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转型:大分化时代中国怎么办
作者简介
滕泰,万博新经济研究院院长,复旦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央财经大学兼职教授。代表作有《新财富论》、《财富的觉醒》、《民富论——新供给主义百年强国路》、《软财富》等。2012年11月发表《新供给主义宣言》,2015年11月曾应邀参加李克强总理召开的国务院经济形势座谈会,并做《从供给侧改革,全面降低企业成本,开启经济新周期》的汇报。 万博新经济研究院是北京市民政局批准设立的民办非营利组织,是由企业家出资担任理事、首席专家领衔从事经济与改革政策研究的新型智库。万博研究的宗旨是独立、专业、建设性与可操作性。
内容简介
供给冲击的复杂影响 2021年年底召开的中央 经济工作会议首次提到“供 给冲击”,如何认识和应对 供给冲击的影响呢? 不同类型的供给冲击 第一类是原材料供给冲 击。主要是突发性因素或长 期因素造成的原材料价格大 幅上升或供给不足。例如,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后,由 于相关人员无法工作,国际 上一些矿山停产、减产,引 发了铁矿石等大宗商品的供 给减少和价格暴涨。又如, 欧洲因“减碳”步伐过快,造 成火电、核电供给的迅速减 少,这在2021年下半年给 全球能源市场造成了巨大冲 击。 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制 造业国家,也是人口最多的 国家,对能源、原材料等有 着巨大的需求,同时这也导 致中国多种大宗商品对外依 存度过高。例如,铜精矿对 外依存度超过76%,铁矿石 对外依存度超过80%,原油 对外依存度超过70%,铝土 矿对外依存度接近60%,天 然气对外依存度超过42%。 在这种情况下,必须对这些 初级产品供给冲击的长期化 有足够的重视。 第二类是劳动力供给冲 击。包括因为疫情防控等实 施的社会活动和交通禁令使 劳动者不能正常上班,形成 了短期劳动力供给冲击,以 及老龄化、少子化、收入结 构变化导致的劳动意愿下降 ,政策因素导致的劳动力成 本上升等引发的中长期劳动 力供给冲击。 最近几年,不仅日本、 美国等国家遭遇了劳动力短 缺的问题,中国也正在面临 劳动力供给冲击的挑战。一 方面,中国人口结构发生变 化,出现了劳动年龄人口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