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格律(精)
作者简介
\"王力(1900―1986) 语言学家、教育家、翻译家、散文家、诗人,中国现代语言学的重要奠基者之一,为中国语言学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早年就读于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师从梁启超、王国维、赵元任、陈寅恪等。后留学法国,获巴黎大学文学博士学位。回国后历任清华大学、西南联合大学、中山大学、北京大学等校教授。从事中国语言学研究逾半个世纪,在汉语语法学、音韵学、词汇学、汉语史、语言学史等方面影响深远。 主编有《中国古代文化常识》《古代汉语》等作品,著有《诗词格律》《诗词格律概要 诗词格律十讲》等作品。 \"
内容简介
\"第二节 律诗的韵 我们先讲近体诗,后讲古体诗,这是因为彻底了解了近体诗之后,才能更好地了解古体诗。第一,古体诗既然是以不受近体诗格律的束缚为其特征的,我们就必须先知道近体诗的格律是什么,然后才能知道什么是古体诗;第二,自从有了律诗以后,古体诗也不能不受律诗的影响,所以要先了解律诗,然后才能知道古体诗所受律诗的影响是什么。 在这一节里,我们先谈律诗的韵。 古人写律诗,是严格地依照韵书来押韵的。韵书的历史,这里用不着详细叙述。清代一般人常常查阅的《诗韵集成》《诗韵合璧》等韵书,不但可以说明清代律诗的押韵,而且可以说明唐宋律诗的用韵。一般人所谓“诗韵”,也就是指这个来说的①。 诗韵共有106个韵:平声30韵,上声29韵,去声30韵,入声17韵。律诗一般只用平声韵① ,所以我们在这一节里只谈平声韵;至于仄声韵,留待下文讲古体诗时再行讨论。 在韵书里,平声分为上平声、下平声。平声字多,所以分为两卷,等于说平声上卷,平声下卷,没有别的意思。 上平声15韵: 一东二冬三江四支五微六鱼七虞八齐 九佳十灰十一真十二文十三元十四寒十五删 下平声15韵: 一先二萧三肴四豪五歌六麻七阳八庚 九青十蒸十一尤十二侵十三覃十四盐十五咸 东、冬等字都只是韵的代表字,它们只表示韵母的种类。至于东、冬这两个韵(以及其他相近似的韵)在读音上有什么分别,现在我们不需要追究它。我们只需知道:它们在最初的时候可能是有区别的,后来混而为一了,但是古代诗人们依照韵书,在写律诗时还不能把它们混用。起初是限于功令,在科举应试的时候不能不遵守它;后来成为风气,平常写律诗的时候也遵守它了。在《红楼梦》里,有这样一段故事:林黛玉叫香菱写一首咏月的律诗,指定用寒韵。香菱正在挖心搜胆、耳不旁听、目不别视的时候,探春隔窗笑说道:“菱姑娘,你闲闲吧。”香菱怔怔答道:“闲字是十五删的,错了韵了。”这一段故事可以说明近体诗用韵的严格。 韵有宽有窄:字数多的叫宽韵,字数少的叫窄韵。宽韵如支韵、真韵、先韵、阳韵、庚韵、尤韵等,窄韵如江韵、佳韵、肴韵、覃韵、盐韵、咸韵等。窄韵的律诗是比较少见的。有些韵,如微韵、删韵、侵韵,字数虽不多,但是比较合用,诗人们也很喜欢用它们。 现在我们举出几首律诗为例①: 送魏大将军(一东) [唐]陈子昂 匈奴犹未灭,魏绛复从戎。 怅别三河道,言追六郡雄。 雁山横代北,狐塞接云中。 勿使燕然上,惟留汉将功。 喜见外弟又言别(二冬) [唐]李益 十年离乱后,长大一相逢。 问姓惊初见,称名忆旧容。 别来沧海事,语罢暮天钟。 明日巴陵道,秋山又几重? 筹笔驿(六鱼) [唐]李商隐 猿鸟犹疑畏简书,风云常为护储胥。 徒令上将挥神笔,终见降王走传车。 管乐有才元不忝,关张无命欲何如? 他年锦里经祠庙,梁父吟成恨有余。 终南山(七虞) [唐]王维 太乙近天都,连山到海隅。 