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菌世界历险记/小学生名家名作快乐读本
作者简介
高士其(1905~1988),福建福州人,著名科学家、科普作家和社会活动家。 半个世纪中,高士其写下了数百万字的科学小品、科学童话故事和多种形式的科普文章,在科普创作理论和推动我国科学普及事业上做出了杰出的贡献,是亿万青少年的良师益友。其科普作品,尤其以细菌生活为题材的作品,脍炙人口,成为科学内容和文学形式融洽结合的典范。
内容简介
我的名称 这一篇文章,是我老老实实的自述,是请一位曾直接 和我见过几面的人用笔写出来的。 我自己不会写字,即便写出来,就是蚂蚁也看不见。 我也不曾说话,就是有一点声音,恐怕苍蝇也听不到 。 那么,这位笔记的人,怎样接收我心里所要说的话呢 ? 那是暂时的一种秘密,恕我不公开吧。 闲话少讲,且说我为什么自称作“菌儿”。 我原想取名为微子,可惜中国的古人,已经用过了这 名字,而且我嫌“子”字有点大人气,不如“儿”字谦卑 。 自古中国的皇帝,都称为天子。这明明要挟老天爷的 声名架子,以号召群众,使小百姓们吓得不敢抬头。古来 的圣贤名哲,又都好称为子,什么老子、庄子、孔子、孟 子……“子”字未免太名贵了,太大模大样了,不如“儿 ”字来得小巧而逼真。 我的身躯,永远是那么幼小。人家由一粒细胞出身, 能积成几千、几万、几万万。细胞变成一根青草、一棵白 菜、一株挂满绿叶的大树,或变成一条蚯蚓、一只蜜蜂、 一条大狗、一头大牛,乃至于大象、大鲸,看得见,摸得 着。我呢,也是由一粒细胞出身,虽然分得格外快、格外 多,但只恨它们不争气、不团结,所以变来变去,总是那 般一盘散沙似的,孤单单的,一颗一颗,又短又细又寒酸 。惭愧惭愧,因此今日自命作“菌儿”。为“儿”的原因 ,是小。 至于“菌”字的来历,实在很复杂,很渺茫。屈原所 作《离骚》中,有这么一句:“杂申椒与菌桂兮,岂惟纫 夫蕙苣。”这里的“菌”,是指一种香木。这位失意的屈 先生,拿它来比喻贤者,以讽刺楚王。我的老祖宗有没有 那样清高,那样香气熏人,也无从查考。 不过,现代科学家都已承认,菌是生物中之一大类。 菌族菌种,很多很杂,菌子菌孙,布满地球。你们人类所 最熟识者,就是煮菜煮面所用的蘑菇、香蕈之类,那些像 小纸伞似的东西,黑圆圆的盖,硬短短的柄,实是我们菌 族里的大汉(比喻修辞:把蘑菇、香蕈等菌类比作大汉, 生动形象地说明了在体形微小的菌类家族中,蘑菇、香蕈 等已经算是体形巨大的了)。 当心哪!勿因味美而忘毒,那大菌,有的很不好惹, 会毒死你们贪吃的人哪。 至于我,我是菌族里最小最小、最轻最轻的一种。小 得使你们肉眼看得见灰尘的纷飞,看不见我们也夹在里面 飘游;轻得我们好几十万挂在苍蝇脚下,它也不觉着重。 真的,我比苍蝇的眼睛还小1000倍,比顶小一粒灰尘还轻 100倍哩(对比修辞:把细菌同苍蝇的眼睛以及灰尘这些已 经非常小的东西进行对比,更加明显地显示细菌的微小) 。 因此,自我的始祖,一直传到现在,在生物界中,混 了这几千万年,没有人知道有我。大的生物,都没有看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