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华夏
原售价: 149.00
折扣价: 93.90
折扣购买: 螺旋动力(行动篇)
ISBN: 9787522201344
第 8 章? 定义可持续发展的公司:从股东到利益相关者 企业元模因之争 正如我们现在所知,企业已成为资本主义所有问题的象征。尤 其是在 2008 年金融危机过后,贪婪、权力和政治影响力似乎已成为 定义美国企业价值观的代名词。似乎所有大型企业都在帮助和鼓动 人们将更多的金融资源转移到富人手中,并将工作机会从最需要工作的工人阶级和中产阶级手中夺走。尽管普通美国民众继续忍受着 自大萧条以来最严重的经济衰退之苦,但各企业仍在对外公布其创纪录的利润和创纪录的首席执行官薪酬。这些差距使人们产生了极 大的不满情绪,使“占领华尔街”运动以及全球各地数以百计的类 似衍生运动日益激烈。有一个简单的认识一直存在,即百分之一的 人口控制着美国近一半的财政资源。 企业对资源的操纵会致使“美国梦”变成一场噩梦吗?对多数 人的繁荣的承诺已成为由少数人专享的领域。资本主义会在那些拥 有无限权力却丧失了社会责任感和远大目标的企业中胡作非为吗? 这种普遍存在的“唯金钱至上”的文化,是否已使企业高管、首席 执行官和董事会成员陷入麻木的舒适区,以至于他们的同理心已不 复存在了? 正如我们所看到的,美国的主流生存状况表明,我们正在痛苦 地脱离“橙色”元模因重心,去寻求更高层级的意义了。我们还看 到在知识经济的“绿色”元模因生存状况下诞生的企业如何做出了 很好的调整,来帮助社会各个部门融入“绿色”—“黄色”价值系 统。似乎知识经济在完善其分布式创新模式时,创新程度越高,传 统“橙色”企业的保护性就越强。这样的做法在能源行业最为明显。 欧洲各国和中国专注于提炼可再生能源的技术,而我们的煤炭、石 油和天然气行业则专注于寻求有争议的新技术,力争延长这些不可再生化石燃料行业的寿命,从而限制消费者的选择。 最能引发众怒的似乎是能源行业等行业及在业内已演变构成自 然垄断的企业。这些企业被授予了特权,且对州和联邦法律享有豁 免权。多年来,这些公司的文化已经演变成注重加强与立法者的关 系,以保持其在市场上的垄断地位,而不再注重拥抱技术创新方面 的进步。在非垄断、纯粹由市场驱动的行业里,人们的座右铭是“不 创新就会灭亡”;而在自然垄断行业,人们的座右铭似乎是“如果无 法获得政治影响就会灭亡”。这似乎是一种常见的模式,它阻止传统的 “橙色”行业在螺旋上跃升,从而使它们的做事方法在知识经济面前变 得有害且日益陈旧,而知识经济却在以惊人的速度拥抱着创新。 既然大部分人都对这些企业实体所宣扬的价值观印象不佳,那 么传统企业能否在这些生存状况的变化中生存下来?尽管施加政治 影响似乎是能源、金融和医疗保健等行业或企业的标准操作程序, 但并非所有传统的“橙色”企业都与那些构成自然垄断的公司一样, 具有相同的模因概貌。许多企业,不论大小,都会在“橙色”价值 观的经营下表现最佳,但如果它们在较低或较高的“第一层级”系 统中运营,会对社会有害。只要是由健康的元模因引导着企业使命, 并使企业在开放的系统中运转,企业很可能就会落入彰显其商业模 式的自然设计方案中。以“黄色”系统价值观为基础的企业,方方 面面都在寻求采用最专业、最精到的元模因,不论在员工、供应商、 合作伙伴还是在独立承包商的选择上,都是如此,而这些人都是基 于企业所服务的利益相关者的价值系统来完成工作的。 当前的功能失调 追求生产性产出是资本主义的原动力,但是在此过程中,大企 业放弃了将功能性利益作为首要目标,而将自己的目标与实现股东 价值最大化的新目标结合起来。引发金融危机的完美元模因风暴是 一个异常现象,它暴露了投机性和短期思维,试图将许多公司的自 然功能与概念化财富的谬论重新结合起来。在这个“唯金钱至上” 的时代,对长期投资研发的追求让位于市场营销策略,即以满足华 尔街分析师的预期为主要目标,将同样的产品重新包装。产品创新 让位于市场资本化。对工作的满意度让位于对薪酬的满意度。拥有 技术和行业知识的首席执行官让位于那些拥有超凡魅力和金融知识 的首席执行官,后者确切地知道资本市场需要什么,并据此来推高 企业的股票价格。 随着价值观的不断调整,季度财务业绩成为企业目标的主要驱 动力。股票期权和薪酬待遇吸引着精明的首席执行官从一家公司跳 槽到另一家公司。创造性的会计方案,例如基于预测和其他一些