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 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 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 钱塘湖春行(八齐) [唐]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第二节 律诗的韵 我们先讲近体诗,后讲古体诗,这是因为彻底了解了近体诗之后,才能更好地了解古体诗。第一,古体诗既然是以不受近体诗格律的束缚为其特征的,我们就必须先知道近体诗的格律是什么,然后才能知道什么是古体诗;第二,自从有了律诗以后,古体诗也不能不受律诗的影响,所以要先了解律诗,然后才能知道古体诗所受律诗的影响是什么。 在这一节里,我们先谈律诗的韵。 古人写律诗,是严格地依照韵书来押韵的。韵书的历史,这里用不着详细叙述。清代一般人常常查阅的《诗韵集成》《诗韵合璧》等韵书,不但可以说明清代律诗的押韵,而且可以说明唐宋律诗的用韵。一般人所谓“诗韵”,也就是指这个来说的①。 诗韵共有106个韵:平声30韵,上声29韵,去声30韵,入声17韵。律诗一般只用平声韵① ,所以我们在这一节里只谈平声韵;至于仄声韵,留待下文讲古体诗时再行讨论。 在韵书里,平声分为上平声、下平声。平声字多,所以分为两卷,等于说平声上卷,平声下卷,没有别的意思。 上平声15韵: 一东二冬三江四支五微六鱼七虞八齐 九佳十灰十一真十二文十三元十四寒十五删 下平声15韵: 一先二萧三肴四豪五歌六麻七阳八庚 九青十蒸十一尤十二侵十三覃十四盐十五咸 东、冬等字都只是韵的代表字,它们只表示韵母的种类。至于东、冬这两个韵(以及其他相近似的韵)在读音上有什么分别,现在我们不需要追究它。我们只需知道:它们在最初的时候可能是有区别的,后来混而为一了,但是古代诗人们依照韵书,在写律诗时还不能把它们混用。起初是限于功令,在科举应试的时候不能不遵守它;后来成为风气,平常写律诗的时候也遵守它了。在《红楼梦》里,有这样一段故事:林黛玉叫香菱写一首咏月的律诗,指定用寒韵。香菱正在挖心搜胆、耳不旁听、目不别视的时候,探春隔窗笑说道:“菱姑娘,你闲闲吧。”香菱怔怔答道:“闲字是十五删的,错了韵了。”这一段故事可以说明近体诗用韵的严格。 韵有宽有窄:字数多的叫宽韵,字数少的叫窄韵。宽韵如支韵、真韵、先韵、阳韵、庚韵、尤韵等,窄韵如江韵、佳韵、肴韵、覃韵、盐韵、咸韵等。窄韵的律诗是比较少见的。有些韵,如微韵、删韵、侵韵,字数虽不多,但是比较合用,诗人们也很喜欢用它们。 现在我们举出几首律诗为例①: 送魏大将军(一东) [唐]陈子昂 匈奴犹未灭,魏绛复从戎。 怅别三河道,言追六郡雄。 雁山横代北,狐塞接云中。 勿使燕然上,惟留汉将功。 喜见外弟又言别(二冬) [唐]李益 十年离乱后,长大一相逢。 问姓惊初见,称名忆旧容。 别来沧海事,语罢暮天钟。 明日巴陵道,秋山又几重? 筹笔驿(六鱼) [唐]李商隐 猿鸟犹疑畏简书,风云常为护储胥。 徒令上将挥神笔,终见降王走传车。 管乐有才元不忝,关张无命欲何如? 他年锦里经祠庙,梁父吟成恨有余。 终南山(七虞) [唐]王维 太乙近天都,连山到海隅。 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 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 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 钱塘湖春行(八齐) [唐]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月夜忆舍弟(八庚) [唐]杜甫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送赵都督赴代州(九青) [唐]王维 天官动将星,汉地柳条青。 万里鸣刁斗,三军出井陉。 忘身辞凤阙,报国取龙庭①。 岂学书生辈,窗间老一经! 咏煤炭(十二侵) [明]于谦 凿开混沌得乌金,藏蓄阳和意最深。 爝火燃回春浩浩,洪炉照破夜沉沉。 鼎彝元赖生成力,铁石犹存死后心。 但愿苍生俱饱暖,不辞辛苦出山林。 