承诺的形 式进行约束。人们猜测, 一旦该条约生效,德国在 应对危机上可能会更为开 放,例如发行欧元债券, 或对欧洲央行进行更多干 预。但是德国政府没有对 此做出任何承诺。欧盟首 脑会议的决定所发出的信 号非常明确:要挽救欧元 ,就必须按照德国所倡导 的规则去办。 这个条约最终于2012 年3月正式签署(由除英 国和捷克共和国以外的所 有欧盟成员国签署),它 以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形式 ,确立了欧元区成员国在 制定其财政和预算政策时 必须遵循的规则,并且规 定将按条约对欧元区成员 国进行监督,违反条约的 国家将受到制裁。条约反 映了如何组织国民经济的 思路,这个思路并非德国 独有,却是历届德国政府 大力倡导的。从此以后, 这个思路将支配整个欧元 地区,而且不允许出现任 何偏差。 自2012年以来,德国 在欧盟政策制定方面的主 导地位得到进一步加强。 一系列席卷欧洲的危机— —希腊破产、乌克兰问题 、难民的涌入——都是由 德国提供解决方案并带领 实施的。同样也是德国, 为重新确定英国的成员资 格制定了规则。在英国决 定脱离欧盟之后,德国将 在欧盟提供何种脱欧协议 方面,发出决定性的声音 。 对于德国来说,这是 显示实力的黄金时代。碰 巧的是,这恰好与德国在 欧洲人最关心的领域即足 球上的成功相吻合。2013 年,拜仁慕尼黑队和多特 蒙德队这两支德国足球队 在英国伦敦的温布利球场 进行了欧洲冠军联赛的决 赛。2014年,德国国家足 球队在巴西的里约热内卢 赢得了第20届足球世界杯 的冠军。在那届世界杯的 半决赛中,德国队遇到了 东道主巴西队,这也许是 对新时代特征的一次概括 。两支球队此前都保持不 败,人们计比分将很接近 ,多数人看好巴西队。但 那场比赛是巴西队的一次 溃败。德国队在6分钟内 攻入了4个球,半场比赛 以5:0领先,最终以7:l 获胜。谦虚而慷慨的德国 国家足球队成了国家英雄 ,看上去好像德国统治了 世界。 自1958年1月1日欧洲 共同体正式成立以来,德 国与法国一直是其中两个 最重要的成员国。欧共体 源自法德和解,并在法德 两国的领导下得以发展。 德国和法国的默契(通常 是隐性而非明确的),是 欧洲经济共同体诸多关键 性决定的基础。将自由贸 易和对农业的支持结合起 来,就是这种默契的一个 例子。赞成德国统一和承 诺单一货币,是另外两个 例证。 在欧盟成立的前40年 里,法国和德国的经济规 模相近。尽管德国在经济 增长和人均GDP方面表现 更好,但人们也没有对法 国作为欧洲平等伙伴管理 者的地位提出质疑。1990 年德国统一后,德国的数 据变了。德国增加了2000 万公民,领土面积增加了 1/3。尽管如此,在德国 统一后的20年间,法国和 德国的平等地位仍然在表 面上得到了保持。德国总 理安格拉·默克尔和法国 总统尼古拉·萨科齐共同 提出了《财政联盟条约》 的提案。Metkozy一词曾 风行一时,成了欧洲力量 源泉的分母。 但实际上,当时是德 国在做主。德国和法国之 间已经形成了高级和初级 合作伙伴的关系。德国政 府会听取并设法采纳法国 政府的想法和倡议,当然 ,都是与德国利益相吻合 的部分。德国政府反对的 欧盟政策,法国政府是无 法推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