第 8 章? 定义可持续发展的公司:从股东到利益相关者 企业元模因之争 正如我们现在所知,企业已成为资本主义所有问题的象征。尤 其是在 2008 年金融危机过后,贪婪、权力和政治影响力似乎已成为 定义美国企业价值观的代名词。似乎所有大型企业都在帮助和鼓动 人们将更多的金融资源转移到富人手中,并将工作机会从最需要工作的工人阶级和中产阶级手中夺走。尽管普通美国民众继续忍受着 自大萧条以来最严重的经济衰退之苦,但各企业仍在对外公布其创纪录的利润和创纪录的首席执行官薪酬。这些差距使人们产生了极 大的不满情绪,使“占领华尔街”运动以及全球各地数以百计的类 似衍生运动日益激烈。有一个简单的认识一直存在,即百分之一的 人口控制着美国近一半的财政资源。 企业对资源的操纵会致使“美国梦”变成一场噩梦吗?对多数 人的繁荣的承诺已成为由少数人专享的领域。资本主义会在那些拥 有无限权力却丧失了社会责任感和远大目标的企业中胡作非为吗? 这种普遍存在的“唯金钱至上”的文化,是否已使企业高管、首席 执行官和董事会成员陷入麻木的舒适区,以至于他们的同理心已不 复存在了? 正如我们所看到的,美国的主流生存状况表明,我们正在痛苦 地脱离“橙色”元模因重心,去寻求更高层级的意义了。我们还看 到在知识经济的“绿色”元模因生存状况下诞生的企业如何做出了 很好的调整,来帮助社会各个部门融入“绿色”—“黄色”价值系 统。似乎知识经济在完善其分布式创新模式时,创新程度越高,传 统“橙色”企业的保护性就越强。这样的做法在能源行业最为明显。 欧洲各国和中国专注于提炼可再生能源的技术,而我们的煤炭、石 油和天然气行业则专注于寻求有争议的新技术,力争延长这些不可再生化石燃料行业的寿命,从而限制消费者的选择。 最能引发众怒的似乎是能源行业等行业及在业内已演变构成自 然垄断的企业。这些企业被授予了特权,且对州和联邦法律享有豁 免权。多年来,这些公司的文化已经演变成注重加强与立法者的关 系,以保持其在市场上的垄断地位,而不再注重拥抱技术创新方面 的进步。在非垄断、纯粹由市场驱动的行业里,人们的座右铭是“不 创新就会灭亡”;而在自然垄断行业,人们的座右铭似乎是“如果无 法获得政治影响就会灭亡”。这似乎是一种常见的模式,它阻止传统的 “橙色”行业在螺旋上跃升,从而使它们的做事方法在知识经济面前变 得有害且日益陈旧,而知识经济却在以惊人的速度拥抱着创新。 既然大部分人都对这些企业实体所宣扬的价值观印象不佳,那 么传统企业能否在这些生存状况的变化中生存下来?尽管施加政治 影响似乎是能源、金融和医疗保健等行业或企业的标准操作程序, 但并非所有传统的“橙色”企业都与那些构成自然垄断的公司一样, 具有相同的模因概貌。许多企业,不论大小,都会在“橙色”价值 观的经营下表现最佳,但如果它们在较低或较高的“第一层级”系 统中运营,会对社会有害。只要是由健康的元模因引导着企业使命, 并使企业在开放的系统中运转,企业很可能就会落入彰显其商业模 式的自然设计方案中。以“黄色”系统价值观为基础的企业,方方 面面都在寻求采用最专业、最精到的元模因,不论在员工、供应商、 合作伙伴还是在独立承包商的选择上,都是如此,而这些人都是基 于企业所服务的利益相关者的价值系统来完成工作的。 当前的功能失调 追求生产性产出是资本主义的原动力,但是在此过程中,大企 业放弃了将功能性利益作为首要目标,而将自己的目标与实现股东 价值最大化的新目标结合起来。