五律第一句,多数是不押韵的;七律第一句,多数是押韵的。由于第一句押韵与否是自由的,所以第一句的韵脚也可以不太严格,用邻近的韵也行。这种首句用邻韵的风气到晚唐才相当普遍,宋代更成为有意识的时尚。现在试举两个例子: 清明(十三元) [唐]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山园小梅(十三元) [宋]林逋 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 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须檀板共金樽。 这两首诗用的都是十三元韵,但是杜牧《清明》第一句韵脚却用了十二文韵的“纷”字,林逋《山园小梅》第一句韵脚却用了一先韵的“妍”字。这种首句用邻韵的情况,在王维、李白、杜甫等盛唐诗人的律诗里是少见的①。 以上所述律诗用韵的严格性,只是为了说明古代的律诗。今天我们如果也写律诗,就不必拘泥古人的诗韵。不但首句用邻韵,就是其他的韵脚用邻韵,只要朗诵起来谐和,都是可以的。 \"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月夜忆舍弟(八庚) [唐]杜甫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送赵都督赴代州(九青) [唐]王维 天官动将星,汉地柳条青。 万里鸣刁斗,三军出井陉。 忘身辞凤阙,报国取龙庭①。 岂学书生辈,窗间老一经! 咏煤炭(十二侵) [明]于谦 凿开混沌得乌金,藏蓄阳和意最深。 爝火燃回春浩浩,洪炉照破夜沉沉。 鼎彝元赖生成力,铁石犹存死后心。 但愿苍生俱饱暖,不辞辛苦出山林。 五律第一句,多数是不押韵的;七律第一句,多数是押韵的。由于第一句押韵与否是自由的,所以第一句的韵脚也可以不太严格,用邻近的韵也行。这种首句用邻韵的风气到晚唐才相当普遍,宋代更成为有意识的时尚。现在试举两个例子: 清明(十三元) [唐]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山园小梅(十三元) [宋]林逋 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 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须檀板共金樽。 这两首诗用的都是十三元韵,但是杜牧《清明》第一句韵脚却用了十二文韵的“纷”字,林逋《山园小梅》第一句韵脚却用了一先韵的“妍”字。这种首句用邻韵的情况,在王维、李白、杜甫等盛唐诗人的律诗里是少见的①。 以上所述律诗用韵的严格性,只是为了说明古代的律诗。今天我们如果也写律诗,就不必拘泥古人的诗韵。不但首句用邻韵,就是其他的韵脚用邻韵,只要朗诵起来谐和,都是可以的。 \" \"★王力先生讲解中国古典诗词格律的名作,自出版以来,已售出几十万册。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和写作的经典入门书。北大等高校中文系教授推崇经典,古典诗词爱好者入门读物。 ★《中国诗词大会》引发古典诗词阅读升温,古典诗词大师王力先生《诗词格律》备受专家学者推崇。 ★依据多个权威版本全新校订,并查阅《唐宋词格律》《全唐诗》《全宋词》《辞海》《韵书》等大量资料、联系专家审校,修订以往各版本多处编校错漏,是接近零差错的版本。 ★新增数十幅《唐诗画谱》《诗余画谱》插图,增添阅读趣味。 ★唯美极致的装帧设计,专为年轻人量身定做。精装双封,便于携带,内文采用环保护眼纸,好看不累。 ★举凡语言学的各个门类,如音韵、训诂、词汇、语法、诗律,王力先生都曾涉猎,而且都有成系统的专著。先生之学,证古论今,融会贯通,博大与精微兼而有之,所以能够蔚为大家。 ——知名语言学家 朱德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