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的智慧(典藏版)

人生的智慧(典藏版)
作者: (德)阿图尔·叔本华|责编:李思远//田野|译者:李润萍//吴峰
出版社: 湖南人民
原售价: 39.00
折扣价: 23.10
折扣购买: 人生的智慧(典藏版)
ISBN: 9787556124664

作者简介

叔本华1788年2月22日出生于德国但泽(今天波兰的格但斯克),父亲是大银行家,母亲是颇有才气的女作家,与歌德等当时的大文豪都有所交往。 叔本华23岁时开始在柏林大学学习。1813年以《论充足理由律的四重根》获得了耶拿大学哲学博士学位。1819年,30岁的叔本华完成了他的代表作《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但这部作品几乎无人问津。当时叔本华悲伤地说:“如果不是我配不上这个时代,那就是这个时代配不上我。”1850年,63岁的叔本华完成了封笔之作《附录和补遗》,这部“献给世界的哲学”终于使沉寂一生的叔本华在晚年蜚声国际,享有了哲学家的声誉。1860年9月,叔本华因肺炎去世。叔本华的思想开创了非理性主义哲学的先河,深刻地影响了尼采、萨特、维特根斯坦、托尔斯泰、卡夫卡、爱因斯坦、达尔文等一系列哲学家和思想家,尼采曾作《作为教育家的叔本华》来纪念他,并说:“他让我有勇气且自由地面对人生。”

内容简介

引言 在本书中,我将从更贴近生活的角度来谈论“人生的智慧”,即如何规划我们的生活从而最大限度地获取快乐和成功。关于这方面的理论,哲学上称之为“幸福论“,它将教导人们如何获得幸福的生活体验。 从绝对客观的视角出发,经过冷静理智的思考(这一问题自带主观色彩),我们可以肯定的是,幸福的人生必然胜于虚无。这意味着,人们觉得活着比死去好,是因为本来就想活得幸福,而非仅仅出于对死亡的恐惧。并且,我们也都 希望幸福的生活地久天长。 至于真实的人生是否或能否与上述观念相符,就这个问题而言,我的哲学观已经给予了否定。然而,在幸福论假设中,答案却是肯定的。在我的主要著作的第二卷第四十九章当中,我曾指出该假设建立在了一个根本性错误之上。因此, 为了谈论“幸福人生”这个主题,我必须放弃个人思想当中更高级的形而上学和伦理道德的视角,做出一些妥协,即我 遵循了日常生活中的普遍观点,并接受这些观点中的错误。 所以,我的评述也只具有有限价值,因为“幸福论”仅是委 婉的说法而已。此外,我也绝不求能包罗万象,一部分是因 为对此话题的探讨难有止境,另一部分则在于我不想复述他人已经提出的观点。 我印象中,唯一与这本箴言集写作目的相同的书籍便是卡尔丹的《论逆境之所得》,它值得一读,亦可看作本书 的有益补充。事实上,亚里士多德②也在其《修辞学》第一卷第五章中简略探讨过幸福论,但未得出重要结论。由于我不事编撰,所以并未在本书中参阅诸位前人的著作。尤其还因为,汇编过程会造成个人观点的缺失,而个人观点却正是此类作品的精髓。 通常情况下,不同时代的智者都说过相同的话,而占了人类绝大多数的愚蠢之人,也总是以自己的方式异口同声——却总是与智者的教诲背道而驰。这样的状况将一直继续,因为正如伏尔泰所言:“这世界始终保留我们初见它时的愚昧与邪恶。” 平庸之人易感到无聊 大脑可被看作人体的寄生物或住客,闲暇则是一个人终日奔波辛苦挣得的果实,这闲暇可以让大脑所反映的意识和个性有机会享受精神上的乐趣。除了闲暇之外,人生就只剩下劳作与付出。然而,大多数人用闲暇时光又干了些什么 呢?要么纵情享乐,要么百无聊赖,要么浑浑噩噩。从这些消磨时光的方式,便能看出闲暇对于这些人来说是毫无价值 的。如阿里奥斯托所见——“无知者的无聊,多么可悲。”普通人只会思考如何打发自己的光阴,而聪慧之人则会利用它们。智力平庸之人易感到无聊,原因在于他们的智力不过 是受意欲所驱使,在意欲缺乏动力的时候,智力也就偃旗息鼓——智力和意欲,都需要外在刺激才能发挥作用。此时, 一个人全部力量的停滞,一言以蔽之,便是无聊。 为消除无聊所带来的痛苦,人们便对那些能带来一时快乐的琐碎之事颇感兴趣,期望借此调动意欲,并激活智力。然而,相较于真实而自然的动机,这些意欲颇为肤浅,就像 纸币之于金币——纸币的价值是随意的,不像金币那样货真价实。比如,纸牌便是专为这一目标所创的游戏。如果没有 这些游戏,一个人在无所事事时,会玩自己的手指,或随意 打起拍子,要不就是抽一根雪茄来代替思考。因此,在各个国家,社交中最主要的消遣便是纸牌游戏,这样的社交有何价值可言?不过是思想极端贫瘠的表现罢了。因为人们彼 此之间缺乏可以交流的思想,便沉迷于纸牌游戏以赢取他人钱财。好一群冥顽之辈! 然而,我并不想有失公允,所以为纸牌游戏辩护几句:打牌也算是一种演习,可以为应付日后的世俗生活做准备,因为通过打牌,人们可以学会合理利用那些不可撤销的偶然事件(如发出的某张牌),竭尽所能从中获利;而为了实现此目标,人必须学会掩饰,即使拿到一手烂牌也要装作兴高 采烈的样子。然而,在另一方面,正是由于这个原因,纸牌游戏也可能会让人道德败坏,因为它的全部目标便是机关算 尽以赢取他人囊中之物。这类在牌桌上学得的习性,会延伸至并扎根于现实生活,而在日常事务中,一个人会渐渐用纸牌的规则看待“你我之物”,并认为只要不触及法律,他便可以最大化利用自己的一切优势谋取所需。这样的例子,在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 正如我说过的,闲暇是生活中开出的花朵,更准确地说, 是结出的硕果。一个人能够自己完全掌控的也只有闲暇时光。一个内在丰富、自身具备很高素质的人才能真正让闲暇产生价值,才能称得上是幸福的。但大多数人的闲暇时光又能带来什么呢?——无非一个百无聊赖又拖累自身的游手好闲之徒。因此,那些能享受闲暇的人应该庆幸:好在你不是出身贫贱,所以才得享自由。 ◆邓晓芒教授作序推荐。邓晓芒是中国从德文翻译康德原著的第一人,也是国内公认的德国哲学研究的权威学者。他创立新实践美学、新批判主义,拥有25本著作,是我国哲学研究领域的代表学者之一。 ◆脱胎于1851年德文原版。对照叔本华1851年德语原著权威翻译,还原叔本华的经典哲思!全书体例更明晰,新增附录《走近叔本华》及《附录和补遗》的背景介绍。 ◆风靡全球的哲学经典入门读物。叔本华的思想深刻影响了尼采、弗洛伊德、萨特、托尔斯泰、爱因斯坦、博尔赫斯、莫泊桑、卡夫卡、王国维等大师。全书字字珠玑,通俗易懂又发人深省,指引每个人寻找到人生幸福的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