引发金融危机的完美元模因风暴是 一个异常现象,它暴露了投机性和短期思维,试图将许多公司的自 然功能与概念化财富的谬论重新结合起来。在这个“唯金钱至上” 的时代,对长期投资研发的追求让位于市场营销策略,即以满足华 尔街分析师的预期为主要目标,将同样的产品重新包装。产品创新 让位于市场资本化。对工作的满意度让位于对薪酬的满意度。拥有 技术和行业知识的首席执行官让位于那些拥有超凡魅力和金融知识 的首席执行官,后者确切地知道资本市场需要什么,并据此来推高 企业的股票价格。 随着价值观的不断调整,季度财务业绩成为企业目标的主要驱 动力。股票期权和薪酬待遇吸引着精明的首席执行官从一家公司跳 槽到另一家公司。创造性的会计方案,例如基于预测和其他一些金 融创新方式预估出当前会计周期对应的未来收入,能够使企业的关 注点从长期可持续的实践转向至关重要的季度财务业绩。在使股价 如天文数字般暴涨并兑现了价值数百万美元的股票期权后,仅仅掌 舵几年的首席执行官们开始退休。似乎在不到 10 年的时间里,美国 人的聪明才智(一种开放系统中健康的“橙色”元模因的表达)就 185 让位于一种不健康且有害的表达,使得人们只是战略性地追求金钱, 而几乎不再追求其他东西。 如今,许多传统的持“橙色”经营理念的企业发现它们不得不 让渡金融工程的短期价值,并重组它们的组织,以重新与它们的功 能性目标相协调。金融危机发生近十年后,全球经济仍在经历着萎 缩,所以必须遏制这个“唯金钱至上”时代的奢侈浪费行为。在这 令人清醒的时期,许多老牌的“橙色”企业将经历一段漫长的调整 期,以针对其自然功能做出重整。这是一个痛苦的系统性过程,需 要我们付出时间和耐心,也需要我们对行为背后的元模因模式进行 大量反思——这些行为促使企业领导层放弃长期利益,转而去实施 不可持续的“快速致富”计划。 在美国经济中,有两个主要因素会必然地加速旧有“橙色”行 为的功能性调整过程。其中一个因素是愤怒的美国选民,他们反对任 何额外的纳税人救助,并且对华尔街几乎没有信心,这将迫使资不抵 债的实体破产,并导致随后的资产清算。另一个令人乐观的因素是, 我们有望将文化提升到人类文化兴起的阶梯上,知识经济具有创新性 特质,它不断创造新技术,使旧有的“橙色”行为不再合乎时宜。 功能性第七层首席执行官 知识经济不仅给企业经营方式带来了创造性的破坏,还迫使社 186 会重新思考资本主义模式下商业领导力的本质。在研究企业的历史 及其预期功能时,人们很快认识到,企业作为公共利益投资工具的 角色并不一定总能服务于其预期目的。在法律、社会和管理结构 层面上对企业的批判可以追溯到数百年前的英国东印度公司(the British East India Company)。这家公司成为受批判的历史性案例,人们批判它的剥削和资源操纵行为,也批判它使巨额财富掌握在商人 阶级手中。 资 本 主 义 之 父 亚 当· 斯 密(Adam Smith) 在《国 富 论》(The Wealth of Nations,1776)中警示,当获取资本所需的实际生产过 程从所有者手中转移到管理层手中时,管理层必然会开始忽视所有 者的利益,造成公司内部的功能紊乱。托马斯·爱迪生(Thomas Edison)会如何看待今天通用电气(General Electric)的运作方式? 如果当前的生存状况影响着他的才能,他会赞成通用电气向非科学 和非制造领域,如金融业和保险业,进行多元化发展,还是会提倡 这家企业在其主要技能领域的功能性追求? 所有权的演变 自从亚当·斯密(1776)建立道德哲学的乌托邦以来,企业管 理已发展成为一门科学,反映了更高水平的复杂性以及各种流派, 这些流派纷纷在探讨究竟是什么人或什么事物体现着企业最有价值 187 的资产。他们讨论最为激烈的是对于“所有权”一词的定义,以及 企业底线和企业业务模型的长期可持续性所具有的意义。