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人民邮电
原售价: 35.00
折扣价: 26.13
折扣购买: 彼得·林奇投资语录
ISBN: 9787115172037
严行方,财务会计理论研究与实务工作者。主要著作有《全新会计理财》、《如何看透会计报表》、《谁砸了会计人的饭碗》、《决胜会计考试》等60多部。多次应邀参与权威会计著作撰稿,如《会计人典》、《会计辞海》、《中国第三产业财务会计百科全书》等。
[彼得·林奇实战经验] 彼得·林奇说,他对互联网并不了解,一直以来都是一个“技术恐惧 者”,所以几乎完全错过了网络股票的投资机遇。在这一点上,他和沃伦 ·巴菲特一样,从来不会购买自己不了解的公司的股票。 1997年感恩节假期里,彼得·林奇和一位非常喜欢上网的朋友聊天, 当他说到妻子非常喜欢一位神秘小说家的作品时,这位朋友随手就在一旁 的电脑上敲了几下键盘,马上就查到了这位小说家的所有作品,而且还有 读者评论、评级。 通过网络购物方式,彼得·林奇立刻为妻子购买了4本小说,并且精心 挑选了包装彩纸。就这样,他算是第一次结识了亚马逊网上书店和网上购 物这种方式。 不过彼得·林奇说,他不会上网,因此后来忽略了亚马逊书店这样的 网络营销企业的存在。当时如果他能够由此及彼、不厌其烦地作进一步的 深入研究,轻而易举就能抓到一只大牛股。 事实上,1997年亚马逊书店的股价与其发展前景相比还算合理,而且 财务状况良好。仅仅1998年一年间,亚马逊网上书店的股价就上涨了10倍 ! 彼得·林奇认为,像亚马逊书店一样股价神话般上涨的网络股至少有 500只。他说,在高科技网络领域内,一家企业新上市的股票上涨10倍所用 的时间,比恐怖小说家写一本新小说的时间还要短。 研究表明,在20世纪90年代的美国股票市场上,投资回报率最高的100 只大牛股中,许多都是高科技企业,而排在第一位的是戴尔电脑。1989年 末如果你用1万美元购买戴尔电脑股票,1999年末将会产生890万美元的回 报,10年中的回报率居然高达889倍! 任何一位散户投资者(当然他们也是消费者),即使不懂电脑和网络, 也会从戴尔电脑的强劲销售增长势头以及受消费者喜爱的程度中,感受到 戴尔电脑令人惊奇的业绩增长,至少,又有谁没有听说过戴尔电脑呢? [洋为中用,点到为止] 高科技股是股票市场上的大牛股。当然,这不是一概如此,也不是只 有高科技股才是大牛股。从曰新月异的电子产品发展中,投资者很容易感 受到这些企业的增长速度是如何之快。问题的关键在于,不能对熟视无睹 的现象一再错过。投资股票就要有这样的心理准备:从熟视无睹中发现大 牛股。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很多网络股在上市的第一天,股价就上涨了两三 倍甚至更多倍。所以,除非你能买到原始股,否则就不能以发行价为标准 计算股价涨幅,如果是这样,你一定会得出错误的结论,从而导致错误决 策。 绝不要迷信股评家的推荐 华尔街专家的意见及看法,绝不能带给散户任何优势。你的投资利器 就在你自己身上,投资你了解的产业和企业,才能发挥自身的优势。 ——彼得·林奇 [彼得·林奇实战经验] 彼得·林奇从来不盲目买股票,他宁可相信自己,也不过于相信专家 们的推荐。事实上,他的每一次投资行为都是有决策依据的。 彼得·林奇介绍了他的一位朋友的经历。为了保护这位朋友,他用化 名称呼这位朋友为哈里·汉德图斯(Hany Houndstooth)。 和其他股票投资者一样,汉德图斯也非常喜欢听专家推荐股票,经常 翻看《华尔街日报》,而且自己还订了一份股票市场时事通。