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的群星闪耀时(十四篇历史特写增订版)

人类的群星闪耀时(十四篇历史特写增订版)
作者: (奥)斯蒂芬·茨威格|译者:舒昌善
出版社: 三联书店
原售价: 35.00
折扣价: 23.50
折扣购买: 人类的群星闪耀时(十四篇历史特写增订版)
ISBN: 9787108066763

作者简介

斯蒂芬·茨威格(Stefan Zweig,1881-1942),奥地利著名作家,出身于富裕的犹太家庭。青年时代在维也纳和柏林攻读哲学和文学,后游历世界各地,结识罗曼·曼兰和弗洛伊德等人,并深受影响。第一次世界大战时从事反战工作,成为著名的和平主义者。二十年代赴苏联,认识了高尔基。一九三四年遭纳粹驱逐,先后流亡英国和巴西。一九四二年在孤寂和幻灭中与妻子双双自杀。茨威格在诗歌、小说、戏剧和人物传记写作方面均有过人的造诣,尤以小说和人物传记见长。代表作有短篇小说《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象棋的故事》、《一个女人一生中的二十四小时》;长篇小说《心灵的焦灼》;传记《三大师》等。

内容简介

到不朽的事业中寻求庇护 太平洋的发现 一五一三年九月二十五日 太平洋是谁发现的——这完全是欧洲人以欧洲中心论 作为出发点的命题。毫无疑问,最初认识到这一浩瀚大洋 的,首先是太平洋沿岸的劳动人民。据历史地理学家们考 证,早在公元前若干世纪,古代中国人远航日本时,就已 认识到太平洋的辽阔水域。公元四、五世纪时,从印度半 岛移民来的波利尼西亚人就在太平洋中部的许多岛屿之间 航行。同样,栖息在美洲西部太平洋沿岸的印第安人也早 已认识到这一片大洋,只不过他们既没有文字记载,也缺 乏科学的认识。十六世纪是欧洲人地理大探险的时代。欧 洲人在这个时代为人类对于自己生存的世界逐渐有一个科 学的完整的地理图像做出了贡献。一五一九至一五二三年 ,葡萄牙航海家麦哲伦的船队作环绕地球的航行。一五二 〇年十月二十一日,麦哲伦船队驶进今天被称为麦哲伦海 峡的水路,十一月二十八日,他们绕过岬角,看到一片静 悄悄的、水天一色的大洋,于是将它命名为“太平洋”。 但是,麦哲伦还不算是发现太平洋的第一个欧洲人。在欧 洲人的探险史上,被认为首先发现太平洋的是西班牙探险 家巴斯科·努涅斯·德巴尔沃亚(vasco Nunez de Balboa, 1475-1519)。一五一三年九月二十五日,巴尔 沃亚在巴拿马地峡的高山之巅望见太平洋南部水域。不过 ,他当时把这片水域称为“南边的大海”,并认为渡过这 大海便是印度本土,而根本不知道那是我们这个世界的第 一大洋。这种错误的地理观念一直到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 以后才得到纠正。 ——译者题记 装备好一艘船 当哥伦布从被发现的美洲第一次归来,凯旋的队伍在 塞维利亚和巴塞罗那穿过拥挤的街道时,他展示了无数贵 重的物品和稀奇古怪的东西、迄今未知的红种人、从未见 过的奇禽异兽——呱呱乱叫的斑斓鹦鹉、笨重的貘和不久 将在欧洲落户的奇异植物和果实——印第安人的谷物玉米 、烟草和椰子。所有这一切都使欢呼的人群感到新鲜好奇 。但是最使两位国王和他们的谋士们心动的,却是装在几 只小箱子和小篮子里的黄金。哥伦布从新印度带回来的黄 金并不多,只不过是他从当地土著人那里换来或抢来的一 些带有黄金的装饰品、若干小金锭、几撮零散的金粒;与 其说是黄金,不如说是一些黄金末子——全部战利品顶多 够铸造几百枚威尼斯古金币而已。然而这位天才的幻想家 哥伦布——他总是固执地相信自己愿意相信的事情,正如 他自以为光荣地开辟了通往印度的海路一样——始终以真 诚的无比兴奋的心情夸耀说,这仅仅是第一次带回来的一 点样品。据他得到的可靠消息,在这些新的岛屿上有着无 法估量的金矿;这种贵金属在当地的有些野外地方就在很 浅的地层底下,只要用普通的铁铲就能轻而易举地挖到黄 金。只不过,黄金之国是在更南边的地方——那里的国王 们用黄金的杯子饮酒喝水,那里的黄金比在西班牙的铅还 要不值钱。永远需要金钱的西班牙两位国王出神地听着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