通过研究 元模因经济(V MEM Enomic)循环的历史,人们可以看到,当生存 状况受第三层的“红色”系统控制时,所有权意味着所有者的完全 控制。这就是“镀金时代”(Gilded Age),即强盗大亨的时代,发生 在大萧条时期金融体系由于自身价值观的毒性而崩溃之前。在此期 间,特定企业的所有者完全控制着劳动力和资本的使用方式。工人 只是被视为不具占有感或无法获得所有权的生产单位。 富兰克林·德兰诺·罗斯福(Frankin Delano Roosevelt,FDR) 的新政政策和爱国元模因的价值观试图重新定义所有权,通过引入 一系列劳动保护法,并将管理和劳动共同置于爱国主义的母板上, 试图赢得战争并建立今天的中产阶级。在这个时代,工会的突出地 位重新定义了管理科学史上人们所知的“占有心理学”——不一定 是实际占有财产和股票,而是由获得薪酬和工作条件的谈判权来获 得心理上的所有权。随着这个元模因经济周期在其价值观的重压下 结束,在后工业时代早期,所有权再次被重新定义。 杰出的技术阶层和白领阶层开创了一个同时在心理和事实上占 有企业所有权的新时代。员工股票期权、401(k) 计划和固定收益计划成为吸引和留住企业人才的首选方法。以经济报酬的形式分配所 有权,成为“唯金钱至上”时代的标志。随着这种元模因扩展到系 统水平,所有权与财务收益的联系越来越密切,而与企业生产的产 品和服务的功能一致性的联系越来越少。 随着 2008 年金融创新模式 进入衰退阶段,知识经济的价值开始得到充分体现。突然之间,那 些为传播信息时代的价值观奠定了基础的工程师,因做了自己最擅 长的事而获得了经济上的回报。 随着这种功能性领导力持续涌现,知识经济持续将计算机存储 的知识内容分化成新的有见地的商业模式,反映出不断发展进化的 文化的全部需求,将继续彻底改变人们看待所有权的天然视角。这 是一种自我更新和可持续化商业模式的所有权类型的整合。管理科 学时代即将到来,对生理、心理和功能性所有权的整合成为推进新 型高效执行方式的催化剂,推动全球经济向“黄色”的系统性和功 能性价值观转变。 这就是自然设计 ,它首先试图通过使用价值系统这个棱镜去穿 透最深的认知层次,来确认生存状况中的需求,以便了解利益相关 者的动机,并将他们置于同一个母板上,共同为实现新的最高目标 服务,即通过可持续的实践行为来提供全球领导力。这种功能性领 导力模式是第七层企业的核心,它的持续出现有可能使企业领导层 从单纯追求利润转向看重分散式的“创始人—首席执行官”的行为 准则。这自然会激励每个利益相关者,使他们在追求新的可持续性最高目标的过程中能够给予自己一种完整的所有权感。 如果企业继续受到创始人天赋的引领,它们会如何以不同方式 存在?考虑这个问题是徒劳无功的。一方面,许多成熟的公司,即 便由富有远见的创始人掌舵,也都在经历挣扎后销声匿迹了,它们 成为许多领导力案例研究的主题,消逝在历史中。另一方面,其他 许多公司则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功,并在这个过程中从根本上改变 了企业领导力。 从 螺 旋 动 力 的 视 角 来 看, 一 个 显 而 易 见 的 问 题 是, 像 苹果 (Apple)、星巴克(Starbucks)和全食食品超市这样的企业是否受第七 层的“黄色”远见卓识者所引导,在第五层的“橙色”系统价值主导 的市场中,把企业运作当成是在第七层自然生态系统中进行的?下面 从螺旋动力的视角对这三家公司做简要分析。 第 8 章? 定义可持续发展的公司:从股东到利益相关者 企业元模因之争 正如我们现在所知,企业已成为资本主义所有问题的象征。尤 其是在 2008 年金融危机过后,贪婪、权力和政治影响力似乎已成为 定义美国企业价值观的代名词。似乎所有大型企业都在帮助和鼓动 人们将更多的金融资源转移到富人手中,并将工作机会从最需要工作的工人阶级和中产阶级手中夺走。