有一次,他 看到两份报刊上同时用一种赞许的口吻推荐一家磁盘驱动器公司的股票, 虽然他根本不懂什么是磁盘驱动器,还是理所当然地认为这家小企业的发 展前途一定很好。 于是他拨通了股票经纪人的电话,并且从经纪人那里得知,美林证券 公司已经把这家股票纳入“推荐买人”名单。他想,投资机构已经开始关 注这家股票了。这不可能纯粹是巧合吧?于是非常坚决地拿出3000美元购 买了这只股票。 恰好这时候,汉德图斯的妻子从超市回来,她对丈夫说,她刚刚在一 家新开张的服装店买了一套品牌服装,价钱才只有275美元,而且服务态度 是如何如何的好、顾客是如何如何的多。汉德图斯抱怨说,才275美元?当 你在外面乱花钱的时候,我正在家里绞尽脑汁考虑怎么赚钱呢!这次我肯 定稳赚不赔。 这位妻子根本就不懂什么投资理财。她挖苦说,上次你也说稳赚不赔 ,结果怎么样呢,那只股票从7美元跌到3.5美元,我们整整亏了1500美元 。 汉德图斯反驳说,是的,但我这次投资的这只股票不同,《华尔街日 报》称这个行业是未来10年最具有成长性的主要行业之一。为什么我们俩 非要成为唯一没有抓住这个投资机会的一对夫妻呢? 买了这只专家推荐的股票后,最终结果如何呢?这家磁盘驱动器公司 在这个季度的销售非常差,股价从10美元跌到5美元,汉德图斯根本无法了 解股价下跌的原因,唯一能做的就是赶紧卖掉这只股票,同时暗暗庆幸自 己只损失了1500美元,没有造成更大的损失。 当然,这时候的他并不知道,他的妻子上面提到的这家服装公司的股 票却在一个劲地上涨,从1979年12月到1983年,已经持续上涨了20倍。即 使这时候(1983年)他以每股9美元的高价买人,后来还又上涨了5倍多;如 果他在1979年12月就购买这只股票,累计涨幅超过100倍! 话说到了1987年末的一天,在股指暴跌508点之前不久,汉德图斯终于 在证券公司看到了这家服装公司的股票,它被列入股票推荐买人名单上。 而且,这时候有3种不同刊物都在发表对这家公司前景看好的文章,投资专 家在公共电视台(PBS)的电视节目中称赞这是一只非常好的股票,《福布斯 》杂志也对这家公司做了封面报道,至少有30位股票分析师对其进行了跟 踪分析。 汉德图斯想,这次一定要稳稳地大赚一笔了。 当他准备从退休基金里拿出2000美元投资这只股票,并且把计划告诉 妻子时,妻子怀疑说:“我还不知道我们的退休基金里有没有2000美元呢 ?” 汉德图斯生气地说:“当然有!这只股票赚的钱一定会使我们的退休 基金账户充盈起来,我真的非常感谢你喜欢这家服装店。” 这时候妻子抱怨说:“可是我却再也不愿意到这家服装店去买衣服了 。它们的服装价钱太贵了,而且款式也没有以前那样新颖别致了。” 汉德图斯生气地咆哮说:“可是这又有什么关系呢?我们现在谈的不 是要买它的衣服,而是要买它的股票!” 最终,汉德图斯以每股50美元的价格,购买了这家公司的股票。而事 实上,这个股票价位正好是1987年的最高价,不久股价就跌到16美元。而 当股价跌到25美元时,他把所有股票都抛掉了。 他又“庆幸”自己及早卖出了股票,避免了更大的损失。可是从旁人 来看,他又蚀掉了一半! [洋为中用,点到为止] 彼得·林奇坚持认为,如果你对这家企业不了解,就坚决不能买它的 股票。针对华尔街许多投资者总是远离自己日常生活中能够近距离观察到 的公司股票,反而费尽心机去寻找那些生产的产品根本无法让人了解的公 司股票,他觉得不可思议。他劝告说,最好还是离这样的股票远一点,即 使有人推荐说这是一次十年一遇、回报惊人的天赐良机,你也根本不用理 他。 迷信股评家的推荐,或者千方百计打听小道消息,了解某个主力机构 在哪些股票上建仓,是许多投资者的一贯做法。事实证明,这种做法盲目 性太大,而且很容易上当受骗,使自己接到“最后一棒”,跌入机构出货 的深渊。P10-13