尽管普通美国民众继续忍受着 自大萧条以来最严重的经济衰退之苦,但各企业仍在对外公布其创纪录的利润和创纪录的首席执行官薪酬。这些差距使人们产生了极 大的不满情绪,使“占领华尔街”运动以及全球各地数以百计的类 似衍生运动日益激烈。有一个简单的认识一直存在,即百分之一的 人口控制着美国近一半的财政资源。 企业对资源的操纵会致使“美国梦”变成一场噩梦吗?对多数 人的繁荣的承诺已成为由少数人专享的领域。资本主义会在那些拥 有无限权力却丧失了社会责任感和远大目标的企业中胡作非为吗? 这种普遍存在的“唯金钱至上”的文化,是否已使企业高管、首席 执行官和董事会成员陷入麻木的舒适区,以至于他们的同理心已不 复存在了? 正如我们所看到的,美国的主流生存状况表明,我们正在痛苦 地脱离“橙色”元模因重心,去寻求更高层级的意义了。我们还看 到在知识经济的“绿色”元模因生存状况下诞生的企业如何做出了 很好的调整,来帮助社会各个部门融入“绿色”—“黄色”价值系 统。似乎知识经济在完善其分布式创新模式时,创新程度越高,传 统“橙色”企业的保护性就越强。这样的做法在能源行业最为明显。 欧洲各国和中国专注于提炼可再生能源的技术,而我们的煤炭、石 油和天然气行业则专注于寻求有争议的新技术,力争延长这些不可再生化石燃料行业的寿命,从而限制消费者的选择。 最能引发众怒的似乎是能源行业等行业及在业内已演变构成自 然垄断的企业。这些企业被授予了特权,且对州和联邦法律享有豁 免权。多年来,这些公司的文化已经演变成注重加强与立法者的关 系,以保持其在市场上的垄断地位,而不再注重拥抱技术创新方面 的进步。在非垄断、纯粹由市场驱动的行业里,人们的座右铭是“不 创新就会灭亡”;而在自然垄断行业,人们的座右铭似乎是“如果无 法获得政治影响就会灭亡”。这似乎是一种常见的模式,它阻止传统的 “橙色”行业在螺旋上跃升,从而使它们的做事方法在知识经济面前变 得有害且日益陈旧,而知识经济却在以惊人的速度拥抱着创新。 既然大部分人都对这些企业实体所宣扬的价值观印象不佳,那 么传统企业能否在这些生存状况的变化中生存下来?尽管施加政治 影响似乎是能源、金融和医疗保健等行业或企业的标准操作程序, 但并非所有传统的“橙色”企业都与那些构成自然垄断的公司一样, 具有相同的模因概貌。许多企业,不论大小,都会在“橙色”价值 观的经营下表现最佳,但如果它们在较低或较高的“第一层级”系 统中运营,会对社会有害。只要是由健康的元模因引导着企业使命, 并使企业在开放的系统中运转,企业很可能就会落入彰显其商业模 式的自然设计方案中。以“黄色”系统价值观为基础的企业,方方 面面都在寻求采用最专业、最精到的元模因,不论在员工、供应商、 合作伙伴还是在独立承包商的选择上,都是如此,而这些人都是基 于企业所服务的利益相关者的价值系统来完成工作的。 当前的功能失调 追求生产性产出是资本主义的原动力,但是在此过程中,大企 业放弃了将功能性利益作为首要目标,而将自己的目标与实现股东 价值最大化的新目标结合起来。引发金融危机的完美元模因风暴是 一个异常现象,它暴露了投机性和短期思维,试图将许多公司的自 然功能与概念化财富的谬论重新结合起来。在这个“唯金钱至上” 的时代,对长期投资研发的追求让位于市场营销策略,即以满足华 尔街分析师的预期为主要目标,将同样的产品重新包装。产品创新 让位于市场资本化。对工作的满意度让位于对薪酬的满意度。拥有 技术和行业知识的首席执行官让位于那些拥有超凡魅力和金融知识 的首席执行官,后者确切地知道资本市场需要什么,并据此来推高 企业的股票价格。 随着价值观的不断调整,季度财务业绩成为企业目标的主要驱 动力。股票期权和薪酬待遇吸引着精明的首席执行官从一家公司跳 槽到另一家公司。创造性的会计方案,例如基于